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永建
- 作品数:45 被引量:117H指数:6
- 供职机构:玉林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黑颈长尾雉再引入岑王老山自然保护区
- 再引入(re-introduction)是保护、拯救濒危动物的方法之一。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是一种全国乃至全世界重点保护的雉类。在我国仅分布于云南西南部和广西西部。由于人类的过度捕杀以及栖息地...
- 李汉华庾太林韦政逸苏勇贝永建陈伟才申兰田
- 关键词:再引入黑颈长尾雉
- 生物教学论中师范生元认知监控能力的培养
- 2011年
- 生物教学论是高师生物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注重培养学生的元认知监控能力,让学生学会用元认知监控来学习,从而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本文主要在对生物教学论的理解的基础上结合生物教学论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元认知监控能力进行阐述,以期通过培养师范生的元认知监控能力而达到适应中学生物教学改革的需要。
- 卢海啸王琼秋李桂芬蒙绍权贝永建
- 关键词:元认知元认知监控生物教学论
- 成体沼蛙(Rana guentheri)呼吸系统解剖学与组织学观察被引量:1
- 2009年
- 对两栖动物沼蛙的呼吸系统进行解剖学和组织学的观察.结果表明:沼蛙与蛙科的其它物种在结构上具有相似性和差异性;沼蛙呼吸系统的结构比有尾目的结构复杂;而比爬行类的呼吸系统的结构简单.
- 谢文海廖盛夏李桂芬贝永建蒙绍权
- 关键词:沼蛙
- 加强动物学实习基地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被引量:4
- 2009年
- 以岑王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动物学野外实习基地为例子,阐明了动物学野外实习基地建设的重要性、优越性以及建设的原则.通过实践证明,加强实习基地建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实习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提高实习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发挥积极的作用.
- 贝永建赖洁玲谢文海李桂芬阮桂文
- 关键词:动物学教学质量
- 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的版纳鱼螈四个种群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版纳鱼螈Ichthyophis bannanicus是蚓螈类在我国分布的唯一物种,目前已知分布在云南、广西和广东的部分地区。本研究获得4个版纳鱼螈种群的87个个体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1000bp序列,对序列变异、遗传多样性、种群结构和种群动态进行了分析。经比对后87个序列发现39个(3.9%)多态性位点,共定义了22个单倍型。序列分析结果显示版纳鱼螈种群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与其它两栖动物接近,说明版纳鱼螈各种群仍保持一定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单倍型网络关系图和系统发生分析均显示来自云南和两广地区的版纳鱼螈分歧明显,已形成了不同的进化谱系。种群遗传结构分析也显示来自云南的勐腊种群与两广各种群之间显著的遗传差异,这提示分布在云南与两广地区的版纳鱼螈应作为不同的管理单元(MU)进行保护。综合两种中性检验(Fu's Fs=-9.44,P=0;Tajima's D=-1.88,P=0.013)和种群增长指数(g=5415.03±297.55)分析的结果表明,两广地区的版纳鱼螈可能经历近期的种群扩张事件。
- 李桂芬骆侠贝永建蒙绍权张保卫
- 关键词:版纳鱼螈种群结构种群动态
- 再引入黑颈长尾雉繁殖期的无线电遥测
- 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世界濒危物种。国外分布于泰国、缅甸和印度,国内分布于云南和广西的局部地带。由于数量稀少,分布狭窄,加之人类的大量猎杀和栖息环境的不断恶化,黑颈长尾雉...
- 陈伟才李汉华庾太林贝永建
- 关键词:再引入黑颈长尾雉繁殖期无线电遥测
- 基于RFID的蝙蝠生活习性洞口监测与数据采集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的蝙蝠生活习性洞口监测与数据采集装置,主要由识别采集模块、电源模块、单片机模块以及RFID标签组成。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无线感测与数据自动采集设备,可以在不干扰蝙蝠的情况下,采集蝙蝠出洞捕食和...
- 陆家源陆曼婵陆曼莎贝永建王小敏陆钊李超建何军杨彤陆宇秋刘春玲
- 文献传递
- 文献检索与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被引量:14
- 2015年
- 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文献检索跟科学研究紧密相关,是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本文主要介绍文献检索对本科生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针对地方性的本科院校如何利用文献检索促进对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建议。
- 贝永建
- 关键词:本科生
- 广西岑王老山自然保护区再引进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种群扩散和栖息地选择
- 黑颈长尾雉是鸡形目鸟类中的濒危物种,分布局限于印度东北部、缅甸北部、泰国西北部和中国西南部。在中国,该雉仅分布于广西西部和云南中部、西部及南部地区。栖息地遭到破坏,尤其是砍伐、偷猎等因素所造成的破坏,是黑颈长尾雉生存区域...
- 贝永建
- 关键词:黑颈长尾雉种群扩散栖息地选择
- 文献传递
- 玉林农区鼠形动物群落结构及危害分析
- 2014年
- [目的]摸清玉林市主要农区鼠形动物群落结构及对农业的危害,为玉林农区鼠形动物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3月~2012年4月,以果园、菜地、农田、旱地及居民区等5个生境为样品采集地,根据随机取样原则,利用铗日法对玉林农区鼠形动物群落结构、数量及动态进行调查,并采用胃检法进行食性分析.[结果]5种生境中共捕获鼠形动物423只,隶属2目2科5属9种,其中食虫目1科1属1种251只,啮齿目1科4属8种172只.平均捕获率为8.66%,其中居民区捕获率最高,占捕获总数的39.01%.以臭鼩为绝对优势种,占59.34%,褐家鼠、黄胸鼠、黄毛鼠、社鼠、板齿鼠、小家鼠等为常见种,针毛鼠、黑家鼠为少见种.一年中有两个捕获高峰,分别为7和10月.食性分析显示,臭鼩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啮齿类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褐家鼠、黄胸鼠和板齿鼠对农业危害较大.[结论]玉林农区鼠形动物种群密度较高,啮齿类对农业危害较大,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 彭红元曹艳萍谢文海贝永建
- 关键词:鼠形动物种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