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海军

作品数:23 被引量:186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7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2篇小学生
  • 9篇城市中小学生
  • 6篇家长
  • 5篇营养
  • 4篇食品
  • 4篇健康
  • 4篇城市
  • 3篇饮料
  • 3篇饮食
  • 3篇营养标签
  • 3篇健康教育
  • 2篇学生家长
  • 2篇饮食习惯
  • 2篇饮食行为
  • 2篇早餐
  • 2篇知晓
  • 2篇膳食
  • 2篇摄入
  • 2篇身体活动
  • 2篇食品消费

机构

  • 20篇中国疾病预防...
  • 16篇广州市疾病预...
  • 16篇辽宁省疾病预...
  • 16篇武汉市疾病预...
  • 10篇四川省成都市...
  • 6篇成都市疾病预...
  • 3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保定市第一医...

作者

  • 23篇郭海军
  • 20篇刘爱玲
  • 16篇吴晓旻
  • 16篇李晓辉
  • 16篇栾德春
  • 14篇刘伟佳
  • 14篇宫伟彦
  • 12篇宋超
  • 10篇丁彩翠
  • 8篇袁帆
  • 5篇张妍
  • 3篇陈征
  • 3篇姚业成
  • 2篇马冠生
  • 2篇郭重山
  • 2篇冯甘雨
  • 1篇张兵
  • 1篇田传胜
  • 1篇杨鹏
  • 1篇周兴华

传媒

  • 8篇中国学校卫生
  • 5篇中国健康教育
  • 3篇卫生研究
  • 2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环境卫生学杂...

