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钱涛

作品数:132 被引量:530H指数:13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9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8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9篇海马
  • 32篇血管
  • 31篇神经元
  • 31篇大鼠海马
  • 26篇注射液
  • 25篇黄芪注射
  • 25篇黄芪注射液
  • 24篇海马神经
  • 24篇海马神经元
  • 22篇缺血
  • 20篇微血管
  • 20篇脑缺血
  • 19篇血管减压
  • 19篇微血管减压
  • 18篇大鼠海马神经...
  • 17篇血管减压术
  • 17篇再灌注
  • 17篇微血管减压术
  • 17篇灌注
  • 16篇凋亡

机构

  • 70篇承德医学院
  • 63篇河北省人民医...
  • 32篇承德医学院附...
  • 14篇河北化工医药...
  • 8篇河北医科大学
  • 4篇河北中医学院
  • 3篇河北省疾病预...
  • 3篇承德钢铁集团...
  • 2篇北京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杭州市第一人...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作者

  • 131篇钱涛
  • 57篇高维娟
  • 17篇王维兴
  • 16篇李洋
  • 15篇石海亮
  • 13篇孟杰
  • 13篇闫凤霞
  • 12篇叶冬青
  • 12篇张雅丽
  • 12篇宋和顺
  • 11篇史皓威
  • 10篇侯志平
  • 10篇李君
  • 10篇唐敬龙
  • 9篇张泓波
  • 9篇董贤慧
  • 9篇王广
  • 8篇董雅洁
  • 8篇张阔
  • 7篇杨钧

传媒

  • 17篇承德医学院学...
  • 10篇中国病理生理...
  • 9篇中国老年学杂...
  • 8篇中国药理学通...
  • 4篇河北医科大学...
  • 4篇中国微侵袭神...
  • 3篇河北医药
  • 3篇中国误诊学杂...
  • 3篇临床合理用药...
  • 2篇临床荟萃
  • 2篇天津医药
  • 2篇基础医学与临...
  • 2篇功能性和立体...
  • 2篇中西医结合心...
  • 2篇中华行为医学...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2篇中华疼痛学杂...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年份

