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捷
- 作品数:31 被引量:165H指数:9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泌尿外科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肾实质肿瘤术后腰部切口长期不适的手术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肾实质肿瘤手术术后腰部切口长期不适的影响因素,以期改善现有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2月行肾实质性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其手术后切口长期不适的情况,通过多因素分析,探讨术后腰部切口长期不适的原因。结果:患者术后切口长期不适表现为慢性疼痛、天气变化时麻木、瘙痒。开放术式较腹腔镜手术更易导致切口长期不适(P=0.013);手术时间越长,切口长期不适的发生率越高(P=0.007);女性较男性更易出现切口长期不适(P=0.017)。结论:腹腔镜手术有助于减少肾实质性肿瘤手术后腰部切口长期不适的发生;女性在肾实质性肿瘤手术后较男性更易出现切口长期不适,应给予其更多的疼痛治疗指导。
- 熊祖泉于洋冯陈陈丁强方祖军郑捷
- 关键词:根治性肾切除术慢性疼痛
- 术前肾动脉化疗栓塞及术后免疫治疗巨大肾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评价根治术前化疗栓塞及术后免疫治疗巨大肾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并获随访的巨大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A、B两组。术前化疗栓塞而术后免疫治疗组12例(A组),单纯根治术组8例(B组)。结果:A组术中出血量150~400ml,平均210ml。少于B组。A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90.0%、80.0%。B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66.7%、50.0%。两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根治术前化疗栓塞及术后免疫治疗安全有效,是影响巨大肾癌预后的因素。对巨大肾癌的治疗及预后有积极意义。
- 高鹏方祖军丁强郑捷
- 关键词:肾肿瘤化学栓塞肾癌根治术干扰素
- 膀胱癌早期诊断和治疗
- 张元芳丁强吴忠王翔徐可王晓方杰王继功姜昊文瞿连喜方祖军郑捷
- 本研究结果提示:膀胱癌中H-ras基因点突变率40%,K-ras基因突变率为7.4%,P21蛋白过表达率为62.1%;C-myc基因扩增率为13.2%, C-myc蛋白过表达率为43%;C-erbB-2基因扩增率为21....
- 关键词:
- 关键词:膀胱癌
-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经阴道无张力吊带术并发症处理
- 2006年
- 目的讨论经阴道无张力吊带术(tensing—free vaginal tape surgery,TVT)用于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并发症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对2002年5月-2004年12月住院施行TVT术的110例临床诊断压力性尿失禁的女性患者进行为期1~24月随访,回顾性分析了TVT术中、术后(早期、长期)所出现的并发症及对并发症的处理。结果110例患者中,发生在术中的并发症包括;膀胱破裂2例(1.8%),术中出血〉100mL 14例(12.7%),尿道损伤1例(0.9%)。术后早期(1月)内出现的并发症包括;排尿不畅9例(8.2%);尿潴留1例(0.9%);阴道内切口感染1例(0.9%);尿频、尿急12例(10.9%),未发生明显盆腔血肿。手术6个月后的并发症包括:耻骨上不适8例(7.3%);排尿不畅2例(1.8%);尿频、尿急3例(2.7%),未发现吊带处阴道壁糜烂者。大多数术中、术后的并发症通过相应的处理后都能有所缓解。仅有1例患者因悬吊过紧,术后出现尿潴留行尿扩无效而将吊带剪断。结论TVT术是目前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一种有效、安全的微创手术。
- 郑捷方祖军徐可丁强
- 关键词:压力性尿失禁女性并发症
- 脑血管意外尿失禁的机制探讨被引量:9
- 2007年
- 目的探讨脑血管意外引起尿失禁的可能机制。方法对42例诊断为脑血管意外伴有尿失禁的患者进行尿动力学检查(包括静止期尿道压测定、充盈期及排尿期膀胱尿道功能测定)并按Burney分类进行分析,同时研究病变部位、脑血管意外性质和病变半球侧与尿动力学的关系。结果42例脑血管意外患者中,表现为逼尿肌反射亢进者31例(73.8%):其中外括约肌无抑制性松弛19例(45.2%)。逼尿肌-外括约肌不协调3例(7.1%),逼尿肌-外括约肌协调9例(21.4%);逼尿肌反射减低,外括约肌协调者11例(26.2%);无逼尿肌功能正常者。发生膀胱顺应性减低5例(11.9%)。发生尿感缺失者11例(26.2%)。初感尿容量(140.00±46.97)ml;膀胱最大容量(293.20±60.71)ml;最大尿道闭合压(65.14±19.83)cmH2O。逼尿肌最大收缩力(Pdetmax)为(60.98±31.11)emH2O;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Pdet—Qmax)为(35.98±17.46)emH2O;逼尿肌收缩时间(Teon)为(86.07±36.09)sec;最大流量(Qmax)为(9.02±5.62)ml/s。中风后尿失禁患者其发病部位多见于基底节、皮层多灶以及额顶叶,脑出血与脑梗塞患者的尿动力学表现无明显差异,左右半球病变对尿动力学也无明显差异。结论脑血管意外后尿失禁的尿动力学异常主要为逼尿肌反射亢进。部分出现逼尿肌反射减弱,但感觉正常。感觉缺失者较少见;外括约肌功能以无抑制性松弛为主。其次为逼尿肌一外括约肌协调,少数出现不协调;较少出现膀胱顺应性降低。
