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竟 作品数:13 被引量:49 H指数:5 供职机构: 十堰市太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十堰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关节镜下治疗腘窝囊肿的疗效 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切除腘窝囊肿的手术方法与疗效。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我科采用关节镜下切除25例腘窝囊肿,腘窝囊肿均为单膝,左膝13例、右膝12例。其中,男10例,女15例,年龄为40~65岁。术前常规体检、患膝X线和MRI检查,观察膝关节骨与软组织的病变。膝关节镜手术常规采用前内、前外侧入路,术中常规探查并清理膝关节内病变。评价病人并发症、疼痛、复发情况,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比较病人术前术后的情况。结果 25例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为(9.0±1.9)个月。复查MRI发现1例类风湿性膝关节炎病人腘窝囊肿复发,但无明显临床症状。术前Lysholm膝关节评分为(48.76±12.07)分,术后术后末次随访为(81.72±7.57)分;术前KSS为(52.32±11.16)分,术后末次随访为(85.84±6.85)分;术前HSS评分为(55.62±10.76)分,术后末次随访为(88.64±6.24)分。3个指标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关节镜下打开内侧关节囊与腘窝囊肿之间的"阀门"并切除囊壁,可以达到治疗腘窝囊肿的目的。本研究手术方法简单有效、安全性高,并可同时处理腘窝囊肿的诱发因素,有效地降低囊肿的复发率。 张江 龚泰芳 卢云 陈文 刘小涛 孙景东 李彬彬 边竟 唐红波关键词:关节镜 滑膜囊肿 促表皮生长因子治疗重度褥疮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005年 边竟 郑红梅 徐航关键词:褥疮 护理风险管理在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老年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围术期应用效果。方法:老年膝关节置换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均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及对症支持治疗,研究组同时给予护理风险评估、影响因素分析、风险预案及护理措施等系统的风险管理护理。结果:治疗20d后,研究组患者护理缺陷发生率少于对照组,膝关节评分、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系统化风险管理护理应用于老年膝关节置换,可以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护理缺陷,减少管理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和膝关节功能,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唐红波 边竟 刘茹关键词:护理 膝关节置换 围术期 一种下肢引流装置 一种下肢引流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包括引流袋,所述引流袋的两个底面分别设置有压板,且引流袋的中部设置有贯穿两个底面的通孔,该通孔内设置有弹簧,且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块压板;所述引流袋的侧面设置有接口,该接口与缠... 张东云 宋海云 王文杰 詹艳 江雪莲 皮海菊 冯艳琴 姚忠红 杜丽 谢晶晶 边竟 唐红波 程红霞 胡锐 陈新 王梦荷 邵亚 周庆焕文献传递 碳纤维-聚乳酸-聚乙二醇复合支架的制备及性能检测 2015年 背景:长期实验发现聚乳酸-聚乙二醇支架的力学性能及细胞相容性能较差,因此多数研究向支架中加入其他材料,以提高其生物活性及力学性能。目的:制备改性碳纤维-聚乳酸-聚乙二醇支架,并检测其性能。方法:采用溶液潘注/粒子沥滤法制备改性碳纤维-聚乳酸-聚乙二醇复合支架。对比改性碳纤维-聚乳酸-聚乙二醇复合支架与聚乳酸-聚乙二醇支架的超微结构、孔隙率、吸水性、降解率及力学性能。将改性碳纤维-聚乳酸-聚乙二醇复合支架与聚乳酸-聚乙二醇支架分别与SD大鼠成骨细胞共培养,12 h后采用沉淀法检测细胞黏附率;培养1,3,5,7,9 d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与结论:聚乳酸-聚乙二醇支架材料表面孔结构分布均匀,孔径为(404.0±10.5)μm;改性碳纤维-聚乳酸-聚乙二醇支架碳纤维表面见大量纵向沟槽,表面孔结构分布均匀,孔径为(433.0±3.0)μm,两组支架孔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改性碳纤维-聚乳酸-聚乙二醇支架的孔隙率、吸水性、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降解率、细胞黏附率与增殖率均高于聚乳酸-聚乙二醇支架(P<0.05)。表明改性碳纤维的加入改善了聚乳酸-聚乙二醇复合支架的力学性能及细胞相容性。 周常艳 周庆焕 边竟 陈克 陈文关键词:生物材料 骨组织工程 跟骨外固定器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探讨自行研制的跟骨外固定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30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的病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15~53岁,平均36岁。根据Sanders等分型,Ⅲ型16例,Ⅳ型14例。先应用自行研制的跟骨外固定器初步进行跟骨骨折的大体复位和固定,然后通过跟骨外侧小切口充分暴露并精确复位跟骨的后关节面。比较术前、术后3d及术后6个月在跟骨侧位及轴位X线片上测得的跟骨长度、宽度、丘部高度、后关节面最大垂直移位、B6hler角的变化。根据Buckley标准,通过CT扫描评估后关节面复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45个月,平均29个月。术后3d和术后6个月时患侧跟骨侧位及轴位X线片示上述跟骨的解剖结构基本恢复至正常范围,并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与术后3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CT扫描示后关节面解剖复位27例,关节面不平整≤2mm者3例。结论此跟骨外固定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确切,具有微创、实用、并发症少的特点。 陈文 边竟 关韶勇 陈廖斌 吴志勇 张江 谢易 刘小涛 孙景东 王平年 卢云 龚泰芳 王达义 易显富关键词:外固定器 跟骨 骨折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磷酸钙骨水泥复合物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 被引量:7 2015年 背景:前期实验已成功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磷酸钙骨水泥支架,并证实其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生物相容性。目的:观察新西兰大白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后与磷酸钙骨水泥复合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8只新西兰兔用电钻制成股骨滑车部5 mm的骨-软骨缺损模型,随机选择15只兔于骨缺损处左侧植入单纯磷酸钙骨水泥材料作为对照组,于右侧植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磷酸钙骨水泥复合物作为实验组,另3只兔不植入任何材料作为空白组。分别于4,8,16周各时间点处死兔取材,进行X射线摄片、组织形态学观察及生物力学检测。结果与结论:术后4,8,16周各组骨缺损均有不同程度的骨再生,实验组新骨形成的速度和数量均优于其他组,组织学观察到实验组的成骨细胞及骨小梁出现均早于其他组。术后16周实验组骨标本抗弯曲能力的最大负荷、最大应力和破坏能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磷酸钙骨水泥材料修复骨缺损可促进骨组织再生,恢复骨的刚度和强度,有望作为一种新型人工骨材料。 周常艳 周庆焕 边竟 陈克 陈文关键词:生物材料 磷酸钙骨水泥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缺损 骨再生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 被引量:5 2012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除采取牵引等保守治疗外,手术治疗可解决患者长期卧床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手术方式有多种,其中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固定效果可靠,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治疗方法[1]。 唐红波 边竟 胡光菊关键词:动力髋螺钉 股骨粗隆间骨折 护理 1例假性球麻痹患者误咽窒息的教训 2005年 范荣兰 唐智慧 边竟 段丽 陈芳关键词:假性球麻痹 窒息 护理 护理干预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影响 被引量:3 2011年 感染性休克是重症监护病房的主要死亡原因,其病理生理特点为高心输出量及低外周血管阻力并导致组织灌注不足。液体复苏是感染性休克重要的循环支持手段,可有效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维持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防止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 边竟 边竟 郑红梅 熊晓美 冯晓敏关键词:感染性休克 早期目标导向治疗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