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瑞华
-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双源CT检查诊断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应用
- 目的:探究双源CT检查诊断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到2013年12月收治的42例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和42例单纯冠心病患者,对患者进行双源CT扫描和诊断.结果:合并组误诊率为23.8%...
- 阙瑞华
- 关键词:肺心病冠心病
- 文献传递
- 原发性肺粘液腺癌结合病理MSCT表现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肺原发性粘液腺癌临床少见,无典型症状和体征,易误诊,但病理学有其特征,结合病理分析其多层螺旋CT(MSCT)表现,以提高其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1月~2017年2月诊治肺原发性粘液腺癌患者9例,均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肺原发性粘液腺癌,均行胸部MSCT扫描,分析肺原发性粘液腺癌MSCT表现。结果:9例患者均为周围型,均表现为实性及粘液混杂密度,增强扫描后呈轻-中度强化,其中4例形态表现为"肺炎"型,可见枯枝征及血管漂浮征;5例形态表现为结节肿块型,伴发空洞1例。结论:结合病理回顾分析肺原发性粘液腺癌在MSCT表现,仍可见一定特征性,但需与其他影像表现相似病变鉴别。
- 陈晓燕阙瑞华黎辉
- 关键词:肺肿瘤体层摄影技术病理学
- 多层螺旋CT在诊断以肠梗阻为表现的阑尾炎的价值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诊断以肠梗阻为表现的阑尾炎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7例临床手术和病理证实为以肠梗阻为表现的阑尾炎患者的腹部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反映以下规律:临床上以肠梗阻为表现的不典型阑尾炎发病以老年人为多;均以腹痛、腹胀为主要症状;阑尾炎症状不明显,但部分体温及血像较单纯性肠梗阻高;CT表现上既有肠梗阻征像,又有阑尾炎征像。结论:螺旋CT能清晰显示阑尾炎病变,能明确肠梗阻的原因,对鉴别肠梗阻其他病因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黄洪磊吴志涛罗森范峥荣阙瑞华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肠梗阻阑尾炎
- 双源CT检查诊断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应用
- 目的:探究双源CT检查诊断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到2013年12月收治的42例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和42例单纯冠心病患者,对患者进行双源CT扫描和诊断。结果:合并组误诊率为23.8%...
- 阙瑞华
- 关键词:肺心病合并冠心病
- 文献传递
- 高分辨率CT肺纯磨玻璃结节影像征象对其侵袭性的预测价值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T,HRCT)肺纯磨玻璃结节(pure ground-glass nodule,pGGN)影像表现与肺腺癌病理学亚型之间的相关性,评估HRCT对pGGN肺腺癌病理学亚型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经手术及病理学检查证实的90例pGGN患者临床资料,观察的影像学征象包括病灶位置、薄层CT图像上的最大径、病灶边缘、病灶内部(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血管改变及瘤肺界面。结果:pGGN的分叶、空泡、空气支气管、血管改变、瘤肺界面在3种病理学亚型间(浸润前病变组、微浸润病变组、浸润性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4.939、10.355、6.503、66.031、11.911;P均<0.05),但各病理学亚型间的病变部位、毛刺、胸膜凹陷征等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230、3.413、3.211;P均>0.05)。3组pGGN病灶的直径大小,浸润性病变组[(17.8±8.9)mm]>微浸润病变组[(11.5±5.5)mm]>浸润前病变组[(9.4±3.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7.535,P<0.05),其中浸润性病变组病灶大小与浸润前病变组、微浸润病变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浸润前病变组和微浸润病变组之间病灶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2)。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显示,肺腺癌微浸润病变组与浸润性病变组病灶直径的最佳阈值为1.38 cm,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0.8%、81.8%,曲线下面积为0.762。结论:pGGN的HRCT征象对评估其侵袭程度可提供重要指导,其中病灶大小、分叶、空泡、空气支气管、血管改变和瘤肺界面对肺腺癌侵袭程度的鉴别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 李凤薛昌辉黄洪磊吴志涛阙瑞华陈晓燕李琦
- 关键词:肺腺癌高分辨率CT病理
- 双源CT双能量成像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成像(DEPI)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13年6月—2016年7月收治的82例疑似肺动脉栓塞的患者,观察DEPI的检查结果 ,并以肺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结果 (1)82例患者,肺动脉造影检查36例正常,46例肺栓塞;DEPI检查37例正常,45例肺栓塞,诊断准确率为97.83%;(2)正常患者左侧肺组织灌注(27.65±2.36)与右侧(28.11±2.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肺栓塞患者肺组织灌注量(22.04±2.11)显著低于正常患者(27.88±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双能量成像可有效诊断肺动脉栓塞,还能够提供功能以及解剖信息,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 陈晓燕阙瑞华罗森
- 关键词:肺动脉栓塞
- 磁共振波谱及扩散加权成像在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诊断中的效果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研究磁共振波谱(MRS)和扩散加权成像(DWI)在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1月经过临床诊断确诊为PCNSL的患者24例,回顾性分析MRS和DWI的诊断资料,分析两者在PCNSL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24例PCNSL患者共检测出32个病灶;MRS检测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峰降低,胆碱(Cho)峰升高,肌酸(Cr)峰降低,脂质峰和乳酸峰的存在达到90.6%(29/32)。DWI诊断高倍信号约占87.5%(21/24),12.5%的混杂信号,瘤体实质区域ADC的值为(0.60±0.08)mm2/s,与病理学检测的一致性高达95.8%。结论 DWI和MRS在对PCNSL进行诊断时,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MRS诊断图谱显示NAA峰降低,Cho峰升高,Cr峰降低,大部分存在脂质峰和乳酸峰,DWI因弥散受限,造成ADC降低的特点,这些诊断结果的特征有利于磁共振对于PCNSL的诊断。
- 刘振华阙瑞华黄洪磊罗森谌阳杨家友吴志涛陈晓燕林碧金
- 关键词:淋巴瘤磁共振波谱扩散加权成像中枢神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