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种不同外科手术方式治疗急性脑出血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外科手术方式对于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查阅并统计2011年4月-2013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8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3例患者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作为对照组;43例患者行微创血肿清除术,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在临床上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赵璧
- 关键词:外科手术急性脑出血
- 特殊部位脑膜瘤的显微手术临床研究
- 陆显祯苏松罗选荣赵璧袁川朱云飞
- 脑膜瘤系脑外生长的肿瘤,其主要的治疗手段就是手术切除,但对于这种特殊部位脑膜瘤的手术切除难度较高,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相对较高。但我们通过不断总结学习,创造条件,在手术显微镜下开展特殊部位脑膜瘤的显微手术临床研究,...
- 关键词:
- 关键词:脑膜瘤显微手术
- 早期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研究观察实施早期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8例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64例,其中观察组采用早期介入栓塞治疗,对照组采用延期介入栓塞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精神状态、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6.88%(62/6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4.38%(54/64)(P<0.05);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KPS)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25%(4/64),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0.31%(13/64)(P<0.05)。结论实施早期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态,提高患者的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且治疗安全性高,有临床应用价值。
- 朱云飞袁川赵璧何绍坤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延时
- 高血压脑出血规范化外科治疗临床研究
- 陆显祯罗选荣赵璧苏松袁川曾昭明黄文林黄仕斌
- 高血压脑出血的规范化外科治疗根据血肿位置、出血量的大小、有无脑疝形成及术前意识状况分级等指标采取下列三种手术方法:微创小骨窗开颅。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侧脑室前角穿刺尿激酶法。该法亦适用于脑组织其它部位出血破入脑室的合并治...
- 关键词: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规范化外科治疗
-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的探讨被引量:5
- 2005年
- 罗选荣陆显祯赵璧罗绍恩苏松袁川付国平徐蔚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
- 普通肝素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普通肝素抗凝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13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进行普通肝素抗凝治疗,对其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13例患者,1例死亡,12例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其中9例3个月后DSA或MRV随访,皆完全或部分再通。结论:普通肝素抗凝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朱云飞袁川陆显祯赵璧何绍坤
- 关键词:静脉窦血栓形成普通肝素
- 20例椎管内肿瘤的诊治分析
- 2002年
- 陆显祯罗选荣赵璧苏松袁川
- 关键词:影像学检查椎管内肿瘤外科治疗
- 后交通动脉圆锥部破裂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效果评价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对后交通动脉圆锥部破裂动脉瘤的临床介入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选取云南文山州人民医院1年内收治的12例后交通动脉圆锥部破裂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研究12例后交通动脉圆锥部破裂动脉瘤患者通过介入治疗,仅有1例呕吐并发症,成功率为91.67%。其中,单纯弹簧圈4例(33.33%),双管道管技术栓塞3例(25.00%),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5例(41.67%);所有患者预后完全无症状共5例(41.67%)。结论对后交通动脉圆锥部破裂动脉瘤患者进行术前动脉瘤形态观察,便于制定针对性栓塞方案,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促使患者具有良好的预后。
- 赵璧朱云飞何绍坤
- 关键词:介入治疗栓塞
-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4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3
- 2008年
- 目的介绍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经验与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救治48例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结果4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根据GOS评分,恢复良好19例(39.6%),中残8例(16.7%),重残6例(12.5%),植物状态3例(6.2%),死亡12例(25.0%)。直接死亡原因:原发脑干损伤并发脑内血肿6例,慢性全身衰竭4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尽早清除颅内血肿,大骨瓣减压,直视下脑疝复位可显著改善病人的预后。
- 赵璧陆显祯苏松朱云飞
- 关键词: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重型颅脑损伤预后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临床诊治分析
- 2019年
- 目的探究分析临床对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旨在指导临床诊治,提高效率和预后。方法选取在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该院进行诊断和治疗的53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病情特点、诊断情况、治疗方法等。结果该组患者中痊愈有41例,有效有8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2.45%。结论采用脑部CT可以清楚的反应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患者脑室扩张的现象,临床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进展情况、身体耐受情况、病变部位等,尽早治疗,选择恰当的引流方式,对于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至关重要。
- 何绍坤陆显祯赵璧朱云飞孙碧文
- 关键词: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