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书权

作品数:37 被引量:158H指数:7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骨折
  • 12篇关节
  • 9篇髋关节
  • 6篇髋关节置换
  • 6篇细胞
  • 6篇关节置换
  • 5篇髋臼
  • 5篇髋臼骨
  • 5篇髋臼骨折
  • 5篇微创
  • 5篇股骨
  • 4篇手术
  • 4篇术后
  • 4篇胫骨
  • 4篇细胞瘤
  • 4篇巨细胞
  • 4篇巨细胞瘤
  • 4篇间充质干细胞
  • 4篇骨巨细胞瘤
  • 4篇骨盆

机构

  • 28篇重庆医科大学...
  • 7篇第三军医大学...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河北医科大学...
  • 4篇四川大学华西...
  • 4篇新疆医科大学...
  • 3篇广州中医药大...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吉林大学中日...
  • 3篇上海市第一人...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内蒙古医科大...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吉林大学第一...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中南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37篇郭书权
  • 12篇倪卫东
  • 7篇蒋电明
  • 7篇许建中
  • 6篇谯波
  • 6篇吴雪晖
  • 5篇庄岩
  • 5篇罗飞
  • 4篇侯志勇
  • 4篇易成腊
  • 4篇刘刚
  • 4篇罗刚
  • 4篇梁文杰
  • 4篇谢肇
  • 4篇吕刚
  • 3篇刘光耀
  • 3篇孙大辉
  • 3篇王建东
  • 3篇王光林
  • 3篇税巍

