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莉
-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对成纤维细胞形态及增殖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对成纤维细胞(Fb)形态及增殖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并加入不同浓度的AGEs干预处理,高倍镜下观察Fb的形态变化并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相对数量。结果体外培养的Fb加入AGEs干预后,胞体突起短且小,且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AGEs可显著影响Fb的形态及增殖功能,这可能与糖尿病足创面愈合延迟密切相关。
- 陈莉肖正华陈定宇何凌余绮玲
- 关键词: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成纤维细胞糖尿病足
-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腹部内脏脂肪与血清chemerin水平、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腹部内脏脂肪与血清chemerin水平、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门诊、住院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70例(DM组),按腹部内脏脂肪(VAT)100 cm^2分为腹型肥胖组(DM-ob组,37例)及非腹型肥胖组(DM-nonob组,33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NC组)。采用ELISA测定各组血清chemerin水平,同时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FINS等指标,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CT扫描平脐平面测量腹部内脏脂肪及皮下脂肪面积。结果:DM-ob组SBP、DBP、BMI、WC、FINS、HOMA-IR、LDL-C、VAT、SAT、chemerin均高于DM-nonob组(P<0.05),HDL-C低于DM-nonob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VAT与BMI、WC、SBP、DBP、FINS、HOMA-IR、LDL-C、chemerin均呈正相关(r=0.284、0.326、0.375、0.417、0.512、0.213、0.431、0.425,P<0.05),与HDL-C呈负相关(r=-0.368,P<0.05)。多元回归分析发现chemerin、WC为腹部内脏脂肪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新诊断2型糖尿病腹型肥胖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血脂紊乱,腹部内脏脂肪与chemerin相关,联合WC及chemerin的测定可能会对腹型肥胖预测更精准。
- 卢建文银孟卓陈莉
- 关键词:CHEMERIN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 西格列汀和吡格列酮在需大剂量胰岛素治疗T2DM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对比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对比西格列汀和吡格列酮在需大剂量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3月~2018年3月于本院接受大剂量胰岛素治疗的20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研究组(西格列汀,n=100)及对照组(吡格列酮,n=100)。比较治疗前、治疗2周时的相关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高血糖素(PGG)]、脂类指标[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及炎性因子[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表达情况差异,观察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2周时,相关血糖指标(FBG、2hPG、HbA1C、PGG)水平、脂类指标(CHOL、TG)水平、炎性因子指标(Hcy、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 <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3.00%,低于对照组的1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40,P=0.005)。结论针对需大剂量胰岛素治疗T2DM患者的治疗,西格列汀相比吡格列酮对于血糖控制效果更佳。
- 秦庆新余绮玲陈莉钟姗姗
- 关键词:吡格列酮胰岛素T2DM
- 利拉鲁肽对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的作用研究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对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根据随机、盲法原则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均持续治疗1年。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血压指标、体质量指数及血脂指标水平和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年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舒张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6.0%(3/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5%(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持续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明显的降血压、降血糖、调节血脂和改善心功能的作用,可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使患者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 黄水庆陈莉
- 关键词:利拉鲁肽2型糖尿病心血管事件
-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对对成纤维细胞形态及增殖功能的影响
-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对成纤维细胞(Fb)形态及增殖功能的影响,进一步丰富糖尿病足溃疡难愈的机制,为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加入一定浓度的AGEs培养48h后,高倍...
- 陈莉肖正华陈定宇何凌余绮玲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