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文树

作品数:19 被引量:100H指数:6
供职机构:福建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食管
  • 9篇食管癌
  • 7篇手术
  • 5篇术后
  • 3篇胸腔
  • 3篇再灌注
  • 3篇再灌注损伤
  • 3篇食管癌术
  • 3篇食管癌术后
  • 3篇缺血
  • 3篇缺血再灌注
  • 3篇缺血再灌注损...
  • 3篇外科
  • 3篇灌注
  • 3篇灌注损伤
  • 3篇肺缺血
  • 3篇肺缺血再灌注
  • 3篇肺缺血再灌注...
  • 2篇胸腹
  • 2篇胸腹腔

机构

  • 15篇福建省立医院
  • 9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石河子大学医...

作者

  • 19篇陈文树
  • 15篇潘小杰
  • 7篇付向宁
  • 5篇郭天兴
  • 4篇徐澄澄
  • 4篇林招贤
  • 4篇欧德彬
  • 4篇张霓
  • 2篇陈前顺
  • 2篇平伟
  • 2篇王家宁
  • 1篇郭仙斌
  • 1篇李伟华
  • 1篇郑晓玲
  • 1篇祖育昆
  • 1篇梁玮
  • 1篇杨世疆
  • 1篇江文洋
  • 1篇何利平
  • 1篇孙威