- 郑捷方祖军丁强
-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尿失禁
- Rs10993994对前列腺癌细胞MSMB基因转录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背景与目的:全基因组相关联研究发现了染色体10q11区域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rs10993994与前列腺癌的遗传易感性相关,本研究探讨rs10993994影响前列腺癌发病风险的可能机制,即研究rs10993994对前列腺癌细胞微精液蛋白β(microseminoprotein beta,MSMB)基因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化学合成MSMB基因的启动子序列,由于位于序列中间的SNP位点rs10993994有2种等位基因(T/C)可能,合成2条启动子MSMB promoter-T和MSMB promoter-C。将2条启动子通过酶切的方法导入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GL3-basic vectors)中,筛选阳性克隆后,将携带启动子的质粒转染入前列腺癌细胞PC-3和LNCaP中,最后通过荧光检测仪检测重组质粒中启动子的转录活性。结果:成功合成2条启动子序列:MSMB promoter-T和MSMB promoter-C;分别将启动子序列与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重组,形成重组质粒pGL3-MSMB promoter-T和pGL3-MSMB promoter-C。在前列腺癌细胞PC-3中,重组质粒MSMB promoter-C组的相对荧光度为2.27±0.39,显著高于重组质粒MSMB promoter-T组(0.57±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前列腺癌细胞LNCaP中,重组质粒MSMB promoter-C组的相对荧光度为1.70±0.32,显著高于重组质粒MSMB promoter-T组(0.37±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质粒pGL3-MSMB promoter-C的转录活性强于重组质粒pGL3-MSMB promoter-T的转录活性;rs10993994可以影响到MSMB基因启动子的启动转录活性,rs10993994位点上等位基因胞嘧啶(C)较胸腺嘧啶(T)更能促使MSMB基因转录。
- 孙耀飞郑捷方祖军熊祖泉丁强
- 关键词:启动子前列腺癌基因转录
- PEDF肽段44-mer对前列腺癌细胞PC-3分化作用的研究
- 2010年
- 目的观察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PEDF)肽段44-mer(57-101)诱导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PCa)细胞PC-3发生神经内分泌分化(NED),并探讨其对前列腺癌的治疗机理。方法体外合成44-mer并对PC-3的生长进行干预,以采用不同浓度44-mer诱导作为实验组,未用44-mer诱导作为对照组。从形态、标志物两方面证实部分细胞发生NED;采用水溶性四氮唑(WST-1)、流式细胞仪检测诱导后细胞的增殖情况及细胞周期。建立荷瘤裸鼠模型,实验组腹腔注射44-mer,定期测量肿瘤体积,并对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以检测嗜铬粒素A(ChrA)的表达情况;对照组腹腔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BS),并定期测量肿瘤体积。结果实验组PC-3中发生NED形态学改变的细胞所占的比率为18.65%±1.26%,明显高于对照组(3.62%±0.44%)(P<0.01);1、10、100 nmol/L44-mer分别诱导PC-3 3 d后培养液中的ChrA水平分别为(168.97±5.36)、(263.95±5.30)、(325.24±5.74)ng/mL,均高于对照组[(115.97±2.16)ng/mL](P均<0.01);免疫印迹法显示实验组PC-3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ChrA的表达升高;实验组G0/G1期的细胞占79.24%±3.24%,明显高于对照组(65.18%±4.53%)(P<0.05);1、10、100 nmol/L44-mer诱导PC-3 6 d后WST-1实验的吸光度值分别为2.05±0.07、1.98±0.06、1.78±0.09,均低于对照组(2.54±0.08,P均<0.01)。与对照组肿瘤体积[(574.70±63.78)mm3]相比,实验组的肿瘤体积明显减小[(222.21±49.51)mm3](P<0.01),且标本中ChrA表达上升。结论 44-mer诱导PC-3发生NED,并抑制其在体内外的增殖。
