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应春
- 作品数:8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政法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 制度的伦理诉求被引量:1
- 2008年
- 虽然制度伦理在我国已经逐渐成为应用伦理学研究的热点,但由于制度伦理自身内涵的多重性,学者们分别在不同的意义层次上立说,使得学界对制度伦理的内涵尚无一致的界定,从而使许多问题的争论不能得到较好的解决。本文从制度与伦理的关系、制度伦理的四种内涵以及我国目前的制度伦理建设三个方面论述了制度对伦理的诉求问题。
- 陈应春
- 关键词:制度伦理伦理制度制度伦理建设
- 多元的正义、复合的平等——沃尔泽正义观解读
- 2008年
- 沃尔泽以一种不同于传统自由主义的方式,对正义的分配做了一种广泛的、平等主义的、多元主义的解释。在沃尔泽看来,政治理论的核心问题就是对一组社会善应该如何分配的问题。不同的物品应遵循不同的分配原则,即多元的正义、复合的平等。
- 陈应春
- 关键词:沃尔泽
- 生命伦理学中的权利问题研究
- 2008年
- 自20世纪中后期伦理学转向以来,西方道德哲学就越来越关注对各个领域中权利问题的探讨,使得"权利概念成了伦理学的中心"[1]。"权利问题"也成为了生命伦理学的一个核心问题,在生命伦理学中对许多问题的争论实际上都是对权利的争论,比如在流产问题上会涉及妇女的生育权(或隐私权)与胎儿的生命权的冲突。
- 陈应春
- 关键词:生命伦理学法律权利道德权利生命权个人主义道德义务
- 质疑“次道德”被引量:1
- 2006年
- 从语言及逻辑、道德境界、价值判断等三个层面对“次道德”这一概念进行分析,可认为“次道德”是一个虚妄的概念,不具有理论性和可操作性。
- 陈应春董继祥
- 关键词:道德逻辑语言
- 儒墨对辨的价值论根源及其现代启示
- 2005年
- 儒家、墨家的相互批判是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上的一次大碰撞。双方对辨的焦点集中于对国家和社会问题的思考以及解决方案的合理性。儒墨对辨开创了理性批判的先河,彰显了在历史整合时期个人和社会价值的多元化及其冲突的意义。
- 陈应春董继祥
- 关键词:多元性
- 道德制度化、法律化——制度伦理建设的有效途径被引量:4
- 2007年
- 道德制度化、法律化,有其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可行性,是制度伦理建设的有效途径。加强制度伦理建设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具体措施,加强各个领域的道德规章和法律建设,同时又必须将道德的制度化、法律化保持在适当的限度内。
- 陈应春
- 关键词:道德制度化道德法律化道德规范道德立法
- 作为“权宜之计”的自由主义被引量:1
- 2006年
- 自由主义的思想中一直包含着两个互不相容的哲学形态。在第一种形态中,自由主义是一种普遍的、理性的共识,它企图实现对全人类来说所谓最好的生活方式。在第二种形态中,自由主义是一种计划,企图实现不同的制度和生活方式的和平共处,它是可以在许多政权中被人们追求的共同方案,这种自由主义是放弃理性共识的自由主义,它主张政治上的“权宜之计”,主张各种价值观念的妥协、协调,而不是高扬某种普世的理想主义。
- 陈应春史军
- 关键词:自由主义宽容多元主义权宜之计
- 理论与实践的碰撞——应用伦理学的研究方法探讨
- 2006年
- 本文从应用伦理学的出发点、理论伦理与应用伦理的关系等方面探讨了应用伦理学的研究方法问题,试图通过澄清理论伦理与应用伦理的关系,从而为应用伦理学的研究找到方法上的突破。
- 陈应春史军
- 关键词:应用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