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永敏

作品数:17 被引量:91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留置
  • 5篇静脉
  • 5篇静脉留置
  • 4篇静脉留置针
  • 3篇品管圈
  • 3篇护理
  • 3篇患儿
  • 3篇封管
  • 3篇冲洗器
  • 2篇导管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输液
  • 2篇小儿
  • 2篇基因
  • 2篇基因多态性
  • 2篇儿科
  • 2篇斑块
  • 1篇代谢
  • 1篇蛋白

机构

  • 15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福建省级机关...

作者

  • 15篇邓永敏
  • 8篇高静
  • 7篇褚丽敏
  • 5篇王立娜
  • 4篇李云
  • 4篇王赏
  • 4篇刘永建
  • 3篇王静
  • 3篇许晓丽
  • 2篇周谨
  • 2篇刘桂玲
  • 2篇王慧
  • 2篇李海莲
  • 2篇程思思
  • 2篇尹红伟
  • 2篇伊亚敏
  • 2篇刘同方
  • 2篇闫晓婧
  • 2篇陈立涛
  • 2篇杜志兴

传媒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国医药
  • 1篇癫痫与神经电...
  • 1篇转化医学电子...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6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预冲式导管冲洗对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预冲式导管冲洗器对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的影响,旨在降低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400例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肺炎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0例;观察组采用BD福徕喜预充式导管冲洗器进行封管,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生理盐水进行封管,分析静脉留置针输液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和病原菌分布。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堵管率和感染率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0%和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0例感染患儿共分离出2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6株占57.1%,革兰阳性菌10株占35.7%,真菌2株占7.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5d和传统冲、封管方法是患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主要感染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预冲式导管冲洗器可以有效预防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住院患儿的医院感染发生率。
高静褚丽敏邓永敏王立娜李云伊亚敏王静
关键词:患儿医院感染静脉留置针
护理干预配合低剂量红霉素改善早产儿胃肠功能紊乱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低剂量红霉素配合护理干预治疗早产儿动力性胃肠功能紊乱的效果.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收治的140例动力性胃肠功能紊乱早产儿,随机分为实验组(n=70)和对照组(n=70).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剂量红霉素并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早产儿的开奶时间、生理性体质量下降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等.结果:实验组早产儿的开奶时间、生理性体质量下降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红霉素配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治疗早产儿动力性胃肠功能紊乱,且未见明显副作用.
高静王赏褚丽敏王立娜李云邓永敏黄蕊王慧王静
关键词:红霉素护理干预早产儿胃肠功能紊乱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儿科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发生率中的效果分析被引量:22
2017年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儿科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发生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本院儿科进行静脉穿刺置管进行品管圈活动干预的132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同时选择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本科成立品管圈小组后进行静脉穿刺置管的患儿132例作为观察组,科室通过成立品管圈活动组对患儿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拟定干预对策,观察患儿静脉炎情况的变化,总结降低患儿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发生率,为制定规范化标准提供依据。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干预,患儿的静脉留置针导致的静脉炎发生率显著降低,同时患儿的静脉炎严重程度也有显著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到预期目标。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能够对儿科静脉留置针导致的并发症进行控制,有效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对提高科室护理质量,促进标准话护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褚丽敏李海莲邓永敏谷立彩许晓丽王召红高金玲
