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招辉

作品数:19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膀胱
  • 7篇膀胱癌
  • 6篇电切
  • 6篇肿瘤
  • 6篇细胞
  • 5篇电切术
  • 5篇尿道
  • 4篇前列腺
  • 4篇膀胱肿瘤
  • 3篇等离子双极
  • 3篇等离子双极电...
  • 3篇等离子双极电...
  • 3篇增生
  • 3篇肾结石
  • 3篇双极电切
  • 3篇前列腺增生
  • 3篇结石
  • 3篇基因
  • 2篇等离子电切
  • 2篇等离子电切术

机构

  • 17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河南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暨南大学附属...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中南大学湘雅...
  • 2篇南昌大学第一...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开封市中心医...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深圳大学总医...

作者

  • 19篇贾招辉
  • 13篇窦中岭
  • 8篇刘辉
  • 5篇史海军
  • 5篇魏曙光
  • 4篇刘刚
  • 3篇孙国贤
  • 3篇王晓彬
  • 2篇杨璐
  • 2篇熊晶
  • 2篇贺大林
  • 2篇黄兴
  • 2篇彭谋
  • 2篇曾宪涛
  • 2篇明松林
  • 2篇刘同族
  • 2篇王行环
  • 2篇李帅阳
  • 2篇王婷
  • 1篇杨延辉

