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贺君玲

作品数:31 被引量:253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天文地球
  • 10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5篇盆地
  • 12篇页岩
  • 12篇松辽盆地
  • 7篇页岩油
  • 6篇油页岩
  • 5篇源岩
  • 5篇松辽盆地南部
  • 5篇烃源
  • 5篇烃源岩
  • 4篇油气
  • 4篇勘探
  • 3篇地球化
  • 3篇地球化学
  • 3篇上古生界
  • 3篇生烃
  • 3篇古生界
  • 3篇测井
  • 2篇地球化学特征
  • 2篇岩相
  • 2篇演化史

机构

  • 28篇中国石油天然...
  • 6篇中国石油
  • 6篇中国石油吉林...
  • 6篇中国石油大学...
  • 5篇吉林大学
  • 2篇东北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沈阳地质矿产...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吉林石油集团...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海油研究总...

作者

  • 31篇贺君玲
  • 7篇唐振兴
  • 7篇杨亮
  • 6篇江涛
  • 5篇邢济麟
  • 5篇黄志龙
  • 4篇任玉学
  • 4篇张雷
  • 4篇张永清
  • 4篇王颖
  • 4篇刘招君
  • 4篇薛伟
  • 4篇沈华
  • 4篇邓守伟
  • 4篇宋雷
  • 4篇张健
  • 3篇李本才
  • 3篇王建东
  • 3篇王峰
  • 3篇逯晓喻

传媒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石油勘探与开...
  • 2篇地球科学与环...
  • 1篇世界地质
  • 1篇中国地质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沉积学报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石油地球物理...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地质通报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石油地质与工...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吉林省第四届...
  • 1篇第九届全国古...
  • 1篇增强自主创新...

