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挺

作品数:54 被引量:181H指数:8
供职机构:丽水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丽水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前列腺
  • 14篇尿管
  • 14篇结石
  • 13篇输尿管
  • 9篇碎石
  • 9篇膀胱
  • 6篇手术
  • 6篇取石
  • 6篇肿瘤
  • 5篇增生
  • 5篇肾镜
  • 5篇术后
  • 5篇碎石术
  • 5篇前列腺增生
  • 5篇切除
  • 5篇取石术
  • 5篇疗效
  • 4篇输尿管结石
  • 4篇切开
  • 4篇外科

机构

  • 53篇丽水市中心医...
  • 2篇浙江省人民医...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杭州市第三人...
  • 1篇和县人民医院

作者

  • 54篇陈挺
  • 21篇蒋悦
  • 21篇马登扬
  • 20篇李杰
  • 18篇张宝金
  • 18篇吴小芬
  • 15篇楼坚
  • 13篇杨凌峰
  • 12篇刘安全
  • 9篇朱庆峰
  • 8篇林连祥
  • 5篇颜力昊
  • 4篇练鑫
  • 3篇代苗英
  • 3篇马登杨
  • 2篇张大宏
  • 2篇谢丽丹
  • 2篇吴晓芬
  • 2篇李颖
  • 2篇沙菁

