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皮瓣
  • 5篇手术
  • 5篇缺损
  • 4篇岛状
  • 4篇岛状皮瓣
  • 3篇指端
  • 3篇指端缺损
  • 3篇同指
  • 3篇外科
  • 3篇外科手术
  • 2篇动脉
  • 2篇远端
  • 2篇指动脉
  • 2篇软组织
  • 2篇顺行
  • 2篇外科皮瓣
  • 2篇显微外科
  • 2篇显微外科手术
  • 2篇锤状指
  • 1篇蒂皮瓣

机构

  • 11篇昆山市第一人...
  • 2篇江苏大学附属...
  • 1篇江苏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作者

  • 14篇陆振良
  • 13篇陆大明
  • 10篇陆向荣
  • 6篇徐雪平
  • 4篇张振文
  • 4篇朱金宏
  • 1篇张洪泉
  • 1篇徐连胜
  • 1篇沈芳琴
  • 1篇张鉴
  • 1篇黄伟
  • 1篇王毓炜
  • 1篇张世民
  • 1篇徐雪平
  • 1篇成超

传媒

  • 4篇实用手外科杂...
  • 3篇中华显微外科...
  • 2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交通医学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指甲下血管球瘤12例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2
2004年
陆振良徐连胜张鉴徐雪平
关键词:良性肿瘤手术切除
应用游离皮瓣修复前足残端创面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皮瓣修复前足残端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5年5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8例前足毁损伤后致残端有创面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5例,女3例;年龄18~45岁,平均25.4岁。创面均位于跖跗关节以远,均有不同程度的复合组织缺损,急诊清创后骨与肌腱外露,创面面积9cm×5cm~15cm×8cm。根据患者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及其他组织损伤情况,急诊处理后择期选择游离皮瓣进行移植修复前足残端软组织缺损,其中股前外侧肌皮瓣5例,背阔肌皮瓣3例。皮瓣切取面积12cm×6cm~18cm×9cm。术后对肌皮瓣的存活情况和愈合质量进行随访。结果术后8例皮瓣全部成活,供受区创面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6~25个月(平均14个月),其中3例女性患者局部臃肿,于术后1年行皮瓣整形术后改善,皮瓣质地柔软,恢复部分两点辨别觉;全部患者均可穿运动鞋日常行走,恢复满意。结论游离皮瓣是修复前足残端创面的有效方法之一。
陆振良陆大明陆向荣徐雪平
关键词:外科皮瓣修复外科手术
同指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同指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2月2013年4月,采H]同指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21例指端软组织缺损,最大面积为20mm×22mm,最小为10mm×15mm。结果21例皮瓣全部成活,伤口愈合良好。术后随访3~12个月,皮瓣外形满意、质地柔软、弹性良好,2点辨圳觉达6~8mm,手功能TAM法测定:优19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95.2%。结论该手术方法操作简便、安全,术后效果满意,是修复指端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陆大明陆向荣陆振良朱金宏
关键词:指端缺损顺行岛状皮瓣
端侧吻合对大鼠臂丛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端侧吻合技术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可行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每只右侧神经外膜开窗(0.12cm×0.12cm),将臂丛后束损伤后的桡神经远断端端侧吻合于外膜开窗的内侧束远端0.15cm部位,左侧不做吻合。分别于术后4、8、12周在麻醉下行电生理、肌纤维截面积、肌肉湿重及运动终板面积的检测。结果:桡神经端侧吻合后,随时间的延长,运动神经诱发电位潜伏期缩短,波幅增高,传导速度加快,肱三头肌肌湿重及肌纤维截面积值逐渐加大;实验侧与对照侧的肱三头肌肌湿重、肌纤维截面积、运动终板的面积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端侧吻合能促进臂丛损伤神经再生,并能保护靶肌肉及其运动终板。
陆大明张振文陆振良徐雪平张洪泉王毓炜
关键词:臂丛神经端侧吻合运动终板
桡骨远端骨膜转位联合松质骨植骨治疗陈旧性舟状骨骨折
2013年
