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2篇急性
  • 2篇白血
  • 2篇白血病
  • 1篇新生儿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学
  • 1篇血清学检测
  • 1篇疫苗
  • 1篇阴性
  • 1篇隐性梅毒
  • 1篇预后
  • 1篇孕妇
  • 1篇早幼粒细胞
  • 1篇早幼粒细胞白...
  • 1篇人类白细胞
  • 1篇人类白细胞抗...
  • 1篇髓系
  • 1篇髓细胞
  • 1篇髓细胞白血病

机构

  • 2篇廊坊市中医院
  • 1篇廊坊市妇幼保...
  • 1篇廊坊市疾病预...

作者

  • 4篇陈兵月
  • 2篇王东侠
  • 2篇张文艺
  • 1篇曹军
  • 1篇曹军
  • 1篇褚兴杰
  • 1篇顾焕颖
  • 1篇雷蕊
  • 1篇姜琪
  • 1篇杜景林
  • 1篇姜琦
  • 1篇李洪亮

传媒

  • 2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饮食科学
  • 1篇热带病与寄生...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CD38分子表达与成年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2011年
成年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预后研究集中在细胞遗传学并取得进展,发现一些染色体的改变是其独立的预后因素[1,2]。免疫表型分析也是B-ALL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些抗原表达与某些特定的遗传学改变相关[3]。国外研究证实CD38是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CLL)独立的预后因素[4]。
陈兵月张文艺王东侠曹军姜琪
关键词:B淋巴细胞急性白血病成年人预后
隐性梅毒孕妇所产新生儿梅毒血清检测结果及其转阴情况分析
2019年
目的:梅毒患者所产新生儿的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以及转阴情况的探究,为新生儿梅毒预防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尽早进行新生儿的梅毒抗体以及免疫情况诊断。方法:随机择取我院120例梅毒孕妇所产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成综合组与单一组,综合组实施青霉素联合中药治疗,而单一组仅采用青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新生儿的先天梅毒患儿以及不同阳性、正常患儿,并依据转阴时间,确定有效的干预治疗措施。结果:基于RPR、TP-PA等试验结果发现,单一组中的先天梅毒患儿有10例,显著高于综合组患儿,两组的梅毒患病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综合组患者的母体平均滴度显著低于单一组,综合组患儿的RPR、TPPA的平均转阴时间均低于单一组,两组转阴时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新生儿血清TP-IgM-WB进行梅毒诊断,能有效提升阳性结果诊断的准确性。由于胎传梅毒主要是由于孕妇带有隐性梅毒,为有效防止先天梅毒的发生,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干预,低滴度能保护患儿。
陈兵月杜景林杜文功雷蕊金舒慧顾焕颖史春光
关键词:新生儿梅毒血清学检测
HLA-DR阴性的急性髓系非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被引量:1
2012年
正常髓系细胞分化成熟的过程中,人类白细胞抗原(简称HLA-DR)可表达在造血祖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及巨核细胞的前体细胞上,但在早幼粒细胞阶段往往缺乏,与之相一致的是绝大多数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上也缺乏HLA-DR抗原。
陈兵月张文艺姜琦王东侠曹军李洪亮
关键词:人类白细胞抗原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2008年河北廊坊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监测
2009年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氏菌(Nm)通过呼吸道传播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常在冬春季发病和流行,以儿童多见.……
顾焕颖陈兵月褚兴杰
关键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脑疫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