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悦

作品数:12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血压
  • 7篇高血压
  • 5篇中医
  • 3篇原发性
  • 3篇原发性高血压
  • 3篇中医病
  • 3篇中医病证
  • 3篇病证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血清
  • 2篇高血压前期
  • 2篇唇香草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综合
  • 1篇代谢综合征
  • 1篇单核
  • 1篇胆固醇
  • 1篇蛋白
  • 1篇低密度脂蛋白

机构

  • 9篇新疆医科大学
  • 7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陈悦
  • 6篇张新蕾
  • 5篇辛效毅
  • 2篇徐隽
  • 2篇袁爽
  • 2篇古丽努尔·阿...
  • 2篇伍倩
  • 1篇赵今
  • 1篇唐莉
  • 1篇薛瑞
  • 1篇刘媛

传媒

  • 3篇新疆中医药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口腔疾病防治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疆地区原发性高血压中医病证表现特殊性研究
目的分析新疆地区原发性高血压病证表现的特殊性,探寻新疆地区高血压中医症候表现特点的相关原因。方法收集新疆及国内其他地区高血压病中医辨证论治及流行病调查文献,运用统计学和传统中医理论进行病因病机和证候表现的分析,比较新疆与...
陈悦辛效毅张新蕾布外散·阿不都热合曼
关键词:中医病证
文献传递
一种多用牙周探针
本实用新型属于牙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用牙周探针。其技术方案为:一种多用牙周探针,包括手柄,手柄的一端铰接有探针头,探针头的另一端固定有探针主体,探针头上均布有若干拉线,拉线的另一端连接有拉动块,拉动块连接于...
陈悦赵今薛瑞古丽努尔·阿吾提徐隽
文献传递
新疆地区原发性高血压中医病证表现特殊性研究
目的 分析新疆地区原发性高血压病证表现的特殊性,探寻新疆地区高血压中医症候表现特点的相关原因。方法 收集新疆及国内其他地区高血压病中医辨证论治及流行病调查文献,运用统计学和传统中医理论进行病因病机和证候表现的分析,比较新...
陈悦辛效毅张新蕾布外散?阿不都热合曼
关键词:中医病证
复方唇香草颗粒干预As斑块炎症反应信号通路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以维吾尔药为主的复方唇香草颗粒对 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 IκK-β/IκB-α/NF-κB 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其稳定 As斑块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70只6~8周龄 Apo-E基因敲除小鼠,予高脂饮食喂养12 w后,随机处死10只,取主动脉根部,HE染色普通光镜下观察并确定As形成,其余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中药对照组(血脂康)、西药对照组(辛伐他汀)及复方唇香草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给药12 w后处死,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小鼠斑块内 IκK-β、IκB-α和 NF-κB 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及复方唇香草颗粒高、中、低剂量组 IκK-β和 NF-κB mRNA的表达降低(P <0.01),IκB-αmRNA的表达增高(P <0.05);而西药对照组与复方唇香草颗粒高、中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复方唇香草颗粒具有抗 As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 IκK-β/IκB-α/NF-κB 信号通路的活动而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袁爽伍倩陈悦辛效毅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IΚB-ΑNF-ΚB
高血压前期中医体质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7年
高血压是临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且每年的发病率在不断升高,而高血压前期人群是发展为高血压患者的重要人群,本文从传统医学的角度简要综述了高血压前期定义及中医病因病机和高血压前期与中医体质的关系,对高血压疾病的预防治疗具有一定意义。
陈悦辛效毅
关键词:高血压高血压前期中医体质
新疆地区原发性高血压中医病证表现特殊性研究
目的分析新疆地区原发性高血压病证表现的特殊性,探寻新疆地区高血压中医症候表现特点的相关原因。方法收集新疆及国内其他地区高血压病中医辨证论治及流行病调查文献,运用统计学和传统中医理论进行病因病机和证候表现的分析,比较新疆与...
陈悦辛效毅张新蕾布外散·阿不都热合曼
关键词:中医病证
文献传递
罗欧咳祖帕复方治疗哮喘的药效物质基础及血清药理学研究
陈悦
