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继中

作品数:32 被引量:146H指数:7
供职机构:铜陵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铜陵市卫生局科研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血清
  • 3篇叶酸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同型半胱氨酸
  • 3篇酶法
  • 3篇基因
  • 3篇激素
  • 3篇氨酸
  • 3篇半胱氨酸
  • 2篇蛋白
  • 2篇血浆
  • 2篇血浆同型
  • 2篇血浆同型半胱...
  • 2篇血糖
  • 2篇血液
  • 2篇氧化酶法
  • 2篇游离脂肪
  • 2篇游离脂肪酸
  • 2篇粘质沙雷菌

机构

  • 19篇铜陵市人民医...
  • 8篇安徽省铜陵市...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省铜陵市...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29篇陈继中
  • 6篇唐吉斌
  • 5篇高继兵
  • 5篇李旭光
  • 5篇袁园
  • 4篇汪亚勤
  • 3篇姜开明
  • 3篇王中新
  • 2篇朱金海
  • 2篇吕明
  • 2篇钱俊杰
  • 2篇张盛
  • 2篇陈小园
  • 2篇方军
  • 2篇胡志军
  • 2篇张小马
  • 2篇周友云
  • 2篇潘晓龙
  • 2篇焦瑞宝
  • 2篇蔡善武

传媒

  • 4篇实用医技杂志
  • 3篇检验医学
  • 3篇国际检验医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临床输血与检...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江西医学检验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中华核医学杂...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实用妇科内分...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1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耐碳青霉烯粘质沙雷菌耐药基因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究耐碳青霉烯粘质沙雷菌耐药表型和碳青霉烯酶基因,同时分析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临床分离非重复的67株碳青霉烯类耐药的粘质沙雷菌,以纸片扩散法和Vitek-2 Compact检测常见药物敏感性;采用改良碳青霉烯类灭活试验(mCIM)、Carba NP试验、改良Hodge试验(MHT)对碳青霉烯酶进行筛查; PCR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 PCR检测肠杆菌科细菌基因重复序列(ERIC)对耐药菌进行克隆型分析。结果碳青霉烯耐药的粘质沙雷菌主要来自重症监护室(ICU),以痰液标本为主;药敏结果显示67株细菌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100%耐药,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氨曲南耐药率均大于90%,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仅对阿米卡星和复方新诺明保持高度敏感; mCIM、Carba NP试验、MHT阳性率分别为92. 54%、89. 55%、91. 04%; PCR显示67株粘质沙雷菌中,检出bla_(KPC)基因32株、bla_(OXA-23)组基因7株、bla_(OXA-51)组基因7株、bla_(GES)基因3株、bla_(OXA-58)组基因1株,其中有8株细菌同时含有多种耐药基因; 67株耐碳青霉烯的粘质沙雷菌可分为8个型别(以A~H表示),其中A型(50株)最多。结论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粘质沙雷菌呈现多重耐药性,主要携带bla_(KPC)和bla_(OXA)基因,且有多基因联合共存现象。同种克隆集中趋势明显,有引起院内感染爆发流行可能。
袁园袁园陈继中潘亚萍徐元宏
关键词:粘质沙雷菌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同源性分析
甲抗131I治疗前后骨密度值(BMD)及相关指标变化分析
高继兵蔡善武黄海泉吕雪峰陈继中李旭光
该项目以甲亢患者自身作为对照,观察131I治疗前后的骨密度值(BMD)、骨钙素(OC)、甲状旁腺素(PTH)、降钙素(CT)、血清硷性磷酸酶(ALP)、血清(Ca)和血清(P)的变化作对比分析,探讨放射性碘治疗甲状腺机能...
关键词:
关键词:骨密度值相关指标变化
环境/定植耳念珠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分析
2023年
