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晓慧

作品数:12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通市科技局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5篇肝炎
  • 4篇乙型
  • 4篇乙型肝炎
  • 4篇小鼠
  • 3篇乙型肝炎患者
  • 3篇树突
  • 3篇树突状
  • 3篇树突状细胞
  • 3篇磷酰胺
  • 3篇慢性
  • 3篇慢性乙型
  • 3篇慢性乙型肝炎
  • 3篇慢性乙型肝炎...
  • 3篇免疫
  • 3篇免疫功能
  • 3篇环磷
  • 3篇环磷酰胺
  • 3篇肝炎患者
  • 3篇病毒

机构

  • 12篇南通大学

作者

  • 12篇谭晓慧
  • 11篇汤伟
  • 6篇周跃
  • 6篇汪晓莺
  • 5篇沈轶瑶
  • 5篇顾宇峰
  • 3篇朱轶晴
  • 3篇张彬
  • 2篇朱雪娟
  • 2篇赵华
  • 2篇张弦
  • 2篇宗雪萍
  • 2篇李阳
  • 1篇张海峰
  • 1篇孙伟
  • 1篇张悦
  • 1篇王华雨
  • 1篇邰伯军
  • 1篇周宝勤
  • 1篇丁润生

传媒

  • 5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肝脏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交通医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对树突状细胞的作用
2011年
高效的特异性CTI。反应是机体清除HBV的关键,树突状细胞(DC)在诱导特异性抗HBV免疫的过程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1-2]。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体内的DC存在功能缺陷,可以影响Thl/Th2分化,进而使患者体内CTL反应不足,但是导致DC出现功能缺陷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
汤伟张悦汪晓莺谭晓慧周跃沈轶瑶王华雨周宝勤吴小飞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D4+CD25+树突状细胞调节性T淋巴细胞CTL反应抗HBV
大鼠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的制备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索建立大鼠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的方法。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1组、模型2组和模型3组,每组各10只。模型1组:每周二、五腹膜内注射40%CCl41 mL/kg;持续4周;模型2组:每周二、五腹膜内注射40%CCl41 mL/kg,每周三腹膜内注射猪血清0.5 mL,持续4周;模型3组:每周二、五腹膜内注射40%CCl40.7 mL/kg,每周三腹膜内注射猪血清0.3 mL,持续4周,以5%乙醇代水,自由饮用;正常对照组:不注射任何药物。实验第29天,各模型组大鼠均腹膜内注射脂多糖(LPS)30μg/kg+D-氨基半乳糖(D-Gal)0.3 g/kg。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ALT、AST和TBil水平。肝组织切片HE染色后光学显微镜镜下观察病理学变化。结果造模4周后各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和TBil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以模型3组最高、模型2组其次,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注射LPS+D-Gal后24 h,模型3组中有3只动物死亡,3个模型组大鼠的ALT、AST和TBil水平均较注射前明显升高(均P<0.01),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注射LPS+D-Gal后72 h,各模型组大鼠ALT、AST和TBil水平均较前明显降低(均P<0.01),但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3组间差异仍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注射LPS+D-Gal后24 h,肝窦明显扩张、充血,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于汇管区,小叶内见肝细胞坏死。结论采用40%CCl4+猪血清诱导慢性肝损伤后,再以LPS 30μg/kg+D-Gal 0.3 g/kg攻击,可成功制备大鼠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
谭晓慧薛璐瑜周跃汤伟
关键词:四氯化碳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肝功能指标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肝功能指标在评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情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3月黄石市中医医院的确诊COVID-19住院患者261例,分为危重型组、重型组和普通型组;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病史及肝功能结果等资料。采用χ2检验、方差分析、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肝功能指标与COVID-19病情的关系。结果50.2%的COVID-19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与重型组比较,危重型组患者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L)水平明显升高,而白蛋白(ALB)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普通型组比较,重型组患者的ALT、AST、GGT水平明显升高,而ALB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型组中合并肝功能异常或肝脏损伤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重型组,重型组中合并肝功能异常或肝脏损伤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普通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基础疾病的COVID-19患者中肝功能异常比例高于无基础疾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AST、ALP、TBIL、ALB是COVID-19患者重症化的危险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TBIL(OR=10.862,P<0.05)、ALB(OR=11.733,P<0.05)是独立危险因素;TBIL水平与COVID-19病情严重度成正相关(r=0.367,P<0.05),ALB水平与病情严重度成负相关(r=-0.613,P<0.05)。结论肝功能异常尤其是TBIL、ALB明显异常可作为COVID-19重症化的参考指标。合并基础疾病的COVID-19患者易发生肝功能异常。
