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灵芝
- 作品数:46 被引量:227H指数:9
-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高等医学教育研究中心立项课题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8
- 2011年
- 目的 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的治疗作用,探讨CBP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原则将严重脓毒症患者分为常规对照组22例,联合CBP组23例.两组患者均按照2008年脓毒症全球治疗指南常规治疗,联合CBP组同时行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置换液量为40 ml·kg-1·h-1,治疗72 h.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4 h、72 h(治疗终止10 min)行动脉血气分析,测定血浆活化蛋白C(APC)、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含量,并观察患者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28 d病死率.结果 联合CBP组患者ICU住院时间(d)及机械通气时间(d)均明显短于常规对照组(9.12±3.07比11.64±4.82;5.52±3.48比8.02±5.25,均P〈0.05);28 d病死率明显低于常规对照组[13.0%(3/23)比40.9%(9/22),P〈0.05].治疗72 h后,两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分)均明显下降,且联合CBP组下降程度优于常规对照组(3.96±4.07比1.68±2.43,P〈0.05).常规对照组治疗前后APC、sICAM-1及vWF均无明显变化.联合CBP组APC在治疗72 h出现增高,sICAM-1在治疗24 h后、vWF在治疗72 h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72 h时APC(μg/L)和vWF(mg/L)与常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12±7.57比10.01±5.83;1.58±0.73比2.64±1.34,P〈0.05和P〈0.01).所有死亡患者(12例)治疗前后APC、sICAM-1及vWF均无明显变化.存活组患者(33例)治疗72 h APC浓度(μg/L)较治疗前升高(13.55±7.11比10.37±7.60,P〈0.01);sICAM-1(μg/L)及vWF(mg/L)均低于死亡组患者(61.03±45.58比104.64±71.08;1.88±1.21比2.70±0.95,均P〈0.05).结论 CBP治疗能改善严重脓毒症患者受损的内皮细胞功能,减轻病情的严重程度,改善预后.
- 韩沙沙孙婷李志贾灵芝商全梅王晓芝
- 关键词:连续性血液净化内皮细胞
- ICU危重病人护理风险因素识别评估及防范策略被引量:14
- 2014年
-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危重病人护理风险因素评估和护理风险管理,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方法]识别和评估ICU危重病人的护理风险因素,制订和完善危重病人护理风险防范制度,比较风险管理实施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风险管理实施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实施前。[结论]加强对临床危重病人的护理风险管理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 黄君君贾灵芝徐德臻傅秋华谭丽军
- 关键词:危重病人重症监护室风险评估护理管理
- 恶性血液病病人化疗性口腔黏膜炎的预防新进展被引量:2
- 2015年
- 从口腔黏膜评估、去除引起口腔黏膜炎(OM)的高危因素、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和病人OM及口腔卫生健康教育、制订口腔护理方案几个方面综述预防OM的新进展。
- 徐淑会贾灵芝卢莹任兴华
- 关键词:恶性血液病口腔黏膜炎
- 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致口腔黏膜炎防治方法研究现状被引量:5
- 2019年
- 从血药浓度检测与四氢叶酸解救、基本护理、含漱液的使用、抗感染药、肠外营养等方面对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的防治方法进行综述,为相关护理人员的临床实践和科研提供参考。
- 任兴华贾灵芝李小丽杨艳君吴英霞
- 关键词:口腔黏膜炎甲氨蝶呤四氢叶酸肠外营养含漱液
- 哮喘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09年
- 介绍国内外对哮喘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状况,提高哮喘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在哮喘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徐仁华贾灵芝纪象芹商全梅王云文
- 关键词:哮喘自我护理能力影响因素
- ECG-6511心电图机维修案例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ECG-6511心电图机是单道模拟式心电图机,该产品结构简单,性能优良,稳定性强,抗干扰性能好,目前许多医院仍在使用。在心电图机结构原理与整机电路更新方面,ECG-6511具有代表性,动圈反馈式记录仪替代机械盘香状弹簧式记录仪,集成放大电路替代了单个元件组合的放大电路,走纸速度控制电路也被传感反馈式替代,整机性能大有进步。从噪声系数,共模抑制比,抗干扰性能及可靠性、稳定性及频率响应都得到了提高,在心电图机领域具有非常显著的特点。因此,有必要总结维修经验,探讨发生故障的解决方案。
- 陈万凯贾灵芝于鹏程
- 关键词:心电图机电路