传媒

  • 5篇检验医学与临...
  • 4篇中华创伤骨科...
  • 3篇中华创伤杂志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免疫学杂志
  • 2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西部医学
  • 1篇中国肿瘤外科...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 1篇西南医科大学...
  • 1篇第七届西部骨...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 7篇2007
  • 1篇2005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金属对金属髋关节置换治疗髋臼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探讨金属对金属髋关节置换治疗髋臼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3年9月-2007年4月,共收治髋臼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发生创伤性关节炎11例,男9例,女2例年龄31-55岁,平均年龄43.2岁,体重指数20.3-29.2,平均24±2.3。车祸伤8例,高处坠落伤2例,重物砸伤1例,按letournel分类,后壁加后柱骨折3例,后壁骨折伴股骨头后脱位2例,横行伴后壁骨折2例,双柱骨折2例(其中1例伴股骨头中心性脱位),横行骨折1例,后壁骨折1例。所有病例前次及本次手术前均行X线片、三维重建CT分别了解骨折及骨质缺损情况。本次手术术前和术后2年均行Harris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情况。结果:术后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无脱位、神经或血管损伤发生。1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67个月,平均随访38.5±9.5个月。术后2年患髋Harris评分优2例,良8例,一般1例,优良率90.1%。结论:金属对金属髋关节置换治疗髋臼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具有患髋功能保存好、并发症少、病患满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周爱国张健安洪倪卫东郭书权
关键词:创伤性关节炎髋臼骨折髋关节置换
48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失败原因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的失败原因和特点,总结经验,减少术后翻修的发生。方法分析48例接受髋关节翻修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失败的原因,并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患者初次接受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年龄对人工假体存活时间的影响。结果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翻修的平均时间为术后30.6个月,早期失败的原因包括:假体无菌性松动15例(31.3%),脱位9例(18.7%),髋臼磨损8例(16.7%),感染7例(14.6%)和假体断裂5例(10.4%),而假体周围骨折最低4例(8.3%),且年龄在50~70岁之间的患者的假体使用寿命最长。结论假体无菌性松动是早期髋关节置换失败的主要原因,矫形外科医师须总结经验,避免术后早期失败。
庞显伦梁熙郭书权黄伟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翻修假体无菌性松动
缝合锚修复三角韧带深层治疗混合型内侧损伤踝关节骨折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在混合型内侧损伤踝关节骨折治疗中修复三角韧带深层的必要性。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2月,采用外踝接骨板固定、内踝前丘空心螺钉固定、三角韧带深层缝合锚修复方式治疗12例混合型内侧损伤踝关节骨折患者。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18~56岁,平均42岁。根据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11例,旋前外旋型1例;根据Weber分型,均为B型。受伤至手术时间3~6 d,平均4.7 d。术后摄踝关节正侧位及踝穴位X线片,测量踝关节活动度,并采用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Olerud-Molander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疗效。结果1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42个月,平均28个月。12例患者均恢复了伤前工作,5例运动损伤患者全部恢复运动功能。所有患者均未诉踝关节内侧持续性疼痛及踝关节不稳。末次随访时,患侧踝关节背伸活动度为9°~25°,平均17.96°,与健侧相差0°~11°,平均4.02°;踝关节跖屈活动度为38°~50°,平均43.90°,与健侧相差0°~7°,平均2.53°。AOFAS评分为88~100分,平均96.7分;OlerudMolander评分为90~100分,平均96.5分;VAS评分为0~3分,平均1.1分。结论在同时存在内踝前丘骨折及三角韧带深层断裂的混合型内侧损伤踝关节骨折中,修复三角韧带深层非常必要,缝合锚修复方式可取得较好疗效。
罗刚倪卫东郭世航郭书权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三角韧带损伤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骨巨细胞瘤1例被引量:1
2013年
1病例资料患者女,20岁,因"右臀包块2年,右髋活动受限3月"于2010年2月24日入院。入院前2年,发现右臀部无痛性包块,右髋关节无活动障碍,未就诊;入院前3个月,右臀部包块进行性增大,出现疼痛,右髋关节活动受限,不能行走及长时间站立。入院查体:右臀肿胀,局部皮肤未见红斑;
刘刚谢飞郭书权蒋电明
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骨巨细胞瘤关节活动受限入院查体进行性增大右髋关节
骨盆后环骨折治疗现状被引量:4
2016年
高坠伤、车祸伤致全身多处骨折常合并骨盆骨折。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多发伤患者生存率明显提高,骨盆骨折患者数量也逐渐增加。骨盆结构复杂、血供丰富,后环骨折常合并神经损伤,影响骨盆环的稳定性,临床治疗较为困难。创伤医学的飞速发展则使骨盆后环骨折患者能够在初诊时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
刘佳渝郭书权
关键词:骨盆后环骨折
中美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介绍与启示被引量:7
2016年
通过介绍美国住院医师培训制度的发展、认证制度、选拔制度、考核制度及临床培训,并结合我国最新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试行)》关于骨科专科医师培训的相关制度及北京协和医院相关经验,以期推动我国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进步和发展。
郭书权谯波
关键词:住院医师骨科