年份

  • 3篇2025
  • 4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8
  • 6篇2006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伊通地堑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在大地构造上,伊通地堑属我国东部巨型新华夏构造体系,位于第二隆起带与第二沉积带的衔接部,是我国新生代较典型的双断式断陷盆地。地堑内部呈现凹凸相间的构造格局,由西南向东北分别为莫里青断陷、鹿乡断陷和岔路河断陷。本文根据烃源...
邸胜杰贺君玲刘国利程鸿雁
关键词:伊通地堑地球化学特征烃源岩
文献传递
吉林省延边松江盆地下白垩统大拉子组的沉积特征及演化
我国吉林省延边地区早白垩世大拉子组地层非常发育,动植物化石丰富.关于大拉子组具体地质时代的归属,目前广泛认同的观点是将其置于早白垩世晚期。松江盆地在白垩纪表现为坳陷型沉积盆地,主要发育大拉子组地层,呈NEEE向展布,面积...
杜江峰刘招君张雷张健任玉学贺君玲王建东
关键词:下白垩统
文献传递
松辽盆地石炭系-二叠系油气勘探前景被引量:22
2011年
通过区域地质背景分析,认为东北地区处于活动大陆边缘构造背景下,形成了石炭纪—二叠纪泛盆地,松辽盆地是在残留的石炭系—二叠系盆地之上形成和演化的,石炭系—二叠系分布面积达7.2×104km2。地球化学分析表明,二叠系以极低变质岩为主,泥岩的有机质成熟度和丰度较高,剩余生烃潜力普遍较低。盆地东部地区的二叠系泥岩厚度超过1000m,而成熟度低于北部和西部地区,处于过成熟阶段,至今仍具备生烃能力。上覆中生代地层沉积后,东部地区的二叠系泥岩有机质成熟度增幅较大,发生了二次生烃,生烃量巨大并得到有效保存,形成原生和次生油气藏,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
赵志魁江涛贺君玲
关键词:松辽盆地烃源岩二次生烃
伊通盆地西北缘深层储层动态评价被引量:7
2015年
在目前常规储层评价以静态评价为主,并未考虑储层演化和成藏条件且不能很好地解释储层的含油气性的情况下,提出利用"储层临界物性"的概念动态评价储层。采用孔隙度剖面回推法、孔隙度演化数学模型和砂岩烃类充注临界物性实验3种方法确定储层临界孔隙度。研究结果表明:伊通盆地西北缘岔路河断陷双二段储层临界孔隙度为11%,砂岩烃类充注临界物性实验也证实伊通盆地西北缘双二段储层石油充注确实存在一个物性下限。储层临界孔隙度可以作为无效储层和有效储层的划分标准,低于储层临界孔隙度的储层为无效储层,有效储层油气充注受物性和充注动力耦合控制。砂岩临界成藏解释图版反映了储层物性与临界注入压力耦合控藏,可定量解释伊通盆地西北缘双二段储层的含油气性。
蔡长娥刘震邓守伟贺君玲宋立斌张胜斌徐少华
关键词:伊通盆地有效储层
陆相湖盆页岩自生硅质特征及其油气意义被引量:13
2022年
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和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陆相湖盆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阴极发光、X-衍射、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岩石热解等分析手段,对陆相淡水湖盆页岩不同类型硅质特征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陆相页岩自生硅质成因主要包括长英质溶解、凝灰质脱玻化、黏土矿物转化和硅质交代等4种作用,长石溶解形成的硅质常呈斑点状和脉状分布,结晶程度较低,为含水蛋白石类矿物,SiO_(2)平均值为67.2%;由凝灰质脱玻化作用形成的主要是以非晶态二氧化硅和晶体形态较好自生石英两种形态赋存;黏土矿物转化过程中形成的自生硅质呈微米级板片状或小晶片状的形态嵌于黏土矿物内部,或呈分散状与黏土矿物混合;硅质交代形成的自生石英晶形较好,呈棱角状,SiO_(2)平均含量87%。自生硅质含量与陆源长英质含量呈正相关,长英质压溶是自生硅质主要来源,其次为黏土矿物转化析出硅质,有机质对自生硅质形成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不同成因自生硅质具有与陆源石英相异的地质特征及赋存状态,影响了陆相页岩储集性能、渗流能力与改造效果,特别是富有机质页岩中硅质含量虽高,但由于自生硅质相比陆源石英,多呈漂浮状分布于黏土矿物中,将会对后期人工压裂成复杂裂缝、且压后裂缝支撑能力以及形成有效渗流通道均产生影响。因此,页岩层段仅靠脆性矿物成分计算脆性指数,无法准确表征陆相页岩油储集层岩石力学特征,也会影响陆相页岩油甜点综合评价与优选。