目的评价桡骨远端骨膜瓣转位联合松质骨植骨治疗陈旧性舟状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1年10月对12例陈旧性舟状骨骨折患者行桡骨远端骨膜瓣转位联合松质骨植骨治疗,并采用改良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评估患者术前、术后腕关节功能。结果1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17个月,优良率为90.9%。治疗后腕关节功能得到改善。结论桡骨远端骨膜瓣转位联合松质骨植骨治疗陈旧性舟状骨骨折,手术过程相对简单,疗效满意。
陆大明成超陆振良陆向荣
关键词:舟状骨陈旧性骨折
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8例治疗体会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18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背及足背合并踝部较大面积缺损10例;腓肠神经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踝部4例;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小面积缺损、第一跖趾关节部缺损各1例;足背转移皮瓣修复足背远端小面积缺损2例。结果:10例股前外侧皮瓣术后全部一期成活,皮瓣质地软,颜色好,恢复保护性感觉,其中4例女性患者行二期皮瓣修薄;4例腓肠神经皮瓣质地较硬,感觉恢复稍差,其中术后远端小面积坏死,经换药愈合;足底内侧皮瓣2例血运好,质地较硬,修复足跟感觉良好;足背小面积顺行转移皮瓣2例血运良好,质地感觉满意。结论:选择适当的皮瓣进行足踝部创面的修复,能恢复良好的外观和功能,同时减少供区的损失。
陆振良陆大明张振文徐雪平陆向荣
关键词:足踝软组织缺损皮瓣
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跖骨骨折被引量:1
2007年
陆振良陆大明黄伟沈芳琴
关键词: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克氏针内固定早期功能锻炼钢板治疗医疗器械
腹部包埋结合局部推进皮瓣治疗拇手指指尖离断伤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探讨急诊采用腹部包埋、二期局部推进皮瓣治疗拇、手指指尖离断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10年12月至2013年5月,对8例拇、手指指尖离断伤患者均采用急诊剔除指腹软组织后行指骨克氏针内固定后腹部包埋,离断平面均位于甲根部平面,12~14 d手指自腹部解除包埋,指腹缺损采用局部推进皮瓣修复术. 结果 术后8例手指和皮瓣均顺利成活,术后随访6~ 12个月.皮瓣质地柔软,两点辨别觉6~12 mm,手指无触痛,手指远侧指间关节活动接近正常,外形及功能满意.7例指甲再生满意,甲体光滑,1例出现钩甲畸形.术后X线片均提示指骨愈合. 结论 腹部包埋结合局部推进皮瓣治疗指尖离断伤,方法简单实用,尤其对于无再植条件的指尖离断,不但能恢复手指的长度,还能保留指甲,可获得满意的外形.
陆向荣陆大明陆振良徐雪平沈方琴
关键词:断指外科皮瓣显微外科手术
同指双侧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
2013年
目的总结双侧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2月-2012年8月,采用双侧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13例,面积最大为22mm×25mm,最小为12mm×18mm。结果13例皮瓣全部成活,伤口愈合良好。术后随访3-12个月,皮瓣外形满意、质地柔软、弹性良好.两点辨别觉达6~8mm,手功能TAM法评定:优12例,良1例,优良率100%。结论该手术方法操作简便、安全,术后效果满意,是修复指端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陆向荣陆振良陆大明徐雪平
关键词:指端缺损顺行岛状皮瓣
同指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与邻指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6
2014年
目的 研究对比同指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与邻指皮瓣修复指端缺损效果. 方法 2010年1月至201 1年12月年共50例指端缺损患者,指端缺损面积最小1.2 cmx1.0 cm,最大2.2 x1.4 cm,随机选择行同指指动脉岛状推进皮瓣修复25例,邻指皮瓣修复25例,对比两组皮瓣的患指外观满意程度、有无痛觉过敏、指端耐寒性、指端两点辨别觉、患指指间关节活动度,并对指端两点辨别觉行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12 ~17个月,同指指动脉岛状皮瓣组患指外观优良率为96%,略高于邻指皮瓣组90%,指端耐寒性及痛觉过敏两组病例无明显差别,在客观指标中,指间关节活动受限程度两组病例无明显差别,而两点辨别觉对比中,同指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为(4.30 ±0.15)mm,优于邻指皮瓣组(7.50 ±0.19) mm(P <0.05).结论 在适应证明确的指端缺损修复中,同指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较邻指皮瓣具有更优的感觉恢复优势.
陆大明朱金宏陆向荣陆振良
关键词:指动脉岛状皮瓣邻指皮瓣指端缺损显微外科手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