年份

  • 7篇2017
  • 5篇2016
  • 8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09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四城市中小学生饮料消费种类及家长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了解我国四城市中小学生饮料消费种类及其家长的影响,为开展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沈阳市、广州市、武汉市、成都市9 221名中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饮料消费行为问卷调查。结果中小学生最常饮用的饮料前5位是奶类(60.5%)、碳酸饮料(37.0%)、果蔬汁饮料(31.0%)、功能饮料(26.9%)和鲜榨果蔬汁(22.5%),不同性别和学段的学生饮用的饮料种类不同。学生与家长的饮料消费行为正相关(r=0.152,P<0.01)。小学生受家长影响的因素较多,包括家长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水平以及家长的饮料消费行为。男生主要受家庭经济水平影响,女生主要受家长文化程度影响。家长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水平越高,学生越容易消费鲜榨果蔬汁。相对于小学,家长文化程度为初中、高中及以上的学生消费鲜榨果蔬汁的OR(95%CI)值分别为1.344(1.168~1.546)和1.439(1.273~1.627);相对于家庭经济水平低,水平为中、高的学生消费鲜榨果蔬汁的OR(95%CI)值分别为1.321(1.151~1.515)和2.075(1.604~2.683)。结论我国四城市中小学生饮料消费以奶类为主,饮用碳酸饮料的中学生仍占有较高比例。应制定干预策略,着重考虑学生的性别、家长的文化程度和家庭经济水平。
丁彩翠郭海军宫伟彦袁帆栾德春刘伟佳吴晓旻李晓辉刘爱玲
关键词:饮料健康教育
我国4城市中小学生家长饮食行为现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了解沈阳市、武汉市、成都市、广州市中小学生家长的饮食行为状况,为进一步开展饮食行为干预措施提供基础资料依据。方法分层随机整群抽取沈阳市、武汉市、成都市、广州市13 805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饮食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 70.7%的学生家长能保证每天都吃早餐,但其中仅有18.0%的家长早餐营养良好。4所城市学生家长每周吃早餐次数及早餐营养状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7.872,259.788,P值均<0.05)。学生家长吃西式快餐的频率≥1次/月的占34.3%,各城市学生家长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6.958,P<0.05)。学生家长每周至少吃1次零食、饮料比例分别为78.3%,59.5%,零食、饮料每周消费次数构成各城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82.53,136.381,P值均<0.05)。学生家长常吃的5种零食依次为新鲜蔬果、谷类、坚果、奶制品、豆制品,常喝的5种饮料依次为茶水、茶饮料、碳酸饮料、果蔬汁饮料、鲜榨果蔬汁。结论四城市学生家长存在早餐结构不合理,消费西式快餐、不健康零食及饮料等现象,因此应加强营养教育。
宋超郭海军宫伟彦李晓辉吴晓旻刘伟佳栾德春刘爱玲
关键词:饮食习惯双亲
四城市中小学生睡眠状况与家庭环境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了解沈阳、广州、武汉、成都4座城市中小学生睡眠状况及其与家庭环境关系,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沈阳市、广州市、武汉市、成都市10 079名中小学生及其家长睡眠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四城市中小学生平均睡眠时间为(7.8±1.5)h,78.7%的学生睡眠不足,且随着学段升高学生睡眠时间逐渐减少(F=2 342.243,P<0.01)。初中生睡眠不足的比例最高(78.8%),女生睡眠不足的比例(76.1%)高于男生(72.4%),城市(75.6%)高于郊区(71.6%),家长睡眠不足的学生更容易睡眠不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学段、学生性别、家长年龄、家长文化程度、家庭居住地、家长睡眠状况均是中小学生睡眠不足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我国四城市中小学生睡眠时间少,睡眠不足的现象较为普遍,学段、家庭环境对学生睡眠状况有一定的影响。
袁帆郭海军冯甘雨宫伟彦丁彩翠吴晓旻郭重山栾德春李晓辉刘爱玲
关键词:睡眠异常家庭
中国四个省会城市中小学生盐与健康相关知识、信念、行为调查被引量:6
2015年
通过传播盐相关的健康知识,建立健康膳食行为,可以控制高血压的流行[1-3]。学龄期是健康饮食行为形成的关键时期,为了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措施,本研究调查了我国4个省会城市中小学生关于盐与健康的相关知识及行为的情况。
郭海军刘爱玲栾德春李晓辉吴晓旻刘伟佳马冠生
关键词:盐类
“营养与疾病预防”微信公众账号运营现状及传播力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对"营养与疾病预防"微信公众账号运营现状及传播力进行分析,探讨营养与疾病预防的新媒体传播模式。方法借助微信数据统计功能,获取2015年5月8日—2016年5月7日微信公众平台的用户分析、图文分析数据。结果 2015年5月8日—2016年5月7日,"营养与疾病预防"微信公众账号关注人数持续增长,共计42 553人,其中女性多于男性,共发布文章107篇,总阅读量为1 374 051次,有4个阅读高峰分别为8时、11时、15时及21时。最受关注的内容为营养与肥胖、老年人相关疾病及营养与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结论规律、持续性更新微信公众平台,传播与受众健康密切相关的知识,利于微信公众账号的推广和影响力的提升。
袁帆田传胜郭海军宫伟彦丁彩翠宋超夏建国杨鹏赵辰光刘爱玲
关键词:传播力
含糖饮料摄入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剂量反应meta分析被引量:27
2016年
目的 探讨含糖饮料摄入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为制定糖尿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ELSEVIER Science Direct、Ovid、Pro Quest、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收集国内外1997年1月至2014年7月公开发表的关于含糖饮料摄入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应用Stata 12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效应量(RR)及其95%CI和剂量-反应关系,采用Egger’s检验评估发表偏倚。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累计402 901人。含糖饮料摄入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合并RR值为1.31(95%CI:1.19~1.43),每天每增加1份含糖饮料摄入,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增加28%。Egger’s检验的P值为0.86,所纳入分析的文献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 增加含糖饮料摄入会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郭海军丁彩翠刘爱玲
