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红军
- 作品数:8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池蝶蚌(贝)血细胞显微观察(英文)
- 本文对池蝶蚌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其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根据血细胞形态、大小和密度等特征,把血细胞分为六类:颗粒细胞、透明细胞、浆液细胞、类淋巴细胞、梭形细胞和血栓细胞;并对各种血细胞显微结构予以描述,统计了血细胞胞体大小、...
- 郭磊盛军庆洪一江汪勇飞郭红军王军花
- 关键词:池蝶蚌血细胞
- 文献传递
- 人工选育池蝶蚌的生长及不同世代遗传分析被引量:24
- 2008年
- 对引进后的池蝶蚌原种及其选育后代的形态和生长进行了研究,并利用RAPD技术,对原种、F1代、F2代和F3代的遗传特征进行分析,以期了解选育的效果。结果表明,人工选育的池蝶蚌后代具有生长更快、育珠能力更强的发育趋势。经过选育后,F3代较F2代的生长速度更快,壳的厚度更大,更适合育珠。RAPD结果显示,10个随机引物可产生稳定的可重复的多态性扩增结果,共检测出45条扩增带,池蝶蚌四代间的遗传多样性相差不显著,遗传分化水平较低,表明池蝶蚌经人工选育后与生长相关的等位基因频率有较大提高,遗传性状趋于稳定。
- 郭红军罗洁洪一江邱齐骏余颖徐毛喜王军花
- 关键词:池蝶蚌人工选育RAPD
- 鄱阳湖乌龟的生物学特征及生长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根据背甲盾片数对鄱阳湖乌龟生物学特征及生长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将它们分为:正常龟(13盾草龟)和畸形龟。结果表明,它们的体重、背甲长、背甲宽、腹甲长、腹甲宽、体高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雌乌龟的体重与年龄生长方程为:y=99.742 e0.397x;雄乌龟体重与年龄的生长方程为:y=76.329 e0.1118x。温室中乌龟的体重与背甲长的关系式:L=4.7988 ln(W)-13.87;常温下乌龟的体重与背甲长的关系式:L=5.02 ln(W)-15.325;实验表明:温度与乌龟的生长有密切的关系,加温可以促进乌龟的生长。此外畸形龟的生长速度在3龄以后开始超过正常的乌龟。
- 曾柳根郭红军张伟费春平洪一江
- 关键词:乌龟人工养殖鄱阳湖
- 池蝶蚌(贝)血细胞显微观察被引量:11
- 2008年
- 本文对池蝶蚌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其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根据血细胞形态、大小和密度等特征,把血细胞分为6类:颗粒细胞、透明细胞、浆液细胞、类淋巴细胞、梭形细胞和血栓细胞;并对各种血细胞显微结构予以描述,统计了血细胞胞体大小、细胞核大小、核质比、密度及所占比例,其中颗粒细胞所占比例最大,透明细胞次之,类淋巴细胞最少,颗粒细胞和透明细胞是两种主要的细胞类型,约占总数的82%,担负着最基本的代谢和免疫功能;通过对池蝶蚌血细胞形态的连续观察,发现血细胞存在形态变化现象,推测细胞间可能存在相互转化的情况。
- 郭磊盛军庆洪一江汪勇飞郭红军王军花
- 关键词:池蝶蚌血细胞
- 开发免疫增强剂用于淡水经济贝类病害防控
- 淡水贝类是指软体动物门中瓣鳃纲(Lanellibranchia)和腹足纲(Gastropoda)的一些生活于淡水中的贝类。由于一些贝类可作为育珠蚌、食用、药用、制作工艺品等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因此,淡水经济贝类的人工养殖...
- 彭扣郭红军谢凯王军花洪一江
- 关键词:免疫增强剂池蝶蚌三角帆蚌嗜水气单胞菌
- 池蝶蚌与三角帆蚌抗菌酶活性及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特性的研究
- 本研究对池蝶蚌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过氧化氢酶(CAT),溶菌酶(LYZ)和酚氧化酶(PO)活力进行了研究,克隆了池蝶蚌和三角帆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SOD),过氧化氢酶基因(CAT),谷胱甘肽S转...
- 郭红军
- 关键词:池蝶蚌三角帆蚌抗菌酶活性基因表达
- 文献传递
- 池蝶蚌(Hyriopsis schlegeli)血淋巴的抗菌力、溶菌酶和酚氧化酶活力被引量:13
- 2008年
- 通过分光光度法对池蝶蚌的抗菌力,溶菌酶和酚氧化酶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后,池蝶蚌对这两种细菌的抗菌力分别为0.61±0.01 U和0.14±0.02U;所有实验组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无抑制效果。随着年龄的增长,溶菌酶活性也显著增加,第4龄蚌的溶菌酶活力可达0.93±0.05U,比1龄蚌的酶活力高一倍左右;十二烷基磺酸钠(SDS)能够激活酚氧化酶(PO)酶原系统,2龄前,酚氧化酶活力逐渐增强,3龄和4龄逐渐减弱,2龄蚌的PO活性最高,为22.70±4.39 U。研究表明,池蝶蚌血淋巴中免疫因子的种类和表达活性在个体不同发育阶段中呈现出差异,推测可能与水体环境对蚌的作用有关。
- 洪一江余颖郭红军汪勇飞邱齐骏徐毛喜戴银根
- 关键词:池蝶蚌溶菌酶酚氧化酶年龄
- 池蝶蚌和三角帆蚌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表达特征被引量:4
- 2010年
- 采用RT-PCR方法克隆获得池蝶蚌(Hyriopsis schlegerlii)和三角帆蚌(H.cumingii)GST片段,两种蚌的GST核苷酸序列相同,推导其编码92个氨基酸;经与不同物种进行氨基酸序列比对,显示其与软体动物、两栖动物和高等哺乳动物的GST具有高度同源性。RT-PCR半定量分析表明,GST在两种蚌的肝、闭壳肌等11种组织中除肠以外均有表达,肝中表达量较大;注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后,三角帆蚌血细胞中GST表达量先降低后升高,而池蝶蚌血细胞中GST表达量先升高后降低,且在感染3h、6h、9h和24h时表达量约为三角帆蚌的2倍。
- 邹青青王军花郭红军盛军庆龚贵如洪一江
- 关键词:池蝶蚌三角帆蚌谷胱甘肽S转移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