双反牵引闭合复位微创治疗Schatzker 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考察双反牵引闭合复位微创治疗Schatzker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43例Schatzker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A、B两组,A组患者采用双反牵引闭合复位微创治疗,B组患者采用传统切开复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组织损害程度、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全负重功能训练时间等指标。患者术后随访1年,评估术后3、6、12个月时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结果:A组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组织损害程度、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均优于B组(P〈0.05);全负重功能训练的时间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时的膝关节功能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双反牵引闭合复位微创治疗Schatzker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疗效满意,手术时间短、组织损害小、术中出血量少、下床活动时间早等优点。
唐鹏郭书权刘剑黄耀凯
关键词:微创胫骨平台骨折
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后SLA的表达及免疫原性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研究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后(osteogenic cells differentiatedfrommesenchymal stemcell,DOC)在IFN-γ刺激下猪白细胞抗原(swine lymphocyte antigen,SLA)基因的表达变化及对外周单个核细胞(PBMC)增殖的影响。从而了解其免疫原性。方法以未分化的MSC为对照,采用RT-PCR技术分别检测DOC、未分化的MSC、MSC+IFN-γ组、DOC+IFN-γ的SLA基因表达情况,采用单向混合淋巴反应观察各组细胞对植物血凝素(PHA)刺激PBMC的每分钟脉冲值(CPM)变化。结果DOC组、MSC+IFN-γ组、DOC+IFN-γ组SLA-I(P1,P14)表达上调(P<0.05),SLA-Ⅱ(DRA、DRB、DQA、DQB)表达明显上调(P<0.01)。并能抑制PHA刺激的PBMC增殖反应。结论在体外实验中,DOC在IFN-γ刺激下仍具有低免疫原性,且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梁文杰吴雪晖谢肇郭书权罗飞何清义许建中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SLA免疫原性
前后联合入路治疗陈旧性髋臼骨折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探讨前后联合入路治疗陈旧性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7年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31例陈旧性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8例,女性13例;年龄48.5岁(范围:23~67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5.9 d(范围:22~183 d)。31例患者中,骨折按Letournel-Judet分类:横形+后壁骨折6例,前柱+后半横形骨折8例,双柱骨折12例,"T"形骨折5例。手术入路均采用前后联合入路,其中髂腹股沟入路+Kocher-Langenbeck(K-L入路)13例,延长的髂股入路+K-L入路4例,改良stoppa入路+K-L入路7例,腹直肌旁入路+K-L入路7例。复位情况与X线检查结果、临床结果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随访截至2017年8月,3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率为100%,随访时间为36.0个月(范围:6~55个月)。术后4周、12周、6个月、12个月、18个月进行随访,采用门诊和电话随访等方式为主。通过计算得出复位效果与临床效果及X线片的结果成正相关(r=0.823、0.856,P值均〈0.05)。复位质量按Matta标准分类:解剖复位11例(35.5%),满意复位13例(41.9%),较差复位7例(22.6%),优良率为77.4%。功能复位按Matta改良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分类:优8例(25.8%),良11例(35.5%),可8例(25.8%),差4例(12.9%);优良率为61.3%。结论前后联合入路治疗陈旧性髋臼骨折能够充分显露髋臼前后方,利于陈旧性髋臼骨折的松解及固定,疗效肯定。
邓昶倪卫东郭书权罗刚税巍谯波
关键词:髋骨折骨折固定术髋臼入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骨盆髋臼骨折诊疗专家共识被引量:9
2020年
自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COVID-19)疫情暴发并向全国蔓延。相较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2019-nCoV致死率更低,但却具有更高的传染性和致病力。截至2020年2月22日24时,累计报告确诊病例76936例(武汉36174例)[1];截至2月11日,全国医务人员感染3019例[2],远远超过了"非典"疫情感染人数。骨盆、髋臼骨折是创伤救治中最为复杂的病情之一,其发生率约占全身骨折的3%[3]。骨盆、髋臼骨折常发生于高能量损伤,容易合并大出血、重要脏器损伤等严重情况,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4]。病毒流行为疫区骨盆、髋臼骨折院前急救、急诊诊疗、手术策略、麻醉和围手术期管理等医务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在疫情流行期间,为了降低骨盆、髋臼骨折救治过程中患者之间、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医务人员相互之间交叉感染的风险,提高骨折预后水平,需要通过多学科协作,统筹传染病和骨盆、髋臼骨折的诊疗方案,制定严密的诊疗计划,降低疾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为响应党中央号召,科学战"疫",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结合肺炎防治和创伤救治相关诊疗指南[5,6,7,8,9,10],特制定此诊疗专家共识,以规范COVID-19疫情期间骨盆、髋臼骨折的诊疗,提高治愈率,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姚升万意州陈开放王玉龙曲延镇曾练余斌王钢吴新宝王建东郭书权侯志勇陈华樊仕才易成腊朱仕文庄岩周大鹏刘光耀周琦石马献忠郑龙坡吕刚石展英陈明刘兆杰吴丹凯尚剑李连欣孙大辉王光林厉孟李明王秋根冯卫佟大可陈爱民周东生郭晓山孙玉强李钊伟刘国辉郭晓东
关键词:髋臼骨折围手术期管理诊疗方案诊疗计划疫情流行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