关键词:品管圈静脉留置针静脉炎儿科
ADAMTS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体检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易损性及阿托伐他汀降脂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with thrombospondin type1 motifs,ADAMTS)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体检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易损性及阿托伐他汀降脂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684例脑梗死体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稳定斑块组(338例)和易损斑块组(346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生化检测指标、ADAMTS rs402007(G/C)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易损性的危险因素和ADAMTS基因多态性与危险因素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易损性中的交互作用。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阿托伐他汀降脂疗效,分析不同基因型与阿托伐他汀疗效的相关性。结果稳定斑块组和易损斑块组糖尿病比例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间GG基因型与GC+CC基因型分布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LDL-C、HCY、FIB是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易损性的危险因素(P<0.05)。LDL-C与ADAMTS基因rs402007位点存在交互作用(P<0.05)。GG、GC、CC基因型组阿托伐他汀降脂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44例(82.29%)、209例(84.27%)、233例(89.27%)。各基因型患者阿托伐他汀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斑块组和易损斑块组治疗前、治疗后LDL-C水平,以及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T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GG基因型为参考,GC基因型与阿托伐他汀治疗的疗效无相关性(P>0.05),CC基因型与疗效有相关性(P<0.05)。结论ADAMTS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易损性存�
刘永建邓永敏周谨闫晓婧杜志兴陈立涛张磊刘同方
关键词:脑梗死基因多态性斑块易损性阿托伐他汀
软斑病4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软斑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分析4例软斑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病理学和免疫组化特征,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4例软斑病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5~69岁,平均44.8岁;其中2例病变位于膀胱,1例位于右肾周和右肾下极,1例位于腹膜后。组织学形态均以淋巴细胞、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背景中,见大量泡沫状组织细胞及少量的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组织细胞胞质嗜酸性、颗粒状,其内散在一些蓝色钙化小体,部分呈靶环或同心圆样结构,即软斑小体(M-G小体)。PAS和普鲁士蓝染色(+),免疫组化示组织细胞CD68和AACT弥漫(+),浆细胞CD38和CD138(+);AEl/AE3、S-100蛋白、CD1a、CD21和CD23均(-);Ki-67增殖指数为1%。随访5~18个月,均预后良好。结论软斑病是一种可以治愈的慢性肉芽肿性疾病,影像学常表现为占位,临床易误诊为肿瘤,确诊主要依靠病理诊断。临床治疗主要应用抗生素和/或手术切除。鉴别诊断包括颗粒细胞瘤、分化差的癌和Langerhans组织细胞增生症等。
刘丽燕刘永建邓永敏陈虹张声
关键词:软斑病免疫组化特殊染色
预冲式导管冲洗器与普通注射器冲、封管后留置针堵管率的对比研究
高静王立娜褚丽敏王赏邓永敏李云
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是外周静脉穿刺并留置入浅静脉内的一种输液方法,在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时,需进行冲、封管的维护。临床常用人工配置的肝素钠稀释液或生理盐水,但在临床应用中经常发生留置针回血堵管,致使留置针保留时间短,重新穿刺...
关键词: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输液注射器输液方法
