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晓云

作品数:32 被引量:118H指数:6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虫病
  • 5篇吸虫
  • 4篇大学生
  • 4篇免疫
  • 4篇抗体
  • 4篇病毒
  • 4篇并殖吸虫
  • 3篇滴虫
  • 3篇血清
  • 3篇乙型
  • 3篇阴道
  • 3篇阴道毛滴虫
  • 3篇卫氏并殖吸虫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3篇毛滴虫
  • 3篇弓形虫
  • 3篇管圆线虫
  • 3篇广州管圆线虫
  • 3篇肝炎

机构

  • 32篇温州医学院
  • 3篇温州医学院附...
  • 2篇北京热带医学...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台州学院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武警浙江省总...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32篇郑晓云
  • 20篇刘启真
  • 16篇潘长旺
  • 11篇黄慧聪
  • 10篇潘智勇
  • 10篇梁韶晖
  • 9篇邢文鸾
  • 8篇金永国
  • 7篇谭峰
  • 6篇凌洪博
  • 5篇曾爱兵
  • 5篇秦茜
  • 3篇谢开婿
  • 3篇邹珊玮
  • 3篇姚孜栋
  • 3篇梁韶辉
  • 3篇陈旭丹
  • 2篇俞石芳
  • 2篇方周溪
  • 2篇钟惠澜