传媒

  • 3篇临床外科杂志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创伤与急诊电...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河南外科学杂...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食管癌术后胃瘫1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胃瘫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1998年7月至2010年7月手术治疗食管癌147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确诊食管癌术后胃瘫15例,其中14例经保守治疗治愈,1例经手术治愈,全组无死亡患者.结论 食管癌术后胃瘫主要与手术创伤有关,治疗上以保守治疗为主,经长期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陈文树付向宁潘小杰欧德彬
关键词:食管癌胃瘫病因
管状胃对食管癌手术后胃食管反流的影响被引量:26
2011年
目的探讨管状胃对食管癌手术后胃食管反流的影响。方法将4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成管状胃组(20例)和传统手术组(20例),另选20例健康体检正常成人为对照组。分别对食管癌患者在术后2周内进行食管腔内24hpH值监测,并同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术后24hpH监测提示:DeMeester总评分、24h酸反流次数、>5min酸返流次数、最长反流持续时间、pH值<4.00的总时间、pH值<4.00占总时间的百分比各项结果传统手术组>管状胃组>正常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两组患者术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病理性胃食管反流,而管状胃组反流较传统手术组明显减轻。
陈文树付向宁徐澄澄张霓潘小杰刘曌宇
关键词:食管癌胃食管吻合术管状胃胃食管反流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视频要点被引量:2
2018年
1技术背景食管癌已成为我国发病率第6位,死亡率第4位的恶性肿瘤。手术仍是可切除食管癌的首选治疗方式。
陈文树黄郴李武锦林肖鹰陈前顺潘小杰
关键词:食管癌根治术
RNA干扰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的表达改善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观察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TGF-βRⅡ)表达对食管成纤维细胞参与瘢痕形成的影响。方法利用5例食管癌术后患者吻合口狭窄处的活检组织,原代培养食管成纤维细胞并行细胞免疫化学鉴定。针对人TGF-βRⅡ基因序列设计合成的小片段RNA(siRNA)转染成纤维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采用Westernblot和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TGF—βRⅡ和纤维粘连蛋白的表达;细胞划痕实验评价细胞迁移能力。结果原代食管成纤维细胞培养成功,细胞抗波形蛋白免疫荧光阳性。针对TGF-βRⅡ的siRNA转染成纤维细胞48h后转染效率达80%以上,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抑制了TGF—βRⅡ和纤维粘连蛋白的表达(P〈0.05),并抑制了成纤维细胞(70.6±9.5)%的迁移能力。结论使用RNA干扰技术沉默食管成纤维细胞TGF-βRⅡ的表达抑制了其在瘢痕形成中的作用。
徐澄澄祖育昆陈文树孙威张霓付向宁
关键词:食管癌吻合口狭窄RNA干扰技术
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的疗效及对肺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比较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116例食管癌患者分为2组,各58例。腔镜组采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开放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对比2组患者手术治疗指标、并发症情况及对肺功能的影响。结果 2组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创口直径、第1天引流量、留置胸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FEV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腔镜组较为明显;2组FEV1/FVC、Pa O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较传统开胸手术,出血量少、创口直径小,术后住院时间短且对肺功能无明显影响,疗效优于传统开放性手术。
陈前顺林兴徐驯宇潘小杰郭天兴陈文树
关键词:食管癌疗效肺功能
管状胃在减轻食管癌术后胃食管反流病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管状胃重建消化道对食管癌术后胃食管反流病的影响。   【方法】   按照入院顺序,将43例食管癌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随机分成管状胃组(20例)和传统全胃代食管手术组(23例),另选20例健康体检成人...
陈文树
关键词:食管癌胃食管反流手术治疗管状胃
胸腔镜联合胃镜治疗伴有并发症的胸段食管异物的临床价值
2017年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异物患者在胸腔镜联合胃镜下治疗效果,为胸段食管异物患者的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28例胸段食管异物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64.28%),女10例(35.62%);28例患者均有吞食异物史,食管异物主要以动物骨骼为主(78.58%,22/28),胸上段食管(52.57%,15/28)为异物最常见嵌顿部位。28例均有不同程度并发症,如单纯穿孔、纵隔脓肿等。28例均行胸腔镜联合胃镜下外科手术治疗。结果 28例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121.08±60.10)分钟(72~210分钟);住院时间(14.12±12.65)天(9~60天);28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胸段食管异物伴有并发症发生时,应尽早行外科治疗,以减少并发症,手术方式可优先选择胸腔镜联合胃镜治疗。
李武锦陈文树郭天兴林招贤潘小杰
关键词:食管异物纵隔脓肿外科手术胸腔镜
胸膜固定术在胸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中的价值探讨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对胸膜固定术在胸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primary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PSP)中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住院并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51例、女性20例,平均(22.99±5.62)岁,根据术中行胸膜固定与否,分为单纯肺大疱切除组25例,肺大疱切除加胸膜固定组146例,随访两治疗组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171例纳入研究,随访4~64个月,共有3例复发,总复发率1.75%(3/171),初次发作气胸术后复发率为1.71%(2/117),复发性气胸术后复发率为1.85%(1/54),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947)。4例复发性PSP(4/54,7.41%)合并血胸,初次发作PSP无合并血胸情况(P<0.05)。单纯肺大疱切除组术后复发率为8%(2/25),肺大疱切除加胸膜固定组术后复发率为0.68%(1/146),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两个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组,在年龄、BMI、吸烟史、气胸发作史、手术部位、肺大疱位置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胸膜固定术使手术时间及术后引流时间延长,总住院费用增加(P <0.05)。结论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PSP安全、有效。外科手术治疗可以降低初次发作气胸的复发率及复发性PSP血气胸的发生;联合胸膜固定术可以进一步降低术后复发率,但存在手术时间及术后引流时间延长,总住院费用增加的情况。
黄建源陈文树潘小杰林招贤尤培林
关键词:胸腔镜手术原发性自发性气胸胸膜固定术复发率
大鼠急性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与评估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索一种简便制备大鼠急性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方法,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2组(缺血再灌注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5只。假手术组单纯开胸,缺血再灌注组采用显微无创血管夹夹闭左肺门60min,松开血管夹后再灌注120min,建立急性肺缺血再灌注模型。术后获取标本,检测肺湿干重比值,肉眼、光镜观察肺组织结构变化。结果:肺缺血再灌注组湿干重比值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肉眼、光镜下均可观察到肺损伤改变。结论:成功构建了Wistar大鼠急性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操作简单,成功率较高,为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动物模型。
杨世疆王家宁平伟江文洋徐澄澄陈文树付向宁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
循环肿瘤细胞联合低剂量螺旋CT对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病理浸润的预测价值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循环肿瘤细胞(CTC)联合低剂量螺旋CT(LDCT)对恶性孤立性肺结节(MSPN)病理浸润的预测价值。方法2018年7月至2019年5月于福建省立医院胸外科连续收治120例LDCT检出的孤立性肺结节(SPN)患者。术前检测CTC、测量LDCT上肺结节实性成分占比(Cdmax/Td),以术后病理为诊断金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TC、CTC联合LDCT对MSPN病理浸润的预测价值,并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CTC与MSPN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120例SPN中,恶性肺结节102例(85%),其中肺腺癌97例(81%);含浸润成分的MSPN[包括微浸润性腺癌(MIA)、浸润性腺癌(IAC)]CTC明显高于不含浸润成分的MSPN[原位腺癌(AIS)][10.65(9.05~12.70)比8.00(6.85~10.20)FU/3 ml,Z=-3.119,P<0.05];CTC、Cdmax/Td预测MSPN是否含浸润成分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0、0.855;CTC联合Cdmax/Td预测MSPN是否含浸润成分的AUC大于Cdmax/T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914比0.855,Z=2.243,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CTC与肺腺癌LDCT肿瘤最大径(Td)、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χ^(2)=7.118、14.474、4.368,P<0.05),与恶性结节脉管侵犯、胸膜侵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无相关(χ^(2)=1.601、0.822、0.457,P>0.05)。结论CTC对MSPN病理浸润具有预测价值;CTC联合LDCT对MSPN病理浸润的预测价值优于单纯影像预测;CTC与Td、淋巴结转移、术后TNM分期呈正相关。
尤培林丁运郭天兴朱立桓陈文树黄阳昀李武锦潘小杰
关键词:循环肿瘤细胞螺旋CT肺结节肺腺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