目的分离、鉴定重症监护病房环境及患者体表定植的耳念珠菌,并分析其药物敏感性。方法对存在耳念珠菌感染患者的重症监护病房内96处环境和14例患者体表采样及培养,培养产物经质谱、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并经全基因组测序(WGS)技术确认菌种。检测菌株最低抑菌浓度(MIC)判断其药物敏感性。结果质谱鉴定出16株耳念珠菌,其中,环境检出8株,患者体表定植8株,Vitek 2 Compact系统仅鉴定出其中的5株。16株环境/定植分离株经测序证实为耳念珠菌,与耳念珠菌南亚分支(Ⅰ)的基因组具有高度相似性。16株耳念珠菌的药敏结果基本一致,均对两性霉素和氟康唑耐药,均对5-氟胞嘧啶和伏立康唑敏感,对伊曲康唑敏感或中介。结论耳念珠菌感染患者可引起环境污染和其他患者体表定植,建立针对环境/定植耳念珠菌的有效监测方法有助于开展感染控制工作。
朱娟娟范琼张珺琳马亚林于敏娜胡志军潘恺陈继中
关键词:质谱基因组测序最低抑菌浓度定植
循环酶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方法学评价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评价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循环酶方法。方法:血浆氧化型同型半胱氨酸经三-乙-羧乙基膦(TCEP)还原成游离型HCY,基于HCY甲基转移酶(HMTase),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水解酶(SAHase)构成的循环酶体系以及脱氢酶-辅酶体系的原理,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浆HCY。结果:测定线性范围达1.5μmol/L~50.0μmol/L;批内CV分别为2.1%、1.7%;日间CV分别为3.7%、4.1%,总CV分别为4.9%、5.2%;回收率96.8%~101.3%;本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R^2=0.9737,Y=0.972X+1.595。t=2.01,P>0.05,差异无显著性;血氨<50.0μmol/L,三酰甘油<11.0 mmol/L,抗坏血酸<10.0 mmol/L,胆红素<500.0μmol/L,血红蛋白<2.0 g/L,谷胱甘肽<0.05 mmol/L时,对结果无明显干扰。结论:本方法具有简便、灵敏等特点,适合血浆HCY的常规和自动化分析。
陈继中唐吉斌姜开明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循环酶法高效液相色谱
两种定量方法检测乙型肝炎5项指标结果比较
2012年
目的比较两种定量检测乙型肝炎5项指标,观察其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取65例样本用化学发光法和时间分辨法同时进行乙肝5项指标检测。结果两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学发光法灵敏度更高,对HBV感染的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疗效判定有更重要的临床意义,时间分辨法更适合临床住院患者的常规筛选。
高继兵陈继中汪亚勤宋有良金正胜黄义泽
关键词:血清标志物荧光免疫分析化学发光测定法
安徽铜陵地区首例血流感染耳念珠菌的耐药性及溯源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报道安徽铜陵地区首例血流感染耳念珠菌一例,并对该菌株的耐药性和来源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质谱和基因测序技术,对安徽省某三级医院重症监护室(ICU)一名血液感染患者的耳念珠菌株进行鉴定并分析其对多种药物的耐药性、菌种来源和毒力。结果 药敏试验提示本例耳念珠菌对唑类及多烯类抗真菌药物均耐药,对5-氟胞嘧啶敏感。全基因组测序检出ERG11基因和CDR1基因发生了突变,前者132号位由酪氨酸突变为苯丙氨酸,后者709号氨基酸由谷氨酸突变为天冬氨酸。麦角甾醇通路相关基因ERG1、ERG2、ERG6、ERG13未检测出突变。通过比较内部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得出的系统发生树显示,与我们分离的菌株关系最密切的菌株是印度菌株。结论 本例耳念珠菌造成的血流感染为安徽省内首次报道,质谱和基因测序能够准确鉴定耳念珠菌。此外,全基因组测序能够深入分析耳念珠菌的高度耐药性、菌种来源和高毒力性。
潘恺陈继中王中新胡志军朱娟娟
关键词:血流感染耐药性基因测序
四种血液标志物在慢性失血性贫血中的临床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叶酸、血清铁蛋白和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在慢性失血性贫血中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该院收治的慢性失血性贫血患者叶酸、血清铁蛋白和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情况。同时选取56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贫血组叶酸、血清铁蛋白和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贫血患者叶酸、血清铁蛋白和红细胞计数患者贫血程度均呈现明显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叶酸、血清铁蛋白和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与慢性失血性贫血程度密切相关,可以作为诊断慢性失血性贫血的敏感指标。
高继兵陈继中汪亚勤富琤
