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登勇
- 作品数:23 被引量:113H指数:7
-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利多卡因治疗腹透管移位的疗效观察
- 郑登勇魏仲南吴强
- 文献传递
- 益肾通络方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4
- 2009年
- 目的:观察益肾通络方对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的临床疗效。方法:74例2型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随机分成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以控制血糖、血压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同时加用益气阴、化痰瘀、通络泄浊之中药汤剂口服,每天一剂,一个月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8%,对照组总有效率63.9%,两组疗效比较P<0.05;两组治疗前后Bun、SCr、24h尿蛋白定量均有下降,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治疗组对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效果良好。
- 倪秀琴魏仲南陈娟郑登勇
- 关键词:气阴两虚痰瘀互阻
- 伴有背部灼热感刺痛的原发性红斑肢痛症1例
- 2006年
- 郑登勇张雪梅严晓华林桐峰
- 关键词:红斑肢痛症原发性刺痛
- 腹透管移位非手术复位方案加用利多卡因前后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1年
- 腹透管移位是腹膜透析的并发症之一,腹透管移位严重影响腹膜透析进行,因导丝插入腹透管内复位有增加感染、损伤内脏可能,手术复位增加患者痛苦、费用、感染机会,且手术有一定难度;故我腹透中心魏仲南教授根据自身实践及借鉴文献报道成功经验,总结出非手术复位方案,取得一定的疗效;并且不断探索,2007年12月起在复位方案中加用利多卡因,本研究的目的就是比较腹透管移位非手术复位方案加用利多卡因前后疗效情况,以期提高非手术复位成功率。
- 郑登勇魏仲南吴强
- 关键词:腹透管移位疗效观察利多卡因加用腹膜透析
- 黄芪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的足细胞影响实验研究被引量:20
- 2009年
- 目的:动态观察阿霉素肾病大鼠的蛋白尿、血清白蛋白及足细胞足突的变化;观察单味中药黄芪、泼尼松及两者联合应用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的蛋白尿、血清白蛋白及足细胞足突的影响。方法:单次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建立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在14d、28d、56d时检测每组大鼠的24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血脂的水平;同时各组处死2只大鼠留取肾脏标本,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各时间点的足细胞足突的变化。结果:(1)各肾病大鼠从14d开始24h尿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4h尿蛋白持续增高,但到56d时尿蛋白有所下降,与此同时,血清白蛋白降低。(2)透射电镜显示14d时肾病组足突不同程度变宽,28d时足突弥漫性融合,56d时足突融合有所减轻。(3)与肾病组相比,到56d时黄芪组尿蛋白较对照组减少且足突融合较肾病组改善明显,血清白蛋白较肾病组升高(P<0.05)。(4)到56d时,与其他各肾病组相比,泼尼松加黄芪组尿蛋白最少(P<0.01),电镜显示足突病变改善最明显。结论:中药黄芪能减少阿霉素肾病大鼠的尿蛋白、改善蛋白质代谢及减轻足细胞损害;黄芪与泼尼松合用能更好地减轻尿蛋白,升高血清白蛋白,减轻足细胞和足突的病变。
- 阮诗玮丘余良李秋景吴竞张政郑登勇
- 关键词:蛋白尿阿霉素肾病血清白蛋白足细胞
- 257例腹透患者临床情况分析
- 魏仲南唐娟倪秀琴吴强陈娟郑登勇林武张鹏声黄丽丽朱淑瑜
- 文献传递
- 电针肾区穴位对蛋白尿型MsPGN患者RAS系统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7年
- 目的:观察电针肾区穴位对非肾综的蛋白尿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患者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影响及对尿蛋白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MsPGN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频直流电针肾区穴位(三焦、肾俞、胃俞、胃仓、肓门穴),观察治疗前后血浆PRA、AngⅡ、尿蛋白、肾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后电针组血AngⅡ、24h尿蛋白、尿IgG明显下降,内生肌酐清除率提高(P<0.01),与同期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低频直流电针肾区穴位有助于MsPGN患者减少尿蛋白量,电针通过调节RAS是其中有效机制之一。
- 骆杰伟兰健姿陈麟严晓华邱志洁张冬梅张雪梅阮诗玮郑登勇
- 关键词: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电针蛋白尿
- 维持性血液透析低血压的中医病机及防治策略初探
- 郑登勇
- 关键词:中医病机中医药防治血液透析低血压
- 补肾祛毒丸对脾肾气虚型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观察补肾祛毒丸对脾肾气虚型腹膜透析(PD)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及残余肾功能(RRF)的影响。方法:选取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0例脾肾气虚型P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充分透析及一般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祛毒丸。比较观察治疗前后脾肾气虚症状积分、残余尿量、残余肾肾小球滤过率(eGFR)、残余肾尿素清除指数(rKT/V)及残余肾肌酐清除率(r Ccr)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脾肾气虚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残余尿量、残余肾eGFR均降低,但观察组较对照组丢失缓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rKT/V及rCcr均降低,但观察组较对照组丢失缓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补肾祛毒丸可明显改善PD患者脾肾气虚症状,同时起到延缓残余肾功能衰竭的作用。
- 郑登勇吴强
- 关键词:腹膜透析脾肾气虚残余肾功能
- 小剂量环孢素A单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分析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小剂量环孢素A(CsA)单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5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CsA[1-3mg/(kg·d)]单药治疗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收集临床随访资料。统计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无效率,缓解后的复发情况。结果36例患者符合入选标准。CsA单药治疗时间为(15.56±8.86)个月,随访均大于12个月。治疗6个月缓解率67.7%(24/36),其中完全缓解11.1%(4/36),部分缓解55.6%(20/36);治疗12个月缓解率58.3%(21/36),其中完全缓解25.0%(9/36),部分缓解33.3%(12/36);5例(20.8%)部分缓解患者复发;在长期随访中,42.9%的缓解患者复发。结论小剂量环孢素A单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有效,可避免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副反应;但应注意缓解后有一定比例的复发。
- 郑登勇王素霞崔昭刘刚周福德赵明辉
- 关键词:特发性膜性肾病环孢素A单药治疗小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