白斌戴朝成侯秀林刘显阳王瑞杨亮李士祥贺君玲董若婧
关键词:陆相湖盆三叠系延长组鄂尔多斯盆地松辽盆地
低熟页岩电加热原位改质油气资源潜力数值模拟--以松辽盆地南部中央坳陷区嫩江组一、二段为例被引量:8
2020年
松辽盆地中央坳陷上白垩统嫩江组是一套分布面积广、厚度大、富含有机质的低熟页岩层系。根据测井资料和岩心实测数据,研究页岩有机质丰度和类型的空间非均质性,据此建立地质模型,并基于生烃动力学和热传导模型,对研究区电加热原位改质资源潜力进行预测。嫩江组各段总体上处于未成熟—低成熟阶段,是以生油为主的烃源岩。嫩江组一、二段古水体为淡水—微咸水,生烃母质主要为藻类体,有机质类型以Ⅱ1—Ⅱ2型干酪根为主,其中嫩一段烃源岩综合品质最好,优质烃源岩主要分布在长岭凹陷新北—大安地区。通过原位电加热模拟可以推断,2 k W加热功率下,页岩温度上升迅速,在加热4年后温度可达到600℃以上;1 kW加热功率下,则需要约8年。有机质转化率在加热到第五年时已经接近100%,达到原位改质最大资源丰度;加热至第五年末,在2 kW功率下,嫩一段页岩可产生的页岩油资源量为245.02×10^8t,嫩二段为65.89×10^8t。
柳波刘阳刘岩贺君玲高逸飞王浩力范晶付晓飞
关键词:油页岩生烃动力学
勘探目标的分布范围确定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勘探目标的分布范围确定方法及装置,涉及砂岩型铀矿勘查技术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每一未成熟区域的每一成矿因素的实测数据,得到每一未成熟区域在每一成矿因素下的第一特征值;根据每一未成熟区域在每一成矿因素下...
刘卫红彭涌闫德志米小利谷社峰贺君玲高雪峰曹民强蔡义峰刘杏陈长伟王铎张琴
吉林松江盆地早白垩世大拉子组沉积特征及演化被引量:4
2008年
吉林省延边地区松江盆地早白垩世大拉子组地层非常发育,按照岩性组合特征,自下而上可分为砂砾岩段和含油页岩段。通过对大拉子组野外剖面、露头的岩石类型、粒度特征、原生沉积构造及古生物化石组合等研究,识别出冲积扇相、扇三角洲相、湖泊相及湖泊水下扇相4种沉积相和9种沉积亚相类型。平面上,冲积扇相主要发育于盆地东南缘头道沟以南地区、羊草沟—东南岔一带及盆地东北部;扇三角洲相主要分布在盆地周缘,在砂金沟—羊草沟以东、羊草沟—小沙河以南一带、小沙河西南部最为发育;湖泊相主要分布于盆地中部,老偏坡—东山—砂金沟—松江屯一线地区;湖泊水下扇发育于松江镇—砂金沟以北一带,东南岔南部地区也有分布。区内大拉子组沉积及演化明显受到区域构造活动、古地形、古气候和基准面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和控制。大拉子组沉积早期发育冲积扇相和扇三角洲相,湖相分布局限,沉积物主要来自盆地东南部,沉积中心位于小沙河—新丰一带。中晚期盆地向南扩张,沉积中心迁移至杨木屯—胜利屯一带,湖相广泛发育,在半深湖—深湖区局部发育了湖泊水下扇相沉积。
杜江峰刘招君张雷张健任玉学贺君玲王建东
关键词:沉积相早白垩世
松辽盆地肇源地区石炭系—二叠系热演化史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松辽盆地肇源地区镜质体反射率(RO)—深度(H)曲线在石炭系—二叠系顶部不整合面呈连续变化,表明石炭系—二叠系为后期深埋藏。通过Suggate标准图版确定研究区最大古地温梯度为石炭系—二叠系早白垩世抬升剥蚀前的古地温梯度。结合流体包裹体发育部位和均一温度可知石炭系—二叠系地层存在2期充注。研究表明,肇源地区石炭系—二叠系烃源岩后期深埋藏存在二次生烃,为二次生气有利区。
逯晓喻黄志龙王斌唐振兴贺君玲崔洋佟玲
关键词:古地温镜质体反射率
利用测井技术评价松辽盆地南部油页岩被引量:49
2006年
为了利用松辽盆地南部已有钻井的测井资料评价油页岩,分析了松辽盆地南部嫩二段油页岩的测井响应特征,充分利用测井资料连续性的优势,采用5口井93块油页岩岩心的有机碳、含油率化验分析数据和测井响应特征,建立嫩二段油页岩的有机碳含量与含油率之间定量关系式Ta=0.548 6TOC+0.18和△logR、自然伽玛与有机碳含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式TOC=6.262 8×△logR+1.05,进而建立利用测井资料定量评价油页岩含油率模型Ta=0.546 8a×△logR+0.548 6×△TOC+0.18。通过模型计算出的油页岩段的含油率与油页岩实测含油率数据基本一致,而且计算出的含油率值连续。
贺君玲邓守伟陈文龙贾裕鲲高金琦
关键词:测井油页岩含油率有机碳自然伽玛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