关键词:叶酸血清铁蛋白红细胞血红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在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肾病中的检测意义
2006年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在单纯2型糖尿病及合并肾病和尿毒症透析患者的检测意义。方法:采用酶速率法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血清HCY及空腹血糖浓度。结果:尿毒症时高HCY血症的机制与糖尿病肾病高HCY血症机制不同。结论:血清HCY明显升高可能为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肾病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
唐吉斌陈小园陈继中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尿毒症
恶性实体肿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中PD-1、LAG-3、TIM-3的表达情况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探究恶性实体肿瘤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及CD4^+T细胞、CD8^+T细胞上免疫检查点分子PD-1、LAG-3、TIM-3的表达情况。方法使用流式细胞术(FCM)对30例恶性实体肿瘤患者和15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3^-细胞、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比值、B细胞、NK细胞及其免疫检查点PD-1、LAG-3、TIM-3的表达比例进行检测;同时对肿瘤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检查点表达比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者相比,肿瘤患者外周血CD3^-细胞比例升高,CD3^+T细胞比例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患者与健康对照相比,CD4^+T细胞比例(57.64%±15.52%)vs(54.69%±11.33%)、CD8^+T细胞比例(34.03%±14.27%)vs(31.13%±9.97%)、CD4/CD8比值1.94(0.96,2.68)vs 1.85(1.30,2.67)、B细胞比例5.90%(3.09%,10.69%)vs 7.63%(6.67%,10.8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NK细胞比例8.61%(5.58%,16.15%)vs 21.96%(12.84%,36.47%)降低;肿瘤患者CD4^+T细胞、CD8^+T细胞上免疫检查点分子PD-1、LAG-3、TIM-3的表达比例高于健康对照者,双阳耗竭CD4^+T比例增加,双阳耗竭CD8^+T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患者CD4^+T细胞比例与PD-1^+CD4^+T细胞、双阳耗竭CD4^+T细胞比例均呈负相关性。结论恶性实体肿瘤患者外周血部分淋巴细胞比例紊乱,负性免疫检查点分子高表达、共表达,耗竭T细胞比例升高,对细胞免疫进行负性调控。免疫检查点分子的协同作用可能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肿瘤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药治疗无效的患者,多靶点联合治疗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袁园袁园陈继中张盛张盛潘跃银
关键词:肿瘤免疫治疗PD-1TIM-3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氧化酶法检测项目的干扰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氧化酶法检测项目的干扰。方法选择氧化酶法生化检测项目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尿酸(UA)、肌酐(Cr)、血糖(G lu)、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在新鲜无黄疸、脂血的血清中加入不同浓度的GSH,分别检测血清中TC、TG、UA、Cr、G lu、HDL-C含量。结果当标本中GSH含量为0.15 mg/mL时,即对Cr和UA的测定结果产生明显负干扰,两者分别降低了13.6%和10.3%。随着标本中GSH含量的增加对其他检测项目也产生明显负干扰。用药后1和4 h各生化项目结果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以1 h差异最大,用药后8 h各生化项目结果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 h后各生化项目的结果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SH对氧化酶法检测的生化项目有较大的负干扰,临床采集标本时应在用药后12 h进行。
唐吉斌陈继中吕明姜开明汪亚勤
关键词:还原性谷胱甘肽氧化酶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