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晓琳

作品数:36 被引量:200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4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1篇教育
  • 12篇情感
  • 8篇德育
  • 6篇道德
  • 5篇德教
  • 5篇品德
  • 4篇道德教育
  • 4篇年级
  • 4篇七年级下册
  • 4篇课程
  • 4篇教师
  • 4篇教学
  • 3篇知识
  • 3篇生命
  • 3篇思想品德
  • 3篇品德课
  • 3篇品德课程
  • 3篇《思想品德》
  • 2篇心理
  • 2篇应试

机构

  • 19篇首都师范大学
  • 14篇北京师范大学
  • 4篇重庆师范大学
  • 2篇南京财经大学
  • 1篇宝鸡文理学院
  • 1篇中国陶行知研...

作者

  • 35篇钟晓琳
  • 5篇朱小蔓
  • 3篇唐延延
  • 2篇黄斌
  • 1篇罗邦士
  • 1篇刘慧
  • 1篇杨启华
  • 1篇王平
  • 1篇孙金平
  • 1篇李敏

传媒

  • 4篇福建教育
  • 4篇中国德育
  • 4篇中小学德育
  • 3篇中小学班主任
  • 2篇课程.教材....
  • 2篇中国教育学刊
  • 2篇少年儿童研究
  • 2篇当代教育科学
  • 2篇现代教学
  • 1篇教育发展研究
  • 1篇教育研究
  • 1篇人民教育
  • 1篇中学政治教学...
  • 1篇内江师范学院...
  • 1篇中小学心理健...
  • 1篇素质教育大参...
  • 1篇教学月刊(中...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7篇2014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德育的知识化与德育的生活化:困境及其“精神性”问题被引量:50
2012年
知识化与生活化是德育在当前社会转型中遭遇的两种困境。德育的知识化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理论研究者在对知识化的批判中提出“回归生活”的德育理念,德育的生活化是对这一理念的误读。基于德育过程的展开考察这两种德育困境,无论是知识化还是生活化的德育都缺乏过程性的德育自觉与反思,困境之根本在于德育的精神性问题,即德育过程的真实的道德价值立场以及过程中学生主体生命的存在样态。知识化的德育专注于客体化的精神,师生在德育过程中无法展开交互的、内在深层的精神性活动;生活化的德育无力触碰时代精神生活矛盾,难以关照师生在德育过程中的内在精神冲突。
钟晓琳朱小蔓
关键词:德育精神性
我国农村地区个人教育收益率研究评述被引量:6
2011年
本文基于以往研究的数据样本、估计方法与我国农村地区个人教育收益率估计水平总体偏低及其各种解释回顾,分析以往估计结果在地区、教育层级、性别、年龄与行业之间的差异特征。同时,探讨教育在促进农民劳动迁移和收入来源多样化,进而提升农民收入方面所具有的积极影响。
钟晓琳黄斌
关键词:个人教育收益率
“片面应试”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路向被引量:4
2017年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视角,"片面应试"可以被视为教师在应试压力下专业性准备不足的一种取巧反应,它反过来又遮蔽了教师知识教学的专业性问题,即"如何教人学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议题是如何在知识教学中把"人"凸显出来,其最终体现于:教师如何能打通客观知识与学生主体生命之间的价值链接,引领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获得理性启蒙和精神发展。为此,需要教师拓宽专业视野,完善专业知识结构,并在教育教学的操作性层面提升与"人"相关涉的专业能力。
钟晓琳唐延延
关键词:知识教学情感素养
情趣教育:一种有意义的情感教育探索被引量:13
2014年
情趣是生命的情绪现象,是个体的情感反应倾向,也是一种价值性情感,对人的发展有重要价值。学校教育要培养学生不同类型的情趣,包括社会性情趣、认知性情趣和审美性情趣。情趣教育的核心追求是如何使具有价值方向的积极情绪情感得以激发、积淀并逐渐稳固为一个人的基本精神状态,这在当前我国学校教育中面临诸多挑战,但也有一定的自主空间与可能。
朱小蔓钟晓琳
关键词:情趣情感情趣教育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焕发青春活力”修订说明
2025年
新修订《道德与法治》教材七年级下册聚焦青春生命成长,第二单元以“焕发青春活力”为主题,统领自尊、自信、自强三课内容,是本次教材修订的一个重要变化。基于新教材变化,从课程依据、设计意图、内容解读、教学建议等方面解读“焕发青春活力”单元,助力广大教师学透、用活新教材。
钟晓琳
关键词:青春活力自尊自信自强
从自然生命到精神生命:走出生命教育的困境被引量:3
2010年
生命教育的边界问题,以及生命教育究竟是应对危害生命现象的"标"还是"本"的问题是当前生命教育的主要困境;其根源在于这种生命教育观将个体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指向直接等同于个体自然生命的保存,继而忽略了精神生命在生命教育中的本体价值。生命教育是价值教育的一部分,应以自然生命为基础价值,以精神生命为终极价值。在此基础上,生命教育应当在本体意义上关注个体的精神层面,直面现代社会中的多元文化与价值冲突并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关注学生个体生命意义与价值的获得,更为重要的是在热爱、尊重生命的基础上唤起生命的责任与担当。
钟晓琳
关键词:生命教育自然生命精神生命
情趣教育:一种有意义的情感教育探索
2014年
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如何面对日益严峻的应试倾向、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实践的重点及难点之一。其间,相继有一批小学重视并发掘情感要素的教育价值,取得了较好效果,形成了各自的办学特色,笔者曾将其统称为“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情感教育模式”。
朱小蔓钟晓琳
关键词:教育探索情感情趣教育基础教育改革应试倾向
我们的方向、我们的力量、我们的榜样
2020年
我们敬爱的朱小蔓老师走了,这是我们多么不愿面对的残酷现实呀!她的思想、她的智慧还没能尽情地流淌、挥洒就戛然而止了,这是多么令人痛心与惋惜啊!她的离世是当代中国教育界的重大损失。她有着极高的天赋,是我辈无法企及的。她开创的情感教育为今之中国教育带来一束光、为基础教育吹来了温暖的风、为教育研究开疆扩土,为当代国际教育增添了中国声音。
刘慧李敏钟晓琳
关键词:情感教育基础教育当代中国教育榜样
中国农村地区教育与个人收入--基于三省六县入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43
2012年
基于2009—2010年浙江、安徽和陕西三省六县的农村入户调查数据,就中国当前农村地区教育与个人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当前农村地区个人教育收益率已经达到一个较高水平。在运用工具变量法纠正内生性低估问题后,收益率估计结果达到13.1%。通过与以往估计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教育收益率增长主要是由计量方法改善所致,由制度环境改善所引致的"自然增长"部分相对较少。此外,农村地区后义务教育收益率远高于义务教育收益率,而普通教育收益率显著低于职业教育与培训收益率。
黄斌钟晓琳
关键词:农村教育教育收益率
基于儿童情感发展谈学校德商教育
2015年
一.德商:关注道德教育中的关键点 “德商”一词是一个舶来品,它之所以在西方被推崇,主要源自商业竞争带来的对于人才能力的反思。应对当前我国人才培养的困境,“德商”概念具有重要的教育启示。关注人的道德培养是古今中外教育的一个永恒主题,而“德商”概念的特殊意义就在于它在现时代更加凸显和强调道德教育中的关键点,即从使学生获得一种纯粹的美德认知走向培养学生实践伦理的能力。
钟晓琳
关键词:道德教育德商情感发展儿童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