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紫千
- 作品数:44 被引量:246H指数:8
- 供职机构:长春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中药治疗复发性视网膜静脉栓塞18例
- 1997年
- 视网膜静脉栓塞是以眼底出血,视力下降为主要改变的一种常见眼病,以中老年为多见可出现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脑血管病,肾脏疾病及肿瘤等多种疾病的基础上,与祖国医学的血瘀血相似,我们在近5年来应用复方丹参,云南白药治疗18例视网膜静脉栓塞眼底反复出血的病人取得良好效果。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8例均为视网膜静脉栓塞眼底出血两次以上,男10例,女8例,年龄在42—68岁之间,右眼14例,左眼4例,均为单眼二次以上发病,其中视网膜静脉总干阻塞者5例,分枝阻塞者13例。 1.2.全身检查,有高血压病史者11例并均有不同程度的眼底动脉硬化,血脂高于正常者5例。
- 段冀英高国彦逄紫千
- 关键词:视网膜静脉栓塞复发性中医药疗法
- 电针气海穴对实验小鼠增力作用的观察被引量:5
- 2001年
- 逄紫千刘明军魏云刚李瑞之
- 关键词:电针气海穴
- 通经调脏流派手法治疗代谢综合征疗效评价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观察采用通经调脏流派手法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实验方法将36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分为通经调脏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各180例,分别在治疗前、后检测体重指数、身体脂肪率、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血清瘦素、瘦素受体。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显效113例,有效49例,无效17例,治疗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患者显效87例,有效62例,无效31例,治疗总有效率82.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指数、身体脂肪率、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血清瘦素、瘦素受体变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经调脏流派手法可加快脂肪的代谢和吸收,减少皮下脂肪的积聚,纠正代谢功能异常,是治疗代谢综合征的有效手段。
- 陈邵涛仲崇文陈飞腾于明超逄紫千张欣刘明军
- 关键词:流派代谢综合征
- 早期针刺干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电生理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探讨针刺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nipheral neuropathy,DPN)大鼠坐骨神经电生理的影响。通过不同时间点的比较,证实针刺对H-反射和感觉神经电位波幅等DPN大鼠早期敏感指标的治疗作用,为临床诊断及早期治疗DPN提供理论依据。方法:9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糖尿病组、西药组1组、西药2组、针刺1组和针刺2组。采用STZ制作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模型,对照组以等剂量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腹腔注射平行进行实验。对照组和糖尿病组分别于成模后2,4,8,12周测定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感觉传导速度(SCV)及坐骨神经的H反射和F波。西药1组、西药2组分别于成模后1、2个月给予口服弥可保,针刺1组和针刺2分别于成模后12、个月给予针刺治疗;并于治疗前、后检测以上各项指标。结果:针刺1组和针刺2组经治疗后坐骨神经MCV和SCV较治疗前明显增快,差异有显著意义;且针刺1组明显好于针刺2组,差异有显著意义。并且以上两个针刺治疗组均优于两个西药组。结论:在DPN早期针刺治疗效果优于晚期治疗,能明显改善神经传导功能,且针刺治疗单纯西药治疗。
- 逄紫千王朝辉朱丹叶玉琴
- 关键词:神经电生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
- 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腰椎管狭窄100例被引量:8
- 2002年
- 王宛彭逄紫千刘红
-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电针穴位注射
- 甘草在《伤寒论》中的运用
- 1999年
- 逄紫千杨泽信罗欣
- 关键词:伤寒杂病论甘草
- 中国东北部吉兰-巴雷综合征临床及电生理表现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描述中国东北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临床、神经电生理表现。方法收集138例确诊GBS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神经电生理结果。结果中国东北部GBS患者以中青年居多,前驱感染以消化道感染史最常见,临床首发症状以四肢同时出现无力最常见,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IDP)为主要类型,且患者起病症状较重。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对GBS起病2 w后及轻型患者均有效。电生理上以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降低、F波及H反射异常为主要表现,且起病7 d内、7-14 d及14 d后电生理表现无显著差异。结论中国东北部GBS有独特的临床及电生理表现,早期进行电生理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GBS。
- 逄紫千王可人朱丹叶玉琴
- 关键词:吉兰-巴雷综合征神经电生理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 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2年
- 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通过对背俞穴的良性刺激改善了局部组织代谢,同时通过躯体(内脏)—神经—脑—躯体(内脏)的传导纤维联系实现背俞穴对内脏及全身的良性调节。总结发现足三里、合谷、三阴交等穴也是近年来针刺治疗DPN使用频率较高的穴位,能够发挥穴位近治作用改善周围神经病变。
- 张娇娇王朝辉逄紫千
-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针灸疗法电针
- 低频重复神经电刺激疲劳试验对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诊断作用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对重症肌无力(MG)患者行低频重复神经电刺激(RNS)检测中的疲劳试验,阐明疲劳试验对MG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0例MG患者,对面神经进行静息状态低频RNS检测,并进行疲劳试验,分别疲劳1和2min,在疲劳结束后的即刻、休息1min及2min再进行RNS检测。分析静息及疲劳后不同时间点RNS中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递减百分率的差异。结果:低频RNS疲劳试验各时间点CMAP波幅递减幅度均较静息状态递减幅度明显,30例患者中以疲劳2min后休息1min RNS递减幅度最明显。30例患者中12例患者RNS静息状态下CMAP波幅未见明显递减现象,而疲劳后CMAP波幅递减明显。结论:低频RNS疲劳试验可明显提高MG患者的诊断率,尤其对于静息状态下RNS检测正常的MG患者有效。检测时以疲劳2min后休息1min效果最明显。
- 逄紫千王可人叶玉琴张欣刘明军黄庆道
-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
- 强磁脉冲刺激对人体痛阈的影响研究
- 目的:探讨强磁脉冲刺激对人体痛阈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加一10 cm左右的两个锥形圈成一定角度的平面,接电后可产生一个强磁场,间隔5 s,在1.25 T条件下进行刺激。本文共进行两项实验。
- 高玲周玉林刘洪恩逄紫千
- 关键词:磁脉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