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喜全

作品数:9 被引量:60H指数:4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落叶松
  • 5篇混交
  • 5篇混交林
  • 3篇土壤
  • 3篇人工混交
  • 3篇人工混交林
  • 3篇胡桃楸
  • 2篇水曲柳
  • 2篇曲柳
  • 2篇群落
  • 1篇盐碱
  • 1篇盐碱地
  • 1篇盐碱地造林
  • 1篇盐碱土
  • 1篇营养元素
  • 1篇营养元素含量
  • 1篇有机质
  • 1篇造林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群

机构

  • 9篇东北林业大学
  • 3篇吉林省白石山...
  • 2篇辽宁省湾甸子...
  • 1篇绥棱林业局

作者

  • 9篇陈喜全
  • 5篇陈乃全
  • 3篇白玉刚
  • 2篇李国江
  • 2篇郭德武
  • 1篇于中华
  • 1篇关继义
  • 1篇郭秋慧
  • 1篇王政权
  • 1篇崔晓阳
  • 1篇李长胜
  • 1篇于维军
  • 1篇张伟

传媒

  • 7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植物研究
  • 1篇第四次全国森...

年份

  • 1篇1994
  • 1篇1993
  • 6篇1991
  • 1篇198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三北防护林地区土壤水分动态研究被引量:6
1994年
东北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影响农业、畜牧业发展的关键因子之一是水分。水分在这一地区变化规律是5~6月春旱阶段,7.8、9三个月是土壤水分丰盛期,各层次水分相差不大,10月至来年2月是土壤储水期。农田防护林的建立减少了蒸发,提高了土壤水分。但距林带不同距离调节水分幅度不同,明显出现水分最佳区和水分低谷区。根据这一规律可以调整种植结构,充分合理的利用土壤水分,为推广节水型农业提供了途径。防护林带的种类、树高、树种及林带间的距离对林网内水分的分配都有较大影响,这一结论为防护林体系的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陈喜全关继义张伟崔晓阳
关键词:防护林土壤水分
人工落叶松林群落结构对白浆土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
陈喜全
关键词:白浆土落叶松植物群落土壤物理化学土壤有机质
胡桃楸落叶松人工混交林的研究被引量:10
1991年
本文从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落叶松(Larix olgensis Henry)混交林树干生长过程、根系垂直分布和不同立地条件不同混交比)的林分生长状况等不同角度,讨论了混交林生长和种间关系,肯定了胡落混交是成功的。在立地条件好的情况下,混交林种间关系协调,单位面积蓄积量是胡桃楸纯林的1.69倍。混交以带混为宜,落叶松带3—5行,胡桃楸带1—2行;不宜采用株间混交。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水分条件好的立地条件上营造胡落混交林。
史凤友陈喜全陈乃全白玉刚
关键词:胡桃楸落叶松人工混交林种间关系
全文增补中
椴树落叶松人工混交林的研究被引量:6
1991年
本文通过对椴树(Tilia amurensis Rupr.)落叶松(Larix olgensis Henry)混交林生长和种间关系研究,肯定了营造椴、落混交林是成功的,合理混交能促进椴树和落叶松生长。在林龄24年生时,椴、落混交比为1∶3和2∶3林分蓄积量略高于落叶松纯林;3∶3的则比落叶松纯林低8%。在三种混交比中,以2∶3椴树分叉率最低;3∶3椴树Ⅰ级木比例最大,且分布均匀。椴树10—24年生适宜庇阴度为1.3—1.6。初始间伐年龄为12 a,间伐间隔期以6—7 a为宜,
史凤友陈喜全陈乃全白玉刚
关键词:椴树落叶松混交林
全文增补中
胡桃楸落叶松人工混交林营养元素含量的季节动态被引量:27
1991年
本文通过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落叶松(Larix olgensis)人工混交林在年生长季节内土壤养分释放、树木吸收和混交树种生长节律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胡桃楸高生长速生期来的早,持续时间短;落叶松高生长速生期来的晚,持续时间长。胡桃楸早春根系吸收能力强,使叶片中无机元素含量水平高;落叶松在整个生长季节内,无机元素吸收和供应比较均衡。在年生长季节内,混交胡桃楸叶内全N、全P含量水平高于纯林胡桃楸。
陈喜全史凤友陈乃全白玉刚
关键词:胡桃楸落叶松混交林营养元素
水曲柳红松混交林的研究(Ⅰ)——混交林的综合效果及其群落稳定性被引量:3
1991年
萌芽水曲柳与人工红松形成的混交林综合效果显著,混交林不但促进水曲柳生长,而且对红松无不利影响。混交林与红松、水曲柳纯林相比:蓄积量分别提高20.3%,73.2%;生物量提高30.5%,39.3%;经济效果提高21.8%,50.7%;无论与单层纯林,还是多层混交林相比,都是较稳定的群落,而且,林分的高生长,材积生长处于上升阶段,土壤理化性质不断得到改善,为混交林长期稳定高产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郭德武陈喜全李国江陈乃全于中华
关键词:水曲柳混交林稳定性
全文增补中
水曲柳红松混交林的研究(Ⅱ)——林分结构及效应分析被引量:3
1991年
混交林分结构与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混交林为明显的复层林结构,由于林冠的相互镶嵌,增加了林分密度与相对削度,从而提高了林分产量和材种出材量;混交林可增加空间利用层次,使生物量空间分布合理,并且,根系分布较深,大小根比例适宜;两树种混交在物质的吸收、积累和归还方面更为协调,从而保证了林分的稳产、高产;林分结构与红松生长关系密切,及时调整林分结构是保证持续稳定高产的技术关键;开敞度K值以0.9—1.1为适宜,在25—30 a生适宜保留密度为1400—1700株/ha。
郭德武陈喜全李国江陈乃全路治林
关键词:水曲柳林分结构
全文增补中
苏打盐碱地人工林生长研究被引量:3
1993年
对生长在苏打盐碱地上11年生的人工林调查研究表明:采取合理的造林技术措施,人工林可以在pH值8.5~9.6,含盐量0.1%~0.3%,钠化率16%~51%,盐基当量浓度比值Na^+(Ca^(++)+Mg^(++))≥4的苏打盐碱地上生长良好,郁闭成林,根据标准地调查和树干解析,小黑杨生长量最高,9年生蓄积可达100m^3/hm^2,地上部分生物量可达28.7t/hm^2。小黑杨可在土壤条件极其恶劣的碱斑以外的各种盐碱地上生长良好,是一个良好的苏打盐碱地造林树种。
李长胜陈喜全张玉江于维军赵江
关键词:盐碱土盐碱地造林生长量
落叶松纯林与落叶松胡桃楸混交林下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被引量:4
1991年
本文作者对东北东部山区31年生落叶松纯林及落叶松胡桃椒混交林下的土壤物理性质进行了外业调查与室内分析,获得数据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落胡混交林下土壤三相比,渗透性、容重、含水量、持水量等优于落叶松纯林。且其物理性差异是底层大于表层。②纯林底层的物理性质受表层的孔隙度的正相影响,混交林则受此影响较小,且为负向。③纯林中对物理性肥力评价起代表性作用大的是底层毛管持水量,而混交林是表层最大持水量。④纯林下土壤表层凋落物毡状层是影响土壤一系列物理性质的主导因素。混交林调正了凋落物层厚度、分解情况,从而改善了土壤的一系列物理性状,提高了肥力水平。
陈喜全郭秋慧王政权
关键词:落叶松胡桃楸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