-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特点及预防措施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研究ICU病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的来源、分布特点,探讨VAP的发病机制及预防措施。方法收集47例VAP患者下呼吸道痰液、口腔分泌物、胃液标本进行细菌定量培养、分析,研究其菌群组成特点及耐药性,并对三组病原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VAP病原菌主要为G-菌(83.8%),其中以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为主,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口腔分泌物及胃液中G-菌分别占62.8%和82.9%,与VAP病原菌符合率分别为60.7%和41.2%,并显示与VAP病原菌有较高的同源性。结论VAP病原菌以G-菌为主,且耐药情况严重。口咽部定殖菌吸入及胃—咽—下呼吸道逆行感染为其重要感染途径。
- 李笑宏贾灵芝曹小宁高云秀
- 关键词:肺炎呼吸机病原菌耐药性
- 床边判断重症患者盲插鼻肠管尖端通过幽门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研究重症患者盲插螺旋形鼻肠管判断导管尖端通过幽门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重症医学科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176例盲插螺旋形鼻肠管重症患者,在置管过程中,通过床边综合判断方法(注气听诊法联合胃液或小肠液pH测试法)初步确定导管尖端通过幽门在肠道,最后经X线证实,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结果对于176例盲插螺旋形鼻肠管患者,床边综合判断方法鼻肠管位置通过幽门成功率89.20%(157例),失败率10.80%(19例);其中成功的157例中有117例(74.54%)通过肠内肠液监测pH值碱性;40例(25.48%)患者肠内未抽出肠液。结论通过床边综合判断方法判断导管尖端通过幽门的准确率高,操作简便易行,避免了反复X线照射等对于患者射线吸收及经济负担等不利影响,对临床判断盲插鼻肠管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贾灵芝李雪梅景国强李娜
- 关键词:重症患者盲插鼻肠管肠内营养PH值
- 情景模拟演练在ICU专业护生实习前集训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演练在ICU专业护生实习前急救与重症护理技能集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2011级ICU专业护生120人为研究对象。2010级60人为对照组,接受常规的规范化集训;2011级60人为实验组,在集训中应用情景模拟演练。集训后进行技能考核。自设2份调查问卷在护生实习1个月后,对护生和临床带教教师进行调查,内容分别为护生对集训效果的评价和带教教师对护生各项能力的评价。2组技能考核成绩和问卷调查得分均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技能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1)。2组护生对集训效果的评价比较,实验组学生在自身所接受培养方式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缩短实习生角色转变的时间、增强临床实习自信心及缓解实习前紧张、焦虑情绪等方面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带教教师认为实验组学生在分析、应变、操作、沟通交流、团队协作能力及积极获取知识的能力方面强于对照组(P〈0.01)。结论情景模拟演练有助于提高护生操作技能和综合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临床工作;同时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 徐仁华袁圳伟贾灵芝
- 关键词:专升本情景模拟
- 中国人群癌症放化疗并发口腔黏膜炎危险因素Meta分析被引量:34
- 2018年
- 目的口腔黏膜炎是癌症放化疗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探讨中国人癌症放化疗并发口腔黏膜炎的危险因素,为口腔黏膜炎预防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VIP)、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检索数据库(CBM)和PubMed、EMbase、Cochrone数据库自建库至2017-12中英文文献,检索得到的文献由2人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应用RevMan 5.3分析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固定效应或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合并后的综合效应。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癌症放化疗并发口腔黏膜炎的重要危险因素有口腔环境差(OR=0.37,95%CI为0.18~0.75)、有义齿(OR=2.55,95%CI为1.81~3.58)、口腔pH值≤6.5(OR=2.75,95%CI为2.01~3.77)、有口腔疾患(OR=2.19,95%CI为1.59~3.01)、有吸烟史(OR=2.32,95%CI为1.32~4.07)、临床分期Ⅲ~Ⅳ期(OR=0.55,95%CI为0.39~0.79)、口腔自洁习惯差(OR=1.69,95%CI为1.27~2.26)、白细胞计数Ⅲ~Ⅳ度(OR=0.34,95%CI为0.24~0.49)、年龄≥60岁(OR=2.75,95%CI为1.88~4.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口腔环境差、有义齿、口腔pH值≤6.5、有口腔疾患、有吸烟史、临床分期Ⅲ~Ⅳ期、口腔自洁习惯差、白细胞计数Ⅲ~Ⅳ度和年龄≥60岁是影响口腔黏膜炎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为临床上癌症放化疗并发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早期提供预防依据。
- 秦晓萌贾灵芝王蒙蒙任兴华
- 关键词:癌症患者放疗化疗口腔黏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