- 孙耀飞方祖军关明郑捷童仕俊孙传玉
- 关键词:前列腺癌神经内分泌分化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肽段
- 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12例报告被引量:16
- 2006年
- 目的提高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水平。方法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2例,年龄29~59岁。临床表现为腰痛或下腹部疼痛不适9例,月经紊乱1例,有痛经史8例。B超均提示单侧上尿路扩张并积水,肾盂分离26~52 mm。IVU检查示显影不佳5例,发现单侧上尿路扩张并积水7例。7例术前行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患肾肾小球滤过率(GFR)均低于正常,其中1例GFR<10 ml/min,1例巨大肾积水无功能。结果11例行手术治疗,1例行内分泌治疗。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为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病灶均位于输尿管下段。12例随访3-110个月。1例术后19个月肾积水复发,予以内置输尿管支架,配合注射戈舍瑞林治疗后痊愈。余11例定期复查B超,积水未复发。结论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引起隐匿性尿路梗阻,确诊有赖于影像学检查及输尿管镜检,治疗的主要原则是解除梗阻、消除症状、保护肾功能。本病治疗主要有激素治疗和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 高鹏丁强凡杰夏术阶方祖军郑捷张元芳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输尿管手术
- 肾癌诊断192例的临床经验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 :探讨肾癌的临床诊断方法。方法 :对我院 1993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收治的 192例肾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男性发病为女性的 2 4倍 ;多单侧发生 ,双侧肾癌的发生率为 1 0 4%(2 /192 ) ;好发年龄为 5 0~ 70岁 ,占5 3 1%(10 2 /192 ) ;有抽烟史者占 2 9 2 %(5 6 /192 )。典型肾癌“三联征”的发生率为 2 1%(4 /192 ) ;肾癌偶发瘤占 44 7%(86 /192 ) ,近 5年内占 47 4 %(6 4/135 ) ;“肾外表现”中 :贫血 41 1%(79/192 ) ,消瘦 14 5 8%(2 8/192 ) ,发热 12 5 %(2 4/192 ) ,高血压10 94%(2 1/192 ) ,其它少见 ;病程 <3个月者占 71 9%(138/192 )。辅助检查仍以B超、CT为主。结论 :随着人们平均寿命的延长和医学影像的快速发展 ,肾癌的发病率比以前增加 ,越来越多的肾癌患者被早期发现 ,临床上无任何表现而体检偶发的肾癌日渐增多 ,而典型的肾癌“三联征”在临床上已少见。综合分析患者的病史、体检 ,结合辅助检查 ,有助于肾癌的早期诊断。
- 方祖军燕翔丁强姚孟树王晓郑捷杨醌李强张佐良陈波张元芳
- 关键词:肾癌影像学检查
- 肾癌的病理类型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3
- 2006年
- 目的探讨肾癌的病理类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315例肾癌患者根据病情选择相应的手术治疗和病理分型,并进行病例随访。以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Cox回归模型对预后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其中透明细胞癌202例(71.9%),颗粒细胞癌51例(18.1%),混合性腺癌15例(5.3%),乳头状腺癌7例(2.5%),集合管癌4例(1.4%),肉瘤样肾癌2例(0.7%)。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类型可能是一个独立的影响预后的因子。透明细胞癌、颗粒细胞癌和混合性腺癌患者的3年、5年生存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7例乳头状腺癌仅1例死亡。4例集合管癌和2例肉瘤样癌均已死亡,两者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6.3和5.5月。结论肾癌的病理分型对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乳头状腺癌预后优于其他类型肾癌;集合管癌和肉瘤样癌预后较差。
- 方祖军燕翔郑捷杨醌陈波姚孟树丁强张元芳
- 关键词:肾肿瘤病理类型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