关键词:含糖饮料META分析剂量反应关系
我国四城市中小学生零食消费行为及家长的影响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了解我国四城市中小学生零食消费行为及家长的影响,为开展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沈阳市、广州市、武汉市、成都市10 313名中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小学生最常食用的前5种零食分别是谷类(58.5%)、新鲜水果蔬菜(53.7%)、奶及奶制品(51.0%)、糖果类(43.9%)、薯片和薯条(41.6%)。学生与家长的零食消费频率正相关(r=0.119,P<0.01)。家长文化程度越高,学生越倾向消费奶及奶制品。相对于小学,家长文化程度为初中、高中及以上的学生消费奶及奶制品的OR值(95%CI)分别为1.155(1.035~1.289)和1.162(1.055~1.279),消费薯片、薯条的OR值(95%CI)分别为0.853(0.766~0.949)和0.811(0.739~0.890)。相对于家庭经济水平低者,水平为中、高的学生消费薯条、薯片的OR值(95%CI)分别为1.112(1.008~1.227)和1.500(1.215~1.852),消费新鲜水果蔬菜的OR值(95%CI)分别为0.898(0.812~0.994)和0.758(0.608~0.944)。结论我国四城市中小学生不健康的零食消费行为比较普遍,家长的零食消费行为对学生的零食行为影响很大。应针对家长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水平采取干预措施。
丁彩翠郭海军宋超宫伟彦栾德春刘伟佳吴晓旻李晓辉刘爱玲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健康教育
我国四城市中小学教师饮食行为现况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了解沈阳、广州、武汉和成都四城市中小学教师饮食行为状况,为进一步开展饮食行为干预措施提供基础资料依据。方法分层随机整群抽取沈阳市、武汉市、成都市、广州市2 518名教师,采用自制问卷(包括基本情况、饮食行为情况)于2014年进行调查。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城市、性别、任教学段、地区经济状况、任课情况和文化程度教师之间饮食行为状况。结果 72.9%教师每天都吃早餐,5.9%每月吃西式快餐≥4次,每周零食消费≥7次的教师占25.8%,每周消费饮料次数≥7的比例为10.8%。不同城市、性别、地区经济状况、任课情况和文化程度教师之间饮食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教师常吃的5种零食依次为新鲜蔬果(71.5%)、谷类(57.0%)、坚果(55.4%)、奶制品(41.7%)、豆制品(25.9%),常喝的5种饮料依次为奶类(43.2%)、茶水(34.7%)、茶饮料(19.8%)、鲜榨果蔬汁(17.9%)、包装的果蔬汁饮料(15.4%)。结论四城市中小学教师存在不合理饮食行为,任教健康教育和卫生课的教师在早餐、零食、饮料的饮食行为上优于其他教师,应加强教师整体的营养教育。
张妍冯甘雨宋超郭海军李晓辉吴晓旻刘伟佳栾德春刘爱玲
关键词:饮食习惯
我国四城市中小学生家长调味品及含盐高的食品消费状况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了解沈阳市、武汉市、成都市、广州市中小学生家长调味品、含盐高的食品消费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减盐干预措施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方法从四城市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13 816名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不同地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收入等对学生家长使用低钠盐、食用含盐高的调味品及食品的影响。结果沈阳市、武汉市、成都市、广州市中小学生家长经常/总是使用低钠盐的比例分别为11.4%、12.5%、9.9%和21.6%。过去3个月中,学生家长食用酱油类、味精/鸡精、豆瓣酱等、腐乳等、咸菜、花生酱、沙拉酱等的频率≥7次/周的比例分别为24.5%、24.5%、5.1%、1.6%、3.0%和1.6%。学生家长食用薯条/薯片、方便面、加工肉制品、盐焗坚果、果脯的频率≥4次/周的比例分别为2.6%、3.1%、5.9%、9.0%和4.4%。影响因素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40岁及以下家长使用低钠盐的可能性分别增加24.7%;不识字/小学、初中/高中的家长使用低钠盐的可能性分别降低60.9%、32.3%。父亲食用含盐高的调味品的可能性增加24.4%;40岁以下家长食用含盐高的调味品的可能性降低27.5%。不识字/小学、初中/高中文化程度、家务/待业/离退休人员、农牧业/设备操作人员食用含盐高食品的可能性降低,分别为43.7%、23.0%、13.0%和24.0%。家庭收入低、中等、不知道的家长食用含盐高食品的可能性增加99.4%、63.7%、84.2%。结论四城市部分中小学生家长仍存在不知晓低钠盐、消费调味品及含盐高的食品频次较高的现象,因此应加强盐与健康相关知识的营养教育,减少其盐的摄入量,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发生。
宋超马冠生刘爱玲郭海军宫伟彦吴晓旻刘伟佳栾德春李晓辉
关键词:家长调味品
我国四城市中小学生高盐食品消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了解我国四城市中小学生高盐食品消费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中小学生营养教育策略、预防慢性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沈阳市、广州市、武汉市、成都市9613名中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营养知识水平、学段、性别、家庭收入、家长饮食行为等对中小学生消费高盐食品的影响。结果过去3个月,中小学生食用薯条/薯片、方便面、加工肉制品、盐焗坚果、果脯等≥1次/周的比例分别是31.4%、28.8%、46.1%、35.3%和27.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相对于对照组,城区、初中、知道钠元素影响健康、知道高盐食品、主动了解健康知识、使用营养标签选购食物、家长消费高盐食品对学生消费高盐食品影响的OR(95%CI)值分别为1.327(1.194~1.475)、1.409(1.249~1.589)、0.884(0.797~0.982)、0.816(0.697~0.956)、0.864(0.774~0.964)、0.845(0.765~0.933)、2.730(2.475~3.011),均是影响学生消费高盐食品的主要因素。结论我国四城市中小学生存在消费高盐食品的现象,应加强中小学生及其家长盐相关知识及行为的营养教育,引导中小学生形成低盐膳食习惯,预防慢性病的发生。
宫伟彦郭海军宋超袁帆栾德春吴晓旻李晓辉刘伟佳刘爱玲
关键词:营养标签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