AQP-1在罹患西北燥证的高血压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清水通道蛋白-1(AQP-1)在高血压患者与西北燥证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的152例高血压患者,分为4组:罹患西北燥证的高血压组(A组)50例,非罹患西北燥证的高血压组(B组)50例,罹患西北燥证的体检健康组(C组)26例,非罹患西北燥证的体检健康组(D组)2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患者血清中AQP-1水平。结果与A组比较,B组、D组AQP-1浓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C组AQP-1浓度减少,D组AQP-1浓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D组AQP-1浓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QP-1在西北燥证患者、高血压患者血清中低表达,可能参与西北燥证、高血压的病理生理过程。
张新蕾辛效毅陈悦布外散.阿不都热合曼
关键词:高血压西北燥证水通道蛋白-1
复方唇香草颗粒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PPARγ和MMP-9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探讨复方唇香草颗粒对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中PPAR γ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影响及机理的研究.方法 将70只6-8周龄Apo-E基因敲除小鼠,予高脂饮食喂养12w后,随机处死10只,取主动脉根部,HE染色普通光镜下观察并确定AS形成后,其余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中药对照组(血脂康)、西药对照组(辛伐他汀)及复方唇香草颗粒高、中、低剂量每组10只给药,12w后处死,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PPARγ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复方唇香草颗粒高、中、低剂量组、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的PPAR阳性区域面积百分比增大、血清MMP-9含量下降(P<0.01);与中药低剂量组、中药对照组比较,中药高、中剂量组、西医对照组的PPARγ阳性区域面积百分比增大,血清MMP-9含量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唇香草颗粒可通过增大AS斑块中PPAR γ的区域面积百分比,降低MMP-9含量,对动脉硬化炎症反应有一定的改善和调节作用.
伍倩辛效毅张新蕾陈悦袁爽
关键词:唇香草ASPPARΓMMP-9
双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免疫细胞表型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之间的因果关系
2025年
目的 利用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探索731种免疫细胞表型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方法 利用公开发布的731种免疫细胞表型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统计数据与来自FinnGen联盟RAU的GWAS统计数据进行了两样本双向MR研究。逆方差加权法(inverse variance weighted,IVW)作为主要的分析方法,加权中位数法(weighted median,WM)、MR-Egger回归、加权众数法以及简单众数法作为补充性的分析工具。敏感性分析则依赖于Cochran's Q检验、孟德尔随机化多效性残差与异常值识别法(mendelian randomization pleiotropy residual sum and outlier,MR-PRESSO)以及留一交叉验证法(leave-one-out approach)。此外,利用来源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的一项临床队列数据集进行差异性分析,进一步辅助验证MR结果。结果 在正向MR分析中,731种免疫表型作为暴露因素,RAU作为结局,其中有52个免疫细胞表型对RAU的因果效应显著(P<0.05),经过假阳性发现率(false discovery rate,FDR)校正后,发现2个免疫表型与RAU风险显著相关:随着单核髓源性抑制细胞(monocytic 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MDSC)(OR=1.06,95%CI:1.03-1.09)以及粒细胞髓源性抑制细胞(granulocytic 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G-MDSC)上的CD33分子(OR=1.06,95%CI:1.03-1.09)的增加,RAU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反向MR中,RAU对2个免疫细胞表型因果效应显著(P<0.05),但经FDR矫正后,未发现有显著效应的免疫细胞表型。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所有SNPs之间并未展现出显著的异质性(P>0.05)。GEO数据集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的特征基因(CTBS、IPMK及UBA3)在RAU中表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731种免疫细胞中的M-MDSC与G-MDSC上的CD33分子可能是RAU发生的危险因素,RAU的临床GEO数据�
谢雪洁徐隽刘媛陈悦刘媛陈悦
关键词:免疫表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因果推断髓源性抑制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