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硕
- 作品数:133 被引量:158H指数:8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更多>>
- 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和学生三位一体联动机制的研究初探被引量:2
- 2016年
- 借鉴国外高校对学生进行学术指导的做法,对学生的专业教育工作议题进行了详细的讨论。讨论了一个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和学生参与三位一体联动机制的建设方案。该方案能便于老师容易关注并照顾到学习成绩出现问题的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此帮助学生顺利完成高等教育阶段学习的目的。
- 范武谭萍董海青陈硕王晶晶朱芳来
- 关键词:学习管理
- 工科成人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4
- 2011年
- 大力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是我国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成人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会对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教育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同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创新人才的教育改革,对工科成人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并介绍了同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近年来在有关教学点开展土木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实践和取得的经验。
- 周建民陈硕朱军
- 关键词:知识库
- 一种分区式沉析纤维流动均匀性评估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区式沉析纤维流动均匀性评估方法及系统,涉及使用数值模拟流体,属于电数字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建立全尺寸流浆箱纸浆流动仿真模型,采用离散相模型对流浆箱整体的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对布浆器进口位置进行区域...
- 李岩陈硕黄云飞付昆昆邓莹
- 一种热态棒束通道内相场温度场同步测量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涉及两相流体测量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热态棒束通道内相场温度场同步测量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在流道内,通过燃料棒模拟体构建棒束通道,对流体进行直接加热,设置丝网传感器进行棒束通道的相场和温度场的同步测量,其中...
- 肖瑶傅俊森闫旭顾汉洋陈硕刘利民
- 棒束通道内流体相场和浓度场三维分布测量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棒束通道内流体相场和浓度场三维分布测量系统,包括:棒束机构、传感器机构、驱动机构、采集控制端;棒束机构包括若干棒束元件,通过法兰构件在进行阵列固定;传感器机构包括若干电极丝构件,各电极丝构件穿设于棒束元件...
- 肖瑶顾汉洋闫旭张亨伟陈硕丛腾龙
- 棒束通道内棒束表面液膜二维厚度场测量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棒束通道内棒束表面液膜二维厚度场测量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通过标定实验装置获取第一电流信号测量值,通过构造的敏感标定体的体积与第一电流信号测量值的非线性关系,生成非线性曲线关系图;通过实际测量装置中构造的...
- 肖瑶顾汉洋张亨伟闫旭陈硕李俊龙
- CHF试验用加热棒壁厚测量装置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HF试验用加热棒壁厚测量装置,包括:基座、夹块组件、测量探头组件、牵引组件以及步进电机;多个所述夹块组件和所述测量探头组件平行安装在水平放置的所述基座上,所述基座一端安装所述步进电机,加热棒通过所述牵引...
- 陈硕顾汉洋卢冬华苏前华肖瑶张戈吕路路方启飞郭明马岩
- 大型矩阵相乘并行计算的特性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随着科学研究和工程计算的发展,大规模计算和模拟已经无法避免。这些大规模计算往往涉及海量数据的运算和处理,因此并行计算被用来一方面解决大规模的快速计算,另一方面解决海量数据的处理。基于MPI的并行计算可以方便地进行分布式运算,把海量数据分散在集群超级计算机上,使得每单个处理器(CPU)处理一小部分数据,从而实现快速运算和大规模计算。本文基于MPI的并行编程,实现了大规模矩阵的相乘运算,并且测试了点对点通信下的不通信机制(阻塞通信、非阻塞通信及其混合通信)的标准通信的并行性能。针对大型矩阵相乘计算,组建了完整的快速标准通信方法,并且防止死锁的发生。为今后的进一步实际应用奠定基础,提供有用的参考。
- 尚智陈硕
- 关键词:海量数据并行计算分布式运算矩阵相乘
- 通过物理增强神经网络补全流场信息
- 介绍/亮点Introduction/Highlight有些情况下,我们对流场的观测是有缺失的,例如由于物体遮挡视野造成局部流场缺失、由于传感器数量有限造成已知数据较稀疏、由于传感器采样频率有限造成时间尺度上数据较稀疏等。...
- 林晨森陈硕韦萍
- 关键词:神经网络物理规律全流场
- 纳米狭缝孔道中毛细浸润现象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被引量:2
- 2016年
- 纳米固体表面的润湿性对于控制和设计纳米流体器件十分关键.本文使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不同固液界面相互作用强度、温度、矩形孔道深宽比(H/L)、梯形孔道上下底之比(U/D)以及表面粗糙度等参数对液体浸入纳米狭缝通道动态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液体浸入狭缝的完全润湿时间受固液相互作用强度和狭缝形状以及尺寸的影响;纳米狭缝孔道粗糙结构对液体的浸入有抑制作用,表面粗糙度越大,抑制作用越明显.本研究可为纳米流体器件的设计提供一定的模拟信息.
- 龚利策陈硕
- 关键词:润湿分子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