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动脉
  • 3篇腔内
  • 3篇主动脉
  • 2篇腔内隔绝
  • 2篇腔内隔绝术
  • 2篇主动脉瘤
  • 2篇腹主动脉
  • 2篇腹主动脉瘤
  • 1篇动脉穿刺
  • 1篇动脉入路
  • 1篇胸主动脉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血流动力学现...
  • 1篇血综合征
  • 1篇直肠
  • 1篇入路
  • 1篇三维数值分析
  • 1篇锁骨下
  • 1篇锁骨下动脉

机构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4篇景在平
  • 4篇赵志清
  • 4篇陆清声
  • 4篇冯翔
  • 3篇陈泉
  • 3篇梅志军
  • 2篇冯睿
  • 2篇包俊敏
  • 1篇林亚华

传媒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年份

  • 2篇2007
  • 2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肱动脉穿刺腔内治疗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观察经肱动脉逆行穿刺行支架成形治疗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解剖肱动脉后逆行穿刺,行支架成形术治疗15例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患者。结果15例均有锁骨下动脉窃血表现,MRA或DSA显示锁骨下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狭窄。所有病例在放置Wallstent或Palmaz支架后脉搏搏动恢复,临床症状消失,造影显示血管及支架恢复通畅,近期疗效满意。随访3~30个月均通畅,无症状复发。结论使用解剖肱动脉后逆行穿刺支架成形术治疗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更符合局部血管解剖特点,降低操作难度,提高手术成功率,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陈泉景在平赵志清冯翔陆清声梅志军
关键词: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肱动脉入路
人胸主动脉血液脉动流的三维数值分析被引量:19
2006年
目的:探讨在正常生理脉动流条件下人体胸主动脉内血液流动速度、血管壁面压力和壁面剪应力的分布,为阐明主动脉夹层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和血流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对正常人的胸主动脉内血液脉动流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结果:计算获得了正常人的胸主动脉内血液流动在心动周期不同时刻的壁面压力、壁面剪应力、速度和流线分布。收缩期的血管壁面压力比舒张期的血管壁面压力具有更大的量值和变化幅度;在整个收缩期过程中,外侧壁的压力明显地高于内侧壁的压力;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的交界处存在明显的压力降。主动脉弓外侧壁的壁面剪应力比主动脉弓内侧壁的壁面剪应力要小很多;主动脉弓内侧壁的壁面剪应力比主动脉弓外侧壁的壁面剪应力具有更大的量值和变化幅度,呈现出周期性的交变应力。结论:血管壁面压力可能与主动脉夹层的发生有关。
林亚华景在平赵志清梅志军冯翔冯睿陆清声
关键词:胸主动脉主动脉夹层血流动力学现象
高龄腹主动脉瘤患者腔内隔绝术13例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肾动脉下腹主动脉瘤(IAAA)腔内隔绝术后并发症和死亡原因,总结治疗经验。方法:选择2001年10月-2005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IAAA高龄患者13例(均≥80岁),统计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总结治疗经验。结果:手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42.6%,病死率7.7%,平均住院时间为22.6d,手术后住院时间为13.5d。结论:高龄不是手术的绝对禁忌证,但病人的手术指征及治疗过程更应严格和仔细。
陈泉景在平包俊敏赵志清冯翔陆清声
关键词: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老年人
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臀部和结肠直肠缺血防治经验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总结肾下型腹主动脉瘤(IAAA)行腔内隔绝术后,盆腔直肠缺血的防治经验。方法:1997年3月至2006年7月共对72例瘤体延及单侧及双侧髂动脉分叉的IAAA实施了腔内隔绝术,其中包括单侧髂动脉分叉受累者32例,双侧髂动脉分叉受累者40例。针对髂总动脉不同的病变情况,采取保留健侧髂内动脉、一侧髂内动脉重建、髂总动脉外绑扎等不同的处理方法。结果:即时操作成功71例(98.6%),手术结束时无Ⅰ型内漏存在。术后出现臀、股部疼痛5例(6.9%),便血3例(4.2%),未发生臀、股部和结、直肠坏死。结论:术中应尽可能保留一侧髂内动脉,避免同时封闭双侧髂内动脉,是避免臀部、直肠缺血坏死的关键。
陈泉景在平包俊敏赵志清冯翔陆清声梅志军冯睿
关键词:腔内隔绝术髂动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