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4日
星期五
|
欢迎来到贵州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艺中
作品数:
7
被引量:194
H指数:4
供职机构:
地质矿产部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更多>>
合作作者
曾维军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姚伯初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张锡林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寇才修
地质矿产部
吴进民
地质矿产部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4篇
期刊文章
3篇
科技成果
领域
7篇
天文地球
主题
3篇
地壳
3篇
地壳结构
3篇
陆缘
3篇
南海北部
3篇
南海北部陆缘
2篇
地质
2篇
油气
2篇
盆地
2篇
含油
2篇
含油气
1篇
地壳构造
1篇
地震反射
1篇
地震反射特征
1篇
地质结构
1篇
油气藏
1篇
油气盆地
1篇
油气远景
1篇
天然气成因
1篇
盆地地质
1篇
盆地分析
机构
5篇
广州海洋地质...
2篇
地质矿产部
1篇
哥伦比亚大学
作者
7篇
陈艺中
5篇
曾维军
4篇
张锡林
4篇
姚伯初
1篇
周华
1篇
李振伍
1篇
王树民
1篇
杜德莉
1篇
彭学超
1篇
吴能友
1篇
吴进民
1篇
寇才修
传媒
2篇
海洋地质与第...
1篇
地球物理学报
1篇
海洋学报
年份
2篇
2008
1篇
1995
3篇
1994
1篇
1900
共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南海北部陆缘西部的地壳结构
被引量:19
1994年
通过中美科学合作,在南海北部陆缘西部采集了一条地壳剖面,从阳江地区开始,经珠三坳陷、神弧-东沙隆起、西沙海槽至西沙-中沙台地.结果表明,珠三坳陷的地壳已减薄至23km,去掉新生代沉积,则只有15km厚.西沙海槽的地壳结构已具备裂谷特征,地壳强烈减薄,厚14.47km;下地壳有高速地壳层,层速度为7.1km/8,厚6.7km.说明在新生代,南海北部陆缘西部受过强烈拉张,地壳减薄;上地幔部分熔融物质沿强烈拉张处侵入到地壳底部,使其地表形成裂谷.在西沙海槽的南部和北部,地壳结构差异很大,推测这里可能是由两个古老地块沿西沙海槽缝合起来,新生代早期的张性事件,又将这条古缝合线拉开,形成新生代裂谷──西沙海槽.
姚伯初
曾维军
陈艺中
张锡林
关键词:
地壳结构
陆缘
南海主要盆地地质构造特征及成气条件
吴进民
王树民
杜德莉
周华
陈艺中
该专题的任务是确定南海主要盆地地质构造特征及成气条件,对南海天然气远景进行勘探,提供勘探后备基地,报告以板块构造和油气地质理论为主线,通过沉积环境-热、演化历史三者间相互关系,适用当前先进的半定量盆地模拟零散资料进行系统...
关键词:
关键词:
盆地分析
天然气成因
成藏模式
南海北部陆缘东部的地壳结构
被引量:114
1994年
本文利用中、美联合调查南海海洋地质项目所采集的双船地震扩展排列剖面资料,研究了南海北部陆缘的地壳结构.其特征为:从陆架到深海平原,地壳呈阶梯状减薄,地壳厚度分别为26—28km,23—24km,13—15km,以及南海洋盆中5—7km厚的洋壳,反映了地壳在新生代早期是幕式拉张的.地壳底部存在高速地壳层,地震波速度为7.1—7.4km/s.它是在地壳被拉张后,上地幔熔融物质上涌到地壳底部冷却而形成的.
姚伯初
曾维军
陈艺中
张锡林
关键词:
陆缘
地壳构造
南海盆地形成与演化研究
曾维军
李振伍
吴能友
陈艺中
温喜
“南海盆地形成与演化研究”是地矿部“八五”深部地质调查计划中的一个项目,编号:85-06-205。在南海盆地的形成与演化研究中,首次将全区划发分六个二级构造单元,其间发育多条聚敛带、拆离拉张带和走滑断裂带。盆地分析和油气...
关键词:
关键词:
含油气盆地
油气藏
地质结构
南海盆地
盆地
南海北部陆缘东部中生代沉积的地震反射特征
被引量:40
1995年
本文介绍了中美合作在南海北部陆缘进行的双船地震(合成排列剖面)工作,讨论了新生代沉积之下的中生代沉积之地震反射特征。在今日陆架新生代沉积之下的中生代沉积之地震反射表现杂乱、低振幅和不连续特性,而在今日上陆坡新生代沉积之下的中生代沉积之地震反射呈现连续、较强振幅和可长距离对比的特征。根据地球物理场特征及区域地质资料,我们指出燕山运动时间广东大陆边缘的构造格架:今日东沙群岛—彭湖列岛—带为火山弧,今日陆架区及广东大陆为弧后区,而今日陆坡区则为弧前区。故今日陆架下的中生代沉积为弧背盆地之沉积,表现为陆相沉积;今日陆坡下的中生代沉积为前弧盆地之沉积,表现为海相沉积。
姚伯初
曾维军
陈艺中
张锡林
关键词:
陆缘
中生代
地震反射
南海西沙海槽,一条古缝合线
被引量:48
1994年
西沙海槽是一条水深1500-3400m、长420km的水槽,新生代沉积厚2-6km。槽内发现北倾的地壳断裂。海槽的南北两侧之地壳结构差异很大。从区域地质资料看,我们认为西沙海槽是一条印支时期的古缝合线。
姚伯初
曾维军
陈艺中
张锡林
D.EHayes
J.Diebold
P.Buhl
S.Spangler
关键词:
西沙海槽
地壳结构
雷东凹陷区含油气远景初步评价研究
寇才修
彭学超
陈艺中
雷东凹陷是石油地质工作的新区,对已获取的数字地震剖面和地层、构造、钻井及气)地球化学指标等资料,应用地震地层学、沉积学、构造学、地层学合的综合分析方法,探讨了雷东凹陷区中、新生代地层发育情况及其沉分析研究,利用TT1计算...
关键词:
关键词:
含油气远景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