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恒山
- 作品数:9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新疆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新疆吐鲁番地区用水结构变化及驱动力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引用信息熵计算模型,分析2004年~2014年吐鲁番地区工业、农业、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等用水结构的变化及其驱动力因子。结果表明,吐鲁番地区用水总量2004年~2009年上升较大,变化幅度也明显较大;2009年以后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但整体年均增加0.364亿m^3;农业用水量及所占比重逐渐减小,工业用水量及所占比重呈现下降态势;生活用水量和生态用水量呈现继续快速增长趋势。
- 赵恒山瓦哈甫.哈力克卢龙辉
- 关键词:用水结构驱动力信息熵
- 于田绿洲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 2016年
- 以耗散结构理论为基础,根据现有数据,建立了于田绿洲社会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状况评估的指标体系。并运用信息熵计算法,对于田绿洲社会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980-2010年,于田绿洲社会经济系统的总熵变波动变化,但整体上处于下降趋势,说明于田绿洲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良好;21980-2010年,系统的熵产生指标中,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和第二产业总产值的权重最大;在系统的熵流指标中,地方财政支出、农村用电量和化肥使用量的权重最大。
- 姚一平瓦哈甫.哈力克伏吉芮赵佳丽赵恒山
- 关键词:信息熵可持续发展
- 乡域尺度农户行为与绿洲生态环境响应研究——以吐鲁番市艾丁湖乡为例
- 农户行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是人与自然关系中最直接、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关系,其实质就是农户生存与发展的关系。一方面,农户的发展离不开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而资源的过度利用则会导致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另一方面,生态环境对农户行为...
- 赵恒山
- 关键词:农户行为绿洲生态环境
- 于田绿洲水资源使用量与人文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根据于田县各乡镇近5年的用水量数据和各人文因子的统计数据,运用GIS技术将用水量数据和人文因子数据空间化。通过逐像元统计分析了用水量和各人文因子空间分布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用水量与耕地面积在空间上的相关性最强,二者线性拟合度高达0.96;其次是粮食产量、GDP和年末牲畜存栏量,线性拟合度分别为:0.92、0.90、0.70;空间相关性最弱的是人口,其线性拟合度为0.35。然后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了近5年于田绿洲水资源使用量同各人文因子之间在时间序列上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影响用水量的人文因子的关联度排序为:耕地面积>人口>年末牲畜存栏量>粮食产量>GDP。其中耕地面积、粮食产量与用水量的关联度呈下降趋势;年末牲畜存栏量、人口、GDP与用水量之间的关联度呈增强趋势。最后,根据于田绿洲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于田绿洲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 关靖云瓦哈甫.哈力克伏吉芮赵恒山
- 关键词:用水量时间序列
- 吐鲁番绿洲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系统响应关系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吐鲁番绿洲区是新疆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地区之一,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这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通过对吐鲁番绿洲水资源变迁,用水量,气候因素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响应的分析,对吐鲁番绿洲地下水位、水质的变化等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因素对吐鲁番绿洲生态系统影响显著;随着吐鲁番人口的不断增加,绿洲地表水资源分配不均,水资源开采过度,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导致生态系统进一步恶化。吐鲁番绿洲地区经济因素促进社会因素的变化,社会因素的变化导致自然环境的变迁。社会、经济、自然诸因素相互作用,通过水资源的变化驱动对吐鲁番绿洲生态系统的变化。
- 赵恒山瓦哈甫.哈力克姚一平
- 关键词:水资源利用生态系统
- 吐鲁番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吐鲁番旅游发展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因污染、不当的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产生了环境破坏,生态、人文景观弱化等一系列负面影响,从而制约了吐鲁番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而循环经济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通过在吐鲁番旅游业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完善和制定实施相关的政策措施,将吐鲁番自然和人文景观、生态建设有机整合,丰富旅游内容、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促进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实现吐鲁番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 赵佳丽瓦哈甫.哈力克姚一平关靖云伏吉芮赵恒山
- 关键词:旅游业循环经济
- 2002—2011年吐鲁番地区人类活动强度变化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根据吐鲁番地区社会文化、经济、自然禀赋的具体特点,建立了人类活动强度分析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吐鲁番地区2002—2011年的相关统计资料数据,采用变异系数法和权重加权法计算了2002—2011年吐鲁番地区人类活动强度指数。从结果来看,10年来吐鲁番地区的人类活动强度指数从0.127到0.756,10年间增长了近6倍。其中鄯善县成为全区人类活动强度最强的地区,吐鲁番市和托克逊县人类活动强度呈现出持续增强的趋势。从各指标权重和人类活动强度变化情况分析得出:影响人类活动强度的主要因子是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尤其是荒地开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因此,根据吐鲁番地区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的现状,在进行各种经济活动时,要将维护生态稳定作为经济活动的前提,降低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负面的扰动程度,以维护社会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发展。
- 关靖云瓦哈甫.哈力克伏吉芮赵恒山
- 关键词:人类活动强度生态环境
- 吐鲁番水资源使用量与人文因素定量关系
- 2016年
- 根据1998—2012年吐鲁番地区水资源、人口、经济方面的相关数据,构建吐鲁番地区水资源使用量相关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影响该地区水资源使用量的主要人文因素。结果表明:影响吐鲁番地区水资源使用量的主要人文因子是GDP、人口数量、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其中GDP和水资源使用量的关联度最高,其次是人口数量、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GDP与水资源消耗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如何协调好水资源使用量与GDP增长之间的关系是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 伏吉芮瓦哈甫.哈力克姚一平关靖云赵恒山赵佳丽
- 关键词:人文因素主成分分析灰色关联分析
- 新疆各县市自我发展能力测算及时空演变分析被引量:6
- 2015年
- 研究自我发展能力的现状、制约因素和时空演变规律,对区域抓住发展机遇,依靠内部力量带动外界力量实现经济发展,培育和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从区域生产能力、市场能力、空间能力及软实力4个方面构建了测算新疆县域自我发展能力的指标体系,利用2006年、2009年及2012年新疆各县(市)市统计数据测算了各县(市)自我发展能力得分情况,并对测算结果及自我发展能力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新疆县域自我发展能力整体水平偏低,区域之间,尤其是南北疆之间极不平衡.位于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地区以及以资源产业为主导的地州自我发展能力优势明显.2)生产能力和软实力较弱成为制约新疆各县(市)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3)新疆县域自我发展能力总体形成了"一主轴,多极点,一远角"的空间格局,其中生产能力、市场能力、空间能力及软实力则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空间分布格局.
- 关靖云瓦哈甫.哈力克赵恒山姚一平赵佳丽伏吉芮
- 关键词:新疆县域自我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