赵华张弦汤伟张彬谭晓慧刘璐
关键词:肝功能重症化
2010至2015年南通地区人群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2010至2015年南通市人群戊肝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的感染状况及流行特点,为戊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戊肝)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收诊并作HEV血清学检测的病例6 77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诊断试剂盒检测血清抗HEV抗体(IgM、IgG)。对不同年度、年龄、性别人群的HEV感染率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戊肝发病率进行分析。结果:6年间,6 772例受测试者抗HEV抗体(IgM/IgG)总阳性率为3.35%(227例);2010至2015年各年度人群血清HE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92%、1.74%、3.53%、0.90%、3.50%、2.13%。20岁以下、20~29岁、30~39岁、40~49岁和50~59岁年龄段人群血清HEV抗体阳性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P=0.001);59岁以后各年龄段人群血清HEV抗体阳性率逐步下降。男性抗HEV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P=0.001)。227例血清抗HEV抗体阳性者中,显性感染率为72.25%;其中,急性黄疸型肝炎发病率显著高于急性无黄疸型肝炎发病率(P=0.001)。HEV感染者中,HBV-HEV重叠感染率为21.15%,HCV-HEV重叠感染率为0.88%;HAV-HEV重叠感染率为0.44%。HBV-HEV重叠感染的戊肝组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水平与单纯戊肝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清白蛋白水平均低于单纯戊肝组(P<0.01)。结论:2010年南通市人群HEV感染率为6.92%,此后5年HEV感染率维持在较低水平(0.90%~3.53%)。男性较女性更易感染HEV;40~59岁人群具有相对较高的HEV感染风险,应引起高度重视。HEV感染后,多数表现为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HBV感染重叠HEV感染可致肝损伤加重。
顾宇峰谭晓慧杨婷邰伯军汤伟
关键词:戊型肝炎病毒血清流行病学凝血酶原活动度白蛋白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D4^(+)Th细胞中LSD1表达及其作用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外周血CD4^(+)Th细胞内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1(histone lysine specific demethylase 1,LSD1)表达水平与Th1/Th2平衡的关系,初步探讨LSD1介导的组蛋白修饰对慢性乙肝患者CD4^(+)Th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住院的慢性乙肝患者65例,分为丙氨酸转氨酶(ALT)高水平[>4×ULN(正常上限)]组与低水平(≤4×ULN)组,HBV-DNA高载量(≥10^(6)拷贝/mL)组与低载量(<106拷贝/mL)组。以同期在该院体检的30例健康人为对照。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免疫磁珠法分选CD4^(+)Th细胞;提取CD4^(+)Th细胞总蛋白,以Western印迹法检测LSD1表达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含量;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DNA载量。结果:慢性乙肝组患者外周血CD4^(+)Th细胞中LSD1表达水平高于健康人(0.52±0.21 vs 0.28±0.09,t=-7.49,P<0.001)。慢性乙肝患者中,CD4^(+)Th细胞中LSD1表达量在ALT高水平组(n=38)低于低水平组(n=27,0.39±0.18 vs 0.64±0.16;t=-5.79,P<0.001),在HBV-DNA高载量组(n=32)高于HBV-DNA低载量组(n=33,0.69±0.08 vs 0.35±0.16;t=10.80,P<0.001)。与健康人相比,慢性乙肝组血清IFN-γ含量降低、IL-4含量增高、IFN-γ/IL-4比值减小(P<0.05)。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CD4^(+)Th细胞中LSD1表达量与其血清ALT水平(r=-0.590)、IFN-γ水平(r=-0.379)及IFN-γ/IL-4(-0.285)负相关(P<0.01),与HBV-DNA载量正相关(r=0.880,P<0.001),与血清IL-4水平无相关性(r=0.169,P=0.102)。结论:LSD1高表达可能是慢性乙肝患者体内Th1/Th2失衡、Th1反应水平下降的原因之一,并导致机体清除HBV能力减弱或抑制HBV复制能力减弱。
毛雪陈志勇顾宇峰朱雪娟谭晓慧汪晓莺朱轶晴汤伟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在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分析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mNGS)技术在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病原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不明原因发热51例患者,留取可疑部位标本送传统细菌培养,同时外送进行病原mNGS检测。比较细菌培养与mNGS病原二代测序结果,统计病原微生物检出敏感性、特异性、诊断效能等。结果:51例患者中传统培养共检出细菌8例(含结核分枝杆菌1例),真菌4例,病原mNGS在30份标本中鉴定出60个病原体,其中细菌22例(含结核分枝杆菌4例)、真菌12例,mNGS检出的病原体数量和种类明显多于传统培养。病原mNGS检测阳性率41.18%(21/51),高于传统培养阳性率23.53%(12/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病原mNGS检测细菌、真菌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约登指数分别为91.67%,74.36%、52.38%、96.67%、0.6603,将mNGS检测到的病毒、支原体计算在内,检测阳性率从传统培养的23.53%(12/51)增至60.78%(31/51)。结论:mNGS用于临床病原学检测较传统培养更敏感,有助于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诊断和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张彬张弦赵华顾宇峰周跃金爱萍谭晓慧张海峰
关键词:不明原因发热细菌培养
