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健华

作品数:15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东莞市桥头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滴眼
  • 2篇滴眼液
  • 2篇眼液
  • 2篇内障
  • 2篇切除
  • 2篇子宫
  • 2篇妥布霉素
  • 2篇疗效
  • 2篇角膜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2篇白内障
  • 2篇病变
  • 1篇电光性眼炎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泪囊炎
  • 1篇眼部
  • 1篇眼炎
  • 1篇氧氟沙星
  • 1篇氧氟沙星滴眼...

机构

  • 15篇东莞市桥头医...

作者

  • 15篇陈健华
  • 8篇梁丹丹
  • 6篇刘中
  • 4篇黄宇
  • 4篇章芸
  • 3篇马蓝
  • 2篇杨恒生
  • 1篇陈国强

传媒

  • 5篇中国现代药物...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中外医疗
  • 1篇当代医学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1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良式胬肉切除术治疗翼状胬肉对眼部美观的影响分析
2019年
目的分析改良式胬肉切除术治疗翼状胬肉对眼部美观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4月-2018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翼状胬肉患者68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3例,采用单纯胬肉切除术,研究组35例采用改良式胬肉切除术,总结分析两种治疗方式对眼部美观的影响。结果研究组痊愈率32例(91.4%)高于对照组24例(72.7%),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无统计学意义(χ^2=2.821,P>0.05),研究组复发率3例(8.6%)低于对照组13例(27.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11,P<0.05)。结论改良式胬肉切除术治疗翼状胬肉能够降低复发率,减少反复手术对眼表的损伤,进而降低反复发生造成的眼部美观缺陷,具有应用的价值。
陈健华梁丹丹李金华
关键词:翼状胬肉
MTX局部用药与全身用药在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临床疗效对比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对比甲氨蝶呤(MTX)局部用药与全身用药在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为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52例保守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其中观察组采用MTX局部用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采用MTX全身用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下降至可行清宫术所需时间平均为(18.0±2.5)d,对照组血β-HCG下降至可行清宫术所需时间平均为(23.0±3.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X局部用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安全可靠,血β-HCG下降速度较全身用药更快,效果明显,缩短患者治疗时间,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全身用药更低,适合在基层医院临床上广泛应用。
梁丹丹章芸陈健华
关键词: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局部用药全身用药米非司酮
妥布霉素滴眼液与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儿童急性结膜炎的临床比较研究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研究在儿童急性结膜炎的治疗中妥布霉素滴眼液与氧氟沙星滴眼液的临床效果。方法 84例急性结膜炎患儿,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儿使用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观察组患儿使用妥布霉素滴眼液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5.2%,高于对照组的7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复发率为7.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均低于对照组的26.2%、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急性结膜炎治疗中,妥布霉素滴眼液的临床效果更为明显,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适合应用。
陈健华刘中梁丹丹
关键词:妥布霉素滴眼液氧氟沙星滴眼液儿童急性结膜炎
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临床止血效果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止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90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止血,实验组采用垂体后叶素止血,比较两组止血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红蛋白术前与术后3 d差值以及术后排气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10 min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中采用垂体后叶素止血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梁丹丹陈健华章芸杨恒生
关键词:子宫肌瘤剔除术垂体后叶素腹腔镜止血
皮质类固醇剂量与细菌性角膜溃疡愈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细菌性角膜溃疡时的最佳剂量。方法将120例细菌性角膜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3个激素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单纯的抗生素常规治疗,激素治疗组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采用不同剂量的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激素1组、2组和3组激素剂量分别为0.002%、0.01%和0.05%,对比分析各组的疗效。结果对照组的疗效和激素1组的疗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激素2组和激素3组与对照组相比疗效都有明显的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激素2组和激素3组之间疗效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细菌性角膜溃疡治疗中应用抗生素联合微量(0.01%)的皮质类固醇激素抗生素治疗可以加快溃疡愈合,减轻愈后瘢痕及新生血管形成,提高视力。
刘中马蓝陈健华黄宇
关键词:皮质类固醇细菌性角膜溃疡
40例外伤性前房积血临床治疗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外伤引起的眼球前房积血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09年4月至2012年2月于我院眼科进行治疗的外伤性前房积血的40例患者,对其进行止血、降眼压、包扎、半卧位休息等对症治疗,采用促进细胞代谢药物及自由基清除剂应用,球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联合玻璃酸酶,必要时行前房穿刺冲洗。结果 21例I级患者前房积血均于3d内吸收;11例Ⅱ级患者中有8例7d内吸收,4例10d内吸收,8例ⅡI级患者前房积血平均11.8d内吸收。I级和Ⅱ级前房积血患者治疗后视功能恢复佳,ⅡI级视功能恢复较差。结论外伤性前房积血经早期积极恰当治疗,可使积血较快吸收,较大限度的恢复视功能,减少角膜血染、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
陈健华
关键词:外伤前房积血
妥布霉素贝复舒凝胶混合剂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妥布霉素贝复舒凝胶混合剂在新生儿泪囊炎泪道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184例204眼新生儿泪囊炎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用生理盐水冲洗泪道后再用妥布霉素贝复舒凝胶混合剂冲洗充填泪囊,对照组按传统方式生理盐水冲洗泪道后滴妥布霉素滴眼液,两组均在泪道冲洗无脓后行泪道探通,观察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时间(平均3天)治愈率达98.1%,再手术率0%,优于对照组(平均5天),治愈率92%,再手术率5%。结论妥布霉素贝复舒凝胶混合剂泪道冲洗在新生儿泪囊炎泪道治疗中的疗效好,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及减少复发。
刘中马蓝黄宇陈健华
关键词:妥布霉素泪道冲洗新生儿泪囊炎
胰岛素对老视出现年龄影响的临床研究
2020年
目的通过对比使用胰岛素患者的老视发病年龄和不使用胰岛素老视患者的发病年龄,探讨胰岛素是否会引起老视发病年龄的提前。方法方便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该院就诊的老视眼的患者(共297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分成3组,第1组为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77例),第2组为不使用胰岛素只用口服降糖药的患者(99例),第3组为非糖尿病患者(121例)。调查3组患者老视发病年龄,通过统计学方法比较3组之间老视发病平均年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第1组的老视发病平均年龄为(42.53±1.85)岁,第2组的老视发病平均年龄为(44.88±1.32)岁,第3组的老视发病平均年龄为(47.56±1.48)岁。3组老视发病年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胰岛素会引起老视发病年龄提前,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比不使用胰岛素只用口服降糖药的患者以及非糖尿病患者的发病年龄要早。
陈健华陈国强黄宇刘中黄锭
关键词:胰岛素老视糖尿病屈光不正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电光性眼炎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电光性眼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医院接受治疗的电光性眼炎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为(6. 5±1. 3)d,短于对照组的(9. 2±1. 1) d(P <0. 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 9%,高于对照组的67. 9%(P <0. 05);2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在电光性眼炎的治疗中效果显著,能够缓解症状,缩短病程,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作为常规药物在临床上应用。
陈健华刘中梁丹丹
关键词: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电光性眼炎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2
2012年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6月~2012年1月收治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4例(71眼),均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裸眼视力恢复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术后的裸眼视力恢复情况,术后7d视力<0.3者15眼(21.1%),0.3≤视力<0.8者49眼(69.0%),视力≥0.8者7眼(9.9%),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情况:术中撕囊失败14眼(19.7%),后囊膜破裂5眼(7.0%);术后一过性高眼压18眼(25.4%),角膜水肿14眼(19.7%)。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疗效确切,术中注重操作的规范性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陈健华
关键词: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