传媒

  • 5篇浙江创伤外科
  • 4篇浙江医学
  • 4篇浙江实用医学
  • 3篇中华医院感染...
  • 3篇临床泌尿外科...
  • 3篇中国性科学
  • 2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临床医学
  • 1篇江西医药
  • 1篇新中医
  • 1篇广东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海峡药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中医药管理杂...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0
  • 9篇2019
  • 5篇2017
  • 3篇2015
  • 5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住院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住院患者泌尿系统感染临床疗效,分析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94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照组用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治疗,比较两组在疗效和细菌清除效果的变化。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可进行疗效评价各47例,可进行安全性评价各47例;试验组痊愈28例,显效19例,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痊愈22例,显效17例,进步8例,总有效率82.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清除率试验组为100.00%,对照组为82.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有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为4.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疗效明显,细菌清除率高,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马登扬陈挺蒋悦吴晓芬朱庆峰
关键词: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泌尿系统感染疗效
双导丝联合输尿管导入鞘技术用于复杂性输尿管中上段结石的效果观察
2020年
目的观察双导丝联合输尿管导入鞘技术用于复杂性输尿管中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8年7月至2020年8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住院诊治的46例复杂性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患者,采用双导丝联合输尿管导入鞘技术行输尿管硬镜碎石取石术,观察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46例患者一期置入输尿管导入鞘并成功实施输尿管硬镜碎石取石术,手术时间(64.7±30.6)min。术中未发生结石逆行入肾、严重的输尿管壁损伤等并发症。术后发生ClavienⅠ级并发症3例,Ⅱ级并发症1例,Ⅲ~Ⅳ级并发症0例。术后住院(1.74±0.87)d,3~4周拔管前CT检查示结石清除率为100.00%。术后随访(14.3±6.7)个月,未发现输尿管狭窄。结论双导丝联合输尿管导入鞘技术用于复杂性输尿管中上段结石的效果良好,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
李杰陈挺刘安全丁佳锋
关键词:输尿管中上段结石
不典型晚期肾结核的诊断分析(附78例报告)被引量:20
2002年
目的 :探讨不典型晚期肾结核的临床特点和主要诊断方法。方法 :对 1980~ 1999年间收治的 78例不典型晚期肾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78例患者中 ,尿常规检查 69例、尿找结核杆菌 2 2例 ,KUB检查 74例 ,IVU检查 73例 ,CT检查 17例 ,B超检查 64例 ;作一侧肾切除 69例 ,药物治疗加对侧肾造口 5例 ;单纯药物治疗 4例。结果 :78例均获随访 ,随访时间为 0 .5~ 3年。 69例经手术治愈 ,术后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肾结核 ;9例未做手术者分别于 0 .5~ 2年内死亡。结论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 ,不典型晚期肾结核仍不少见 ;尿检结核杆菌或PCR TB DNA检查阳性率低 ;B超可作为筛选肾结核的检查手段 ,确诊仍需作KUB加IVU及CT检查。
张宝金陈挺蒋悦颜力昊杨凌峰林连祥
关键词:肾结核晚期
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坐标法结石定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介绍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术中坐标法结石定位方法。方法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17例,术中采用坐标法结石定位方法,即侧卧手术体位下以。肾内侧缘为横坐标,肾下极的位置为纵坐标,以结石距肾下极的位置切开肾周筋膜探查输尿管行取石手术。结果手术均取得成功,手术时间为47—156min,平均103min,失血量20~50ml,术后住院时间为5~7d,无1例尿漏。结论坐标法结石定位是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手术中较好的结石定位方法,简单、准确,易推广。
楼坚陈挺蒋悦张大宏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输尿管结石外科手术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病原菌及血清免疫球蛋白和VCAM-1与MCP-1水平
2024年
目的探究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病原菌特征及与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以2021年6月-2023年6月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8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感染组)及3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对感染组患者主要致病菌特征及耐药性进行分析;应用西门子BNII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受试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VCAM-1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清MCP-1水平;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指数得分将感染组患者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分析血清免疫球蛋白和VCAM-1、MCP-1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感染组患者均给予针对性干预,根据治疗疗效将其分为有效组及无效组,分析血清免疫球蛋白和VCAM-1、MCP-1水平对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治疗疗效的评估价值。结果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革兰阳性菌,大肠埃希菌为主要革兰阴性菌;感染组血清IgA、IgG、IgM水平及VCAM-1、MCP-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血清IgA、IgG、IgM水平及VCAM-1、MCP-1水平随病情的加重呈升高趋势(P<0.05);重度组血清IgA、IgG、IgM水平及VCAM-1、MCP-1水平高于中度组、轻度组,且中度组高于轻度组(P<0.05);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血清IgA、IgG、IgM水平及VCAM-1、MCP-1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有效组治疗后血清IgA、IgG、IgM水平及VCAM-1、MCP-1水平低于无效组(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和VCAM-1、MCP-1水平联合检测评估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治疗疗效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主要致病菌为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其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等耐药性较高,且患者血清免疫�
刘安全陈挺
关键词: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病原菌免疫球蛋白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TURBT+吉西他滨膀胱热灌注对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9
2020年
目的分析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手术(TURBT)+吉西他滨膀胱热灌注对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泌尿外科收治的高危NMIBC160例,分为A组84例,B组76例;A组给予TURBT+吉西他滨膀胱热灌注,B组给予TURBT+吉西他滨膀胱常温灌注,对比两组患者随访过程中癌症复发情况、癌症复发进展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组患者治疗1年后临床效果显著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随访期间癌症复发率显著低于B组,复发时间及复发进展时间显著长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URBT+吉西他滨膀胱热灌注对高危NMIBC患者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荐。
刘安全李杰代苗英陈挺马登扬吴小芬
关键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吉西他滨膀胱灌注
吡柔比星术后即刻膀胱灌注+短程维持膀胱灌注化疗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THP)术后即刻膀胱灌注+短程维持膀胱灌注化疗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107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术后即刻膀胱灌注+短程维持膀胱灌注化疗组(A组,50例)和常规膀胱灌注化疗组(B组,57例)。A组术后24h内完成THP膀胱灌注,维持膀胱灌注每周1次,共8次。B组术后1~2周开始进行THP膀胱灌注,每周1次,共8次,再改为每个月1次,共10次。总疗程12个月。定期膀胱镜检查进行随访。结果术后随访13~84个月,A组膀胱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26.00%(13/50),全身症状发生率4.00%(2/50),膀胱肿瘤复发率16.00%(8,50)。B组膀胱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22.81%(13/57),全身症状发生率1.75%(1/57),膀胱肿瘤复发率19_30%(11/5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P术后aPN膀胱灌注是安全有效的,但是对膀胱穿孔明显、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膀胱黏膜创面广泛的患者,术后不宜即刻膀胱灌注化疗药物。THP术后即刻膀胱灌注+短程维持膀胱灌注化疗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明确,患者耐受性好。
陈挺牵杰蒋悦马登扬吴小芬
关键词:吡柔比星膀胱灌注
经皮肾镜与后腹腔镜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比较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比较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与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PUL)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116例肾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PCNL组和RPUL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结石清石率、住院时间、手术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高热、出血及尿漏发生情况。结果与RPUL组比较,PCNL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较高(P<0.05和P<0.01),手术时间较短(P<0.01)。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在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都具有创伤小,清石率高等优点,但RPUL住院时间短,且术后并发症更少,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更加安全,可作为常规治疗方法。
顾腾飞沙菁陈挺
关键词:输尿管上段结石后腹腔镜微创经皮肾镜输尿管切开
经电切镜外鞘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膀胱结石(附32例报告)
目的:探讨经电切镜外鞘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膀胱结石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本组32例,男性31例,女性1例,年龄41~82岁,平均62.3岁。单纯膀胱结石15例,合并前列腺增生17例。合并上尿路结石7例,肾功能不全2例...
陈挺吴小芬张宝金林连祥楼坚杨凌峰蒋悦马登扬
文献传递
以无痛性肉眼血尿为首发症状的杀鼠剂中毒五例救治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蒋悦张宝金陈挺林连祥楼坚杨凌峰马登阳吴小芬洪尚仁
关键词:血尿中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