替比夫定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BALB/c小鼠24只随机均分为3组:正常对照(BC)组、环磷酰胺模型(MC)组、替比夫定(TT)组。3组均以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35d:TT组给予替比夫定1.73mg/只;BC组和MC组给予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自给药第29天起,MC组和TT组给予环磷酰胺30mg/kg腹腔注射,连续7d。采用MTT法测定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结果 MC组小鼠的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以及NK细胞的活性均明显低于BC组(P<0.01);与MC组比较,TT组小鼠的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以及NK细胞的活性明显升高(P<0.05)。结论替比夫定具有一定的提高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宗雪萍周跃汤伟谭晓慧沈轶瑶
关键词:免疫功能环磷酰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检测与意义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频率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分离2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和10例健康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以CD4、CD25、CD127单克隆抗体标记细胞后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并分析Treg频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血清HBV DNA载量。结果:CHB组的Treg频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HBeAg阳性CHB组Treg频率高于HBeAg阴性CHB组(P<0.01),乙型肝炎肝硬化组Treg频率高于无肝硬化CHB组(P<0.01);CHB患者的Treg频率与HBV DNA载量成直线正相关(r=0.87,P<0.0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reg频率明显升高,且与病毒复制和肝脏慢性病变程度有关。
朱轶晴汪晓莺谭晓慧沈轶瑶汤伟丁润生
关键词:CD4+CD25+调节性T细胞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
季德胜蛇药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研究季德胜蛇药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12只,分别为对照组、环磷酰胺模型组、治疗1组、治疗2组。除对照组外各组小鼠均予以环磷酰胺30mg/kg皮下注射,连续7d制备免疫功能低下模型,第8天开始各组均灌胃给药,2次/d,连续14d,治疗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季德胜蛇药治疗,正常对照组和环磷酰胺模型组给予同体积的0.9%氯化钠液。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自然杀伤细胞(NK)的活性;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FN-γ)的浓度。结果:季德胜蛇药治疗组小鼠的NK细胞杀伤活性较模型组显著增高。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小鼠血清IL-2、IFN-γ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季德胜蛇药可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
谭晓慧李阳汪晓莺周跃沈轶瑶汤伟
关键词:季德胜蛇药细胞免疫功能小鼠环磷酰胺
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对大鼠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观察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对大鼠实验性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实验组32只。实验组腹腔注射40%CCl4及猪血清4周以诱导慢性肝损伤,将其再随机分为模型组8只、拉米夫定组12只、恩替卡韦组12只,均给予腹腔联合注射D-氨基半乳糖、脂多糖以诱导ACLF;诱导6 h后,拉米夫定组及恩替卡韦组分别给予拉米夫定10 mg/kg及恩替卡韦0.05mg/kg灌胃,每日1次,连续3 d。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或灌胃,模型组大鼠予以相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分别于慢性肝损伤造模4周和诱导ACLF后24、72 h采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ALT、AST、TBIL),ELISA法检测诱导ACLF后72 h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7(IL-17);诱导ACLF后72 h处死大鼠,肝组织切片行HE染色及Masson染色。结果慢性肝损伤造模4周,实验组肝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诱导ACLF后24 h,拉米夫定组和恩替卡韦组肝功能指标均高于模型组(P均<0.05),拉米夫定组肝功能指标均高于恩替卡韦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诱导ACLF后72 h,模型组、拉米夫定组、恩替卡韦组肝功能指标较24 h时均下降(P均<0.01);但拉米夫定组血清ALT、TBIL均仍高于模型组(P均<0.05),拉米夫定组血清AST虽高于模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恩替卡韦组肝功能指标虽均高于模型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肝功能指标虽均低于拉米夫定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诱导ACLF后72 h,模型组、拉米夫定组、恩替卡韦组血清TNF-α、IL-17均高于对照组,但此两种因子水平在四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拉米夫定、恩替卡韦组肝组织病理镜下所见与模型组大致相仿,但肝细胞局灶性坏死较模型组多见,可见片状坏死,且拉米夫定组较恩替卡韦组重。结论在ACLF急性发作期,应用核苷类似
顾宇峰谭晓慧朱雪娟汤伟张彬汪晓莺朱轶晴
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乙型肝炎拉米夫定恩替卡韦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7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