传媒

  • 10篇温州医学院学...
  • 4篇中国寄生虫病...
  • 3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国兽医杂志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原医刊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浙江预防医学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预防医学论坛
  • 1篇热带病与寄生...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09
  • 6篇2007
  • 3篇2006
  • 6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2
  • 5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及免疫预防效果被引量:1
2006年
杜季梅潘智勇厉芳红郑晓云曾爱兵郑巧敏董敏
关键词:HBV感染状况大学生活血清学标志物接种情况疫苗效果
孕妇ToRCH感染与优生学关系的研究被引量:6
2000年
ToRCH是一组寄生虫、病毒。To即oxoplasmagondill(刚地弓形虫);R即Rubellavirus(风疹病毒);C即Cytomegalovirus(巨细胞病毒);H即HerpesSimplexvirusⅠⅡ(单纯疱疹Ⅰ和Ⅱ型),这组寄生虫、病毒引起...
潘长旺梁韶辉邢文鸾刘启真张姿英林莲莲郑晓云曹华妹包云云张泽莹
关键词:孕妇TORCH感染优生学
伊维菌素治疗人体寄生虫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5年
刘启真陈瑞杰郑晓云潘长旺
关键词:人体寄生虫病伊维菌素抗寄生虫药酯类物质杀虫效果链霉菌
抗阴道毛滴虫AP33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功能初探
2007年
目的制备阴道毛滴虫(T.υ317株)黏附蛋白抗原(AP33)单克隆抗体并初步分析鉴定其功能。方法将制备和纯化的融合黏附蛋白33(rAP33)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共免疫3次(抗原含量分别为100、50和100μg),每次间隔2周,末次免疫后3 d取小鼠脾细胞及SP2/0骨髓瘤细胞在聚乙二醇(PEG1500)作用下进行细胞融合,筛选出高滴度分泌的McAb杂交瘤细胞株,测定其免疫球蛋白亚类及其效价,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析其特异性,间接免疫荧光实验(IFAT)进行定位,并初步探讨其体外对阴道毛滴虫黏附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经筛选获得能稳定分泌抗AP33单克隆抗体的5株(4A2,4F11,4F8,4E7和4H11)杂交瘤细胞株,经免疫球蛋白类型和亚型鉴定为IgG1; ELISA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5株单抗均能与重组阴道毛滴虫AP33发生特异性结合;IFAT显示其中4株(4F11, 4F8,4E7,4H11)可识别培养的阴道毛滴虫,体外滴虫黏附抑制实验显示终浓度分别为200、200、400和200μg/ml,该4株单抗体外对滴虫黏附HeLa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50.08%,65.03%、50.70%和49.08%。结论制备的抗重组AP33单克隆抗体,体外对阴道毛滴虫黏附有较好的抑制功能。
黄慧聪俞石芳蔡敏谭峰郑晓云潘长旺
关键词:阴道毛滴虫单克隆抗体
温州地区广州管圆线虫病的研究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 :阐明温州地区 1997年 10~ 11月暴发流行“酸脑”的病因 ,并为该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析患者发病过程及临床症状 ,针对性开展温州地区广州管圆线虫病流行学调查 ,同时用免疫学试验作临床辅助诊断。结果 :温州存在广州管圆线虫的自然疫源地 ,主要中间宿主 (福寿螺 )及终末宿主的感染率分别为 6 9.4 %和 19.5 % ;患者皮内试验及间接荧光抗体试验阳性率分别为 10 0 %和 90 .6 % ,ELISA法用于检测广州管圆线虫血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 :确定温州地区此次爆发流行的“酸脑”为广州管圆线虫病 ,温州地区为广州管圆线虫病流行区。
潘长旺梁韶晖黄慧聪凌洪博刘启真郑晓云秦茜金永国易维平林宝楚周仲良王克华凌大雄
关键词:广州管圆线虫流行病学研究
三种蠕虫病患者的弓形虫检测
2002年
黄慧聪梁韶晖凌洪博潘长旺邢文鸾刘启真郑晓云
关键词:弓形虫蠕虫病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小鼠后在其体内分布及小鼠组织病理学实验观察被引量:10
2000年
为观察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小鼠后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及对小鼠的致病作用 ,以广州管圆线虫第三期幼虫人工感染实验小鼠 ,分批处死后 ,镜检并记录各部位虫体 ,同时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感染不同时间后 ,小鼠肝、心、肺、脑、脊髓、肾、眼球、肌肉等部位均发现有幼虫寄生 ,其中脑、脊髓是广州管圆线虫的主要寄生部位。虫体寄生部位因虫体的机械作用和炎症反应而受损。
潘长旺梁韶晖凌洪博易维平黄慧聪刘启真郑晓云金永国
关键词:广州管圆线虫组织病理学小白鼠
血细胞高碘酸-雪夫染色法的改进
2006年
郑晓云潘智勇
关键词:血细胞高碘酸染色
两种肺吸虫对水貂寄生适应性致病性的研究
2000年
目的:比较三平正肺吸虫(Ec.)与卫氏肺吸虫(Pw),在水貂体内发育、分布、寄生适应性及致病性,并确定其宿主性质。方法:取2种肺吸虫囊蚴或童虫,经口感染水貂,以任氏液逸出法分离组织内各型童虫[1],或直接剖取肺、肝虫囊内虫体,比较2种虫的检出率、各型虫体、寄生部位及致病情况。结果:三平正肺吸虫在貂体发育呈多态性,成虫寄生于肺脏为主,大型童虫在胸腹腔及内脏居多数,小型童虫则在胸腹肌内,卫氏肺吸虫在貂体仅见滞育童虫,多数分布在貂之胸腹肌,部分如芝麻大童虫在肝、肺及胸腹腔中。结论:Ec.在貂体寄生适应性佳,貂为终宿主。Pw.寄生适应性差,貂为转续宿主。
黄文德泮长旺钟惠澜于振康郑晓云刘启真
关键词:水貂肺吸虫
海藻糖对人血浆PT、KPTT与TT结果的影响
2007年
目的探讨在低温冻结贮存下,海藻糖对人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与凝血酶时间(TT)结果的影响。方法用同一新鲜混合血浆分装7小瓶,分别配制使海藻糖的浓度为0、0.05、0.10、0.15、0.20、0.25、0.30 mol/L,在-20℃下保存30、60、120、240、360 d后,检测PT、KPTT与TT结果,并新鲜混合血浆后即刻测定值比较。结果在-20℃下保存360 d时,无海藻糖保护组PT、KPTT与TT结果分别为21.2、70.5与22.5秒,有海藻糖保护的则均低于无海藻糖保护组。海藻糖浓度为0.15 mol/L对PT、KPTT与TT结果保护作用最为理想,分别为14.8、40.9与17.3 s。结论在低温冻结贮存下,海藻糖对PT、KPTT与TT结果有一定保护作用。
潘智勇江明华郑晓云郑关琴
关键词:海藻糖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