  • 4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11篇2012
  • 23篇2011
  • 19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7
  • 1篇2006
  • 7篇2005
  • 4篇2004
  • 5篇2003
1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尼莫地平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转录因子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DNA结合活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和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的DNA结合活性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机制。方法6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和尼莫地平组,每组22只,采用4血管法制备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分别给予生理盐水(8ml·kg-1·d-1)、尼莫地平(20mg·kg-1·d-1)灌胃,用HE染色法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变化,水迷宫法检测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EMSA)测定海马组织CREB和C/EBP的DNA结合活性。结果水迷宫检测:尼莫地平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逃逸潜伏期(26.63±1.31)S,跨越平台次数(7.25±0.92)次]较模型组[逃逸潜伏期(41.25±1.83)S,跨越平台次数(5.33±0.64))次]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模型组大鼠海马CAi区部分神经元正常结构消失,胞核区域浓染,出现凝固性坏死及细胞脱失,尼莫地平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排列较模型组病理改变减轻,细胞结构完整;尼莫地平组海马CA1区正常神经细胞数目(43.19±2.87)较模型组(16.33±1.09)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MSA:尼莫地平组CREB和C/EBP的DNA结合活性[分别为(369.75±13.22),(428.25±17.69)]较模型组[分别为(142.25±27.86),(97.00±5.88)]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尼莫地平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和学习功能下降,可能与提高CREB和C/EBP的DNA结合活性有关。
张泓波高维娟钱涛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DNA结合活性
纳他霉素等多烯类抗生素作用机制及研究方法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介绍纳他霉素的作用机制及近年来的研究方法。方法综合国内外文献报道,简述纳他霉素等多烯类抗生素的性质、作用机制及研究方法。结果研究抗真菌药物的作用机制有利于研发新型药物和改善己有药物的药学特性,并且能够指导临床合理的联合用药,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将有助于深入研究多烯类抗真菌抗生素的作用机制。结论本文为研究纳他霉素作用机制及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董贤慧钱涛高维娟
关键词: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B纳他霉素
同步视频监测侧方扩散反应在面肌痉挛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治疗面肌痉挛术中应用同步视频监测侧方扩散反应(lateral spread response,LSR)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行MVD且术中实施同步视频LSR监测的面肌痉挛病人的临床资料。分别将依据术中LSR监测及同步视频LSR监测预测术后痉挛缓解情况的结果与术后临床观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方法在术后预测痉挛缓解情况方面的优劣性。结果经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术中LSR监测与临床观察结果比较,在术后1周和1个月为中等一致(K1周=0.565,K1月=0.467),术后6个月一致性差(K=0.326);同步视频LSR监测与临床观察结果比较,术后1周和1个月为中等一致(K1周=0.533,K1月=0.580),术后6个月高度一致(K=0.753)。比较术后6个月的预测结果,在敏感性及特异性方面,同步视频LSR监测优于LSR监测。105例术后1周、1个月、6个月痉挛缓解良好率分别为71.14%、81.90%、87.62%。结论在MVD术中应用同步视频LSR监测对判断病人预后更有指导意义。
李洋史皓威王银占杨嗣徽王瀚轩钱涛王文良石海亮
关键词: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
黄芪注射液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caspase-3表达的作用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原代培养8 d的大鼠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黄芪注射液溶剂对照组和黄芪注射液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均进行缺氧缺糖0.5 h,再复氧复糖。各组于复氧复糖后0、0.5、2、6、24、48、72 h和120 h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蛋白的表达,采用原位杂交检测海马神经元caspase-3 mRNA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除0 h和0.5h之外,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各时间点海马caspase-3阳性神经元数目占神经元总数的百分率均明显增多(P<0.05),于24 h达到高峰。黄芪注射液溶剂对照组以上指标的变化趋势与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相一致。黄芪注射液组除0 h和0.5 h之外,各时间点以上指标均比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减少(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除0 h和0.5 h外,各时间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海马神经元caspase-3蛋白的平均灰度值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24 h最高;与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相比,黄芪注射液溶剂对照组各时间点caspase-3蛋白的平均灰度值无变化(P>0.05),而黄芪注射液组除0 h和0.5 h外,在各个时间点caspase-3蛋白的平均灰度值明显降低(P<0.05)。原位杂交检测结果显示:caspase-3 mRNA阳性神经元形态、数目占神经元总数的百分率的变化趋势与caspase-3蛋白的变化趋势完全一致。结论黄芪注射液可抑制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的表达,从而抑制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凋亡。
闫凤霞高维娟钱涛叶冬青任立群张雅丽侯志平
