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士部
- 作品数:60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 郭象玄学与文学的自觉被引量:2
- 2004年
- 在魏晋玄学思潮中,郭象玄学以特有的品格使主体的审美意识得以完善与独立,使文论对文学内在规律的探讨有了可能。本文基于对陆机的《文论》和刘勰的《文心雕龙》的分析,论证郭象玄学对于魏晋文学的自觉与独立所蕴涵的美学意义。
- 陈士部
- 关键词:玄学郭象《文赋》《文心雕龙》
- 论现象学视域中的王夫之'现量'说
- 之的"现量"说及其相关的诗学思想与西方现象学美学有诸多暗合之处,让两者展开跨文化时空的对话,或者说,以现象学美学的思想方法进一步开掘王夫之"现量"说的美学内涵,这有助于深化对王夫之...
- 陈士部
- 关键词:诗学思想王夫之美学内涵现象学
- 原始要终与学贯中西的理论寻绎——研读姚文放教授新著《从形式主义到历史主义:晚近文学理论“向外转”的深层机理探究》有感
- 2017年
- 姚文放教授的《从形式主义到历史主义》感应晚近中西文学理论变局而动,既有相关文学理论知识范型的梳理与开掘,又有人文学科浓厚的价值论诉求,两者相得益彰,势必会对当前中国文学理论话语的重建产生深远的学术影响。
- 陈士部
- 新时期国内“龙学”研究与中国文论的现代性诉求被引量:1
- 2015年
- 新时期以来,国内"龙学"研究的广度与深度都有所开拓,刘勰及其《文心雕龙》的诸多相关问题均被学界关注,由此,"龙学"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盛景观,而中国文论的现代化诉求成为牵引"龙学"研究的一条学术思想暗线。在"龙学"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的同时,这些研究在探讨的思维方式、自洽性比较和还原意识等方面存有一定的缺陷与不足,有待在现代理论境域中开拓出新的学术境界。未来"龙学"研究的重难点与突破点在于,不局促于视《文心雕龙》为自我立论的"只言片语",而是不时回溯源初语境,并立足于深度的中西对话与古今对话,深究如何让《文心雕龙》的文艺精神与思想范式参与到中国当下文艺学的建构中,探求如何让其人文蕴涵滋养中国人的灵魂以自强民族精神。
- 陈士部
- 当代审美文化视野里的“媚”范畴研究——评蒋继华《媚:感性生命的欲望表达》
- 2010年
- 《媚:感性生命的欲望表达》在当代审美文化视野里对"媚"范畴予以全面深入的探究,并用理性的眼光揭示其可能的"本然"与"应然"的发展趋向。做到了历史意识与当代眼光、感性体验与理性审视以及事理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由此,"媚"范畴的学理内涵、美学特性、形成机制及其当下存在都得到了多层次、多角度的辩证审视。
- 陈士部
- 关键词:审美文化历史意识感性体验
- “道之文”:天文·人文·情文——刘勰文艺美学思想论纲
- 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中两次提到的"道之文",可以说是刘勰文艺美学思想的衍生地。而《原道》篇出现的"天文"和"人文"以及《情采》篇出现的"情文"等三个概念,则构成了刘勰迈向文艺殿堂的三块阶石。如果我们要从整体上理解刘勰...
- 陈士部
- 文献传递
- 论《巴黎手稿》中的主体性思想及其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马克思早期《巴黎手稿》中的主体性思想,在他一生的思想发展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他提出和阐释的"感性活动"、"对象化"和"异化"等重要范畴和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自我和传统哲学主体性思想的双重超越。《巴黎手稿》中的主体性思想和意识形态批判精神对后来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陈士部
- 关键词:感性活动对象化异化西方马克思主义
- “道之文”:天文·人文·情文--刘勰文艺美学思想论纲
- 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中两次提到的"道之文",可以说是刘勰文艺美学思想的衍生地,而《原道》篇出现的"天文"和"人文"以及《情采》篇出现的"...
- 陈士部
- 关键词:《文心雕龙》文艺美学学术思想
- 关于“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几个问题
- 2007年
- “审美意识形态”概念的提出虽然顺应国内外学术语境,注意到文学特征的整一性、研究方法的开放性,但它自身又不可避免地陷入文论的意识形态性与文学的意识形态性的纠缠、化约文学复杂微妙内涵等困境中。文章认为,应置身于审美现代性批判的语境中,并展开与当代审美文化的“交往对话”,以此推动中国当代文论的健康发展。
- 陈士部
- 关键词:审美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
- 实践美学的新变:新实践美学与实践存在论美学被引量:1
- 2010年
- 陈士部
- 关键词:新实践美学实践存在论美学后实践美学美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