传媒

  • 4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医学新知
  • 2篇医药论坛杂志
  • 2篇现代泌尿生殖...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航空航天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错配修复基因hMLH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错配修复基因hMLH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探讨hMLH1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hMLH1在8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及2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结果hMLH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低表达率(32.5%)明显高于存正常膀胱组织中的低表达率(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hMLH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低表达与肿瘤的分期分级有关(P〈0.05)。结论hMLH1的低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有关,与肿瘤的高分期和高分级有关,hMLH1的低表达在浸润性及分化差的膀胱移行细胞癌多见。
刘辉窦中岭贾招辉史海军任素娟
关键词:膀胱移行细胞癌基因表达免疫组织化学
微小RNA-34a靶向Snail基因调控膀胱癌T24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
2016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微小RNA(miR)-34a是否通过靶向调控Snail基因的表达而影响T24细胞的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现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靶基因预测及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34a与其靶基因Snail的关系:通过miRDB软件在线分析预测出miR-34a特异性靶向基因,推测在膀胱癌中miR-34a可能调节的一个靶基因为Snail基因。按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说明书进行荧光素酶实验。实验重复3次。
王晓彬刘辉贾招辉魏曙光孙国贤刘刚史海军窦中岭
关键词:膀胱癌T24细胞基因调控靶向调控基因预测
吡柔比星与α-干扰素联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2015年
目的评价吡柔比星与α-干扰素联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计算机检索PubMed、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关于吡柔比星与α-干扰素联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有效性及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并评价质量,应用RevMan 5.1对纳入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和效应值OR合并。结果 1共纳入5个符合要求的病例-对照研究,包括327例患者,其中吡柔比星与α-干扰素联用162例,单用吡柔比星165例;2根据随机方法、分配隐藏、盲法、退出或失访、意向性分析和基线情况的描述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分,结果质量均为B级;3Meta分析结果显示随访1年时吡柔比星与α-干扰素联用膀胱癌术后复发率与单用吡柔比星比较,OR=0.23,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2年时膀胱癌术后复发率与单用吡柔比星比较,OR=0.35,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吡柔比星与α-干扰素联用后出现膀胱刺激症状与单用吡柔比星比较,OR=0.63,P>0.05,尚不能认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吡柔比星与α-干扰素联用组的术后复发率较单用吡柔比星组低、效果好。
吴昊窦中岭贾招辉李帅阳
关键词:膀胱肿瘤吡柔比星干扰素META分析
小儿膀胱占位处理的经验及教训
2008年
窦中岭刘辉明松林贾招辉
关键词:小儿膀胱占位
外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腹腔镜微创技能培训模式探索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索外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腹腔镜微创技能培训模式。方法选取2015年10月10日至2017年12月31日就读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外科学专业学位的27名硕士研究生,分3期培训,每期9人,培训4周,每期培训30学时。培训内容包括腹腔镜基础理论学习、手术视频学习、体外模拟箱基本技能操作训练(拾豆、缝合打结、动物组织缝合)以及腹腔镜手术虚拟训练系统培训。根据每期学员的反馈意见调整下期课时安排,对比3期不同课时安排下学员理论考核成绩、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及学员培训满意度。结果 3期所有培训学员理论考核成绩均合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学员完成培训后,完成体外模拟箱基本技能操作训练(拾豆、缝合打结、动物组织缝合)操作用时均短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体外模拟箱基本技能操作训练、腹腔镜手术虚拟训练系统培训分配课时较多学员在第2、3期培训后完成拾豆、缝合打结、动物组织缝合用时均短于分配课时少的第1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2、3期学员完成拾豆、缝合打结、动物组织缝合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培训后反馈结果提示,第3期学员满意度和参与积极性最高。结论科学的安排培训时间及培训方法可以提高外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腹腔镜微创技能,具有推广价值。
杨延辉陈西论刘辉贾招辉桂洋范华窦中岭孙君军
关键词:临床教学
错配修复基因hMSH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2009年
目的通过观察错配修复基因hMSH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探讨hMSH2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测定hMSH2在8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及2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结果hMSH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低表达率(26.25%)明显高于在正常膀胱组织中的低表达率(0),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hMSH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低表达与肿瘤的分期分级有关(P<0.05)。结论hMSH2的低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有关,与肿瘤的高分期和高分级有关,hMSH2的低表达在浸润性及分化差的膀胱移行细胞癌多见。
贾招辉窦中岭刘辉
关键词:错配修复基因膀胱移行细胞癌免疫组化
膀胱肿瘤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临床路径释义被引量:1
2022年
膀胱癌是全球第十大最常被诊断出的癌症,在男性中更常见。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既是膀胱肿瘤的重要诊断方法,也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主要治疗手段。相较于传统单极电切,等离子双极电切具有手术效果好、并发症较少的优势,临床应用渐趋广泛。为规范常见病的诊疗,国家卫健委持续发布相关的临床路径,但临床路径的内容有限,对其进行释义可以更好的推广使用。本释义以最新发布的《膀胱肿瘤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临床路径(2019年版)》为蓝本,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对路径中涉及的给药方案进行了详细解读,以期为医护及管理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把握和正确运用临床路径提供参考。
阎思宇黄兴黄兴杨璐杨璐贾招辉彭谋熊晶熊晶徐晓峰王永博李绪辉郑航郑航王婷訾豪刘同族刘同族贺大林曾宪涛贺大林王行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微创等离子手术体系研发和产业化项目组
关键词:膀胱肿瘤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循证医学
膀胱癌患者外周血中髓系来源的抑制细胞与肿瘤分期的关系被引量:2
2018年
我们通过检测膀胱癌患者外周血髓系来源的抑制细胞(MDSC)和促MDSC生成细胞因子水平,探讨外周血MDSC水平与膀胱癌分期的关系。一、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住院膀胱癌患者41例,男30例,女11例,年龄45~86岁,中位年龄62岁。
刘辉王晓彬贾招辉魏曙光孙国贤刘刚史海军窦中岭
关键词:抑制细胞外周血癌患者膀胱肿瘤分期髓系中位年龄
骨形成相关因子和1,25(OH)2D3/VDR在肾结石形成机制中的研究
目的:  通过构建的遗传性高钙尿大鼠模型,探讨骨形成相关因子和1,25(OH)2D3/VDR在肾结石形成中的作用。  方法:  1.18只大鼠被分成2组,10只20代高钙尿大鼠作为实验组,8只体重与高钙尿大鼠相当的SD大...
贾招辉
关键词:肾结石发病机制维生素D受体基因
微小RNA-100下调S100A4表达抑制膀胱癌细胞迁移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观察在膀胱癌细胞中微小RNA(miRNA,miR)-100对靶基因S100A4的调控及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 基于Sanger数据库对miR-100进行靶基因预测,利用慢病毒Lenti-miR-100、Lenti-shS100A4感染膀胱癌细胞EJ、T24,应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Western blot检测S100A4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通过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高表达miR-100及敲低S100A4对膀胱癌细胞EJ、T24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RT-qPCR和Western blot表明,与对照细胞比较,高表达miR-100膀胱癌细胞EJ、T24中S100A4表达水平明显受到抑制(P<0.01),细胞的迁移数为(130.0±3.2)个,明显低于对照组[(450.0±1.5)个,P<0.01];S100A4基因沉默可明显抑制膀胱癌细胞EJ、T24迁移能力,为(137.0±5.3)个(P<0.01).结论 miRNA-100可通过下调S100A4表达抑制膀胱癌细胞迁移.
刘辉贾招辉王晓彬史海军魏曙光窦中岭
关键词:膀胱癌S100A4迁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