关键词:海马神经元黄芪注射液细胞凋亡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超微结构及Apaf-1表达的变化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超微结构及凋亡相关基因凋亡蛋白激活因子(Apaf)-1表达的变化。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其中模型组缺血30 min后再灌注,根据再灌注时间不同又分为2、24、72 h 3个亚组。采用Pulsinelli四血管阻断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透射电镜下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凋亡相关基因Apaf-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透射电镜结果显示:假手术组海马CA1区神经元胞核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核膜清晰完整,常染色质呈细颗粒状均匀分布,胞浆内可见丰富的细胞器。模型2 h组海马CA1区神经元核膜凹陷,核染色质密度增高,线粒体轻微肿胀;模型24 h组海马CA1区神经元核膜邹缩严重,核仁物质增多、偏移,线粒体结构松散、空泡状,线粒体嵴断裂,粗面内质网脱颗粒;模型72 h组海马CA1区神经元核固缩,核染色质呈团块状边集于核膜下,线粒体不同程度脱空。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假手术组Apaf-1蛋白仅有少量表达,模型组各时间点Apaf-1蛋白表达均增高(P<0.05)。结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可导致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凋亡,这可能与凋亡相关基因Apaf-1的激活有关。
刘瑞高维娟钱涛王利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超微结构APAF-1
早期与中期颅骨修补术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外伤的临床差异探讨被引量:24
2017年
目的探讨早、中期颅骨修补术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外伤的临床疗效,为脑外伤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客观的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诊治的60例颅脑外伤后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脑积水的患者,将入选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方式为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在分流术后的3~6个月时间内行颅骨修补术(即中期颅骨修补),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方式为早期同时行颅骨修补术和脑室腹腔分流术,统计、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及格拉斯哥临床预后评分、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后其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的优良率(73.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56.67%),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格拉斯哥疗效评估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临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脑外伤的外科治疗中,运用早期颅骨修补术和脑室腹腔分流术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及临床疗效,降低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可行的外科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杨钧张品元吴阳张阔钱涛
关键词:颅脑外伤颅骨修补术脑室腹腔分流术
黄芪注射液抑制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JNK3的表达被引量:19
2010年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相关蛋白c-Jun氨基末端激酶3(c-Jun N ter-minal kinase 3,JNK3)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黄芪注射液防治海马神经元凋亡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原代培养8d的大鼠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黄芪注射液组和黄芪溶剂对照组。其中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黄芪注射液组和黄芪溶剂对照组进行缺氧缺糖0.5h再复氧复糖,并于复氧复糖后0、0.5、2、6、24、72和120h采用Western blot、ELISA和RT-PCR方法检测海马神经元JNK3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在0、0.5、2、6、24和72h海马神经元JNK3蛋白条带平均光密度值及蛋白活性均较正常对照组增加(P<0.05),而复氧复糖120h组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与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相比,除120h之外,黄芪注射液组在各个时间点JNK3蛋白条带的平均光密度值及蛋白活性均降低(P<0.05);而黄芪溶剂对照组与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相比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在0、0.5、2、6、24、72和120h海马神经元JNK3mRNA平均光密度值均较正常对照组增加(P<0.05);与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相比,除120h之外,黄芪注射液组在各个时间点JNK3mRNA的平均光密度值均降低(P<0.05);而黄芪溶剂对照组与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相比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可抑制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相关基因JNK3mRNA表达,从而抑制JNK3蛋白表达,降低了JNK3蛋白活性,从而抑制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引起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作用。
叶冬青高维娟钱涛闫凤霞张雅丽侯志平
关键词:黄芪注射液C-JUN氨基末端激酶海马神经元凋亡
Bcl-2抑制剂对黄芪注射液降低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神经元Caspase-3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Bcl-2抑制剂对黄芪注射液降低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表达的影响,探讨黄芪注射液发挥脑保护作用的具体作用靶点。方法:取体外原代培养8 d的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六组:正常对照组、模...
董雅洁高维娟钱涛
关键词:海马神经元黄芪注射液CASPASE-3
一种针对硬膜三叶草缝合法的弧形剪
本发明公开一种针对硬膜三叶草缝合法的弧形剪,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右柄和左柄,所述左柄与右柄下端固定连接有指环,所述左柄和右柄上侧重叠,所述左柄和右柄上端重叠位置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左柄和右柄上端固定连接有弧刃,所述...
石海亮李洋张阔郭文昌都毅辉钱涛
星形细胞瘤组织TGF-β1、Smad7与VEGF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mad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脑组织、低级别(Ⅰ-Ⅱ级)和高级别(Ⅲ-Ⅳ级)星形细胞瘤组织中TGF-β1、Smad7与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TGF-β1、Smad7及VEGF蛋白在星形细胞瘤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三者的表达随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的增加而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Smad7与VEGF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结论:TGF-β1、Smad7及VEGF蛋白的表达与星形细胞瘤的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的有价值指标。
谢云鹏田甜申兴斌王维兴钱涛
关键词:星形细胞瘤TGF-Β1SMAD7VEGF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