河北地区手足口病患儿病原及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收集河北地区手足口病确诊患儿临床资料,了解肠道病毒构成,为手足口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手足口病确诊患儿471例临床资料。采集患儿粪便标本,对病毒进行培养并提取DNA,采用RT-PCR核酸进行检测,并进行分型。结果肠道病毒阳性标本420份,阳性率89.17%。其中EV-A71、CV-A16、CV-A6、CV-A10和其他肠道病毒检出数量依次为144、131、55、19和71株。按年度划分2017-2019年分别检出各类肠道病毒147、184和89株。EV-A71病毒2017-2019年分别检出71、38和35株。CV-A16在2017-2019年分别检出36、77和18株。CV-A6仅在2018年和2019年检出数量分别为51和4株。CV-A10病毒仅在2017年检出19株。EV-A71在1、11和12月未检出,其他各月份检出16、12、27、41、19、3、5、12和9株。CV-A16病毒在3-11月份均有检出,分别为3、2、18、36、12、9、15、22和14株。CV-A6病毒仅在6、7、8、11、12月检出分别为4、17、2、8、22、2株。CV-A10病毒仅在5、9和10月检出分别为8、4和7株。0~岁、1~岁、3~岁和≥5岁组检出肠道病毒株分别为29、105、156和130株。EV-A71病毒分别检出12、47、56和29株。CV-A16病毒检出8、42、51和30株。CV-A6病毒检出0、0、16和39株。CV-A10病毒检出0、0、2和17株。EV-A71、CV-A16、CV-A6和CV-A10引起口腔皮疹率分别为75.00%、83.21%、87.27%和84.21%;引起四肢皮疹率分别为78.47%、74.81%、87.27%和89.47%;引起躯干皮疹率分别为52.78%、45.04%、45.45%和26.32%;引起面部皮疹率分别为24.31%、23.66%、18.18%和15.79%。EV71病毒引起脑炎、心肌伤害、肺水肿、脑炎+心肌伤害发生率分别为11.11%、208%、3.47%和5.56%;CV-A16病毒引起脑炎、心肌伤害、肺水肿、脑炎+机伤害发生率分别为3.05%、0.76%、0.00%和0.76%。在本次研究中CV-A10仅有1株引起脑炎,未引起其他并发症。讨论本次研究中EV-A71和CV-A16是手足口病主要致病病原,EV-A71病毒
邓永敏高静赵晓彦尹红伟刘永建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
对乙酰氨基酚致双眼角固定型药疹1例被引量:3
2006年
马亚范任常军邓永敏陈宝昌李彦敏
关键词:醋氨酚过敏反应药疹
托吡酯对儿童骨代谢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抗癫痫药(AED)托吡酯(TPM)对儿童骨代谢的影响及其发生机制,企为临床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一个理论基础。方法:收集43例无肝、肾损害及其他特殊疾病,近期未应用糖皮质激素和治疗剂量维生素D的癫痫患儿的血清和尿液,并以其中服药前的癫痫患儿13例(作为对照组)和TPM组30例,测定其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和尿脱氧吡啶啉/尿肌酐(DPD/Cr),同时,对服用TPM的患儿体内血Ca2+、HCO-水平进行常规实验室检查。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PM组血清AI。PF(20.13±4.44)U/L]与对照组[(14.75±2.39)U/L]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o.01),TPM组尿DPD/Cr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中的血清ALP和尿DPD/Cr之间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083、-0.396)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MP组患儿血Ca2+、HCO-的结果分别为:(1.10±0.08)mmol/L,(16.28±1.09)mmol/L,均低于正常值范围2.12~2.75mmol/L和22~28mmol/L。服用TPM的癫痫患儿血Ca2+水平与其ALP和DPD/Cr水平无显著相关性(r=-0.183,-0.288P〉0.05),该组患儿血HCO。水平与其ALP和DPD/Cr水平无显著相关性(r=0.321,0.285P〉0.05),血Ca2+与HCO一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r=0.064,P〉0.05)。结论:TPM对儿童骨代谢的影响包括骨形成和骨吸收两个方面,服用TPM的癫痫患儿不仅需要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还应定期检测血浆HCO3-水平。
赵丽娜刘桂玲程思思王惠邓永敏张会丰李根山郭卓平
品管圈在小儿肿瘤化疗患者静脉留置针护理中的应用及对留置针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被引量:19
2018年
目的探讨品管圈对小儿肿瘤化疗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时的临床价值,同时观察对留置针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行静脉置管的80例肿瘤化疗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仅采用常规护理的40例患儿纳入对照组,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品管圈小组护理的40例患儿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非计划拔管率和患儿依从率等情况,并比较两组患儿在新生儿、婴幼儿和学龄儿三个阶段留置时间的长短,观察比较治疗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儿的留置针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非计划拔管率、患儿依从率、家长满意度及护理工作效率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中新生儿、婴幼儿和学龄儿三个阶段患儿留置时间及平均留置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儿的肿瘤化疗的疗效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为1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品管圈小组护理,可提高患儿的依从性及留置成功率,减少肿瘤化疗的不良反应,对减少小儿静脉留置针导致的并发症有显著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实践。
邓永敏许晓丽尹红伟王聪高静
关键词:品管圈肿瘤化疗并发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