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德利

作品数:11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武汉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3篇血管
  • 3篇内皮
  • 2篇血管密度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药疗
  • 2篇药疗法
  • 2篇医药疗法
  • 2篇中医
  • 2篇中医药
  • 2篇中医药疗法
  • 2篇微血管
  • 2篇微血管密度
  • 2篇细胞生长
  • 2篇细胞生长因子
  • 2篇纤维细胞
  • 2篇纤维细胞生长...
  • 2篇内皮细胞
  • 2篇碱性成纤维
  • 2篇碱性成纤维细...

机构

  • 10篇武汉市普爱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解放军第16...
  • 1篇汉川市人民医...

作者

  • 11篇雷德利
  • 4篇刘国素
  • 3篇刘冬玲
  • 3篇桂华伟
  • 3篇黄利华
  • 3篇赵晓玲
  • 2篇程方雄
  • 1篇费雁
  • 1篇方有根
  • 1篇张丽娟
  • 1篇陈以莲
  • 1篇姜齐宏
  • 1篇张柏军
  • 1篇冯刚
  • 1篇胡迎宾
  • 1篇胡迎宾
  • 1篇邱国光
  • 1篇王晖
  • 1篇朱润庆
  • 1篇赵小玲

传媒

  • 2篇湖北中医杂志
  • 2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华中医学杂志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华医学会病...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4例胃肠间质瘤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探讨胃肠间质瘤病理诊断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 对 2 4例胃肠间质瘤进行常规病理及免疫组化CD117、CD34、SMA、S 10 0染色特点分析。结果  2 4例胃肠间质瘤由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组成 ,其中 2 1例CD117和 18例CD34标记阳性 ,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87.5 %和 75 %。结论 胃肠间质瘤是胃肠常见的间叶性肿瘤 ,缺乏定向分化。
雷德利王新海赵晓玲刘冬玲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免疫组织化学CD117CD34
化学合成经修饰抗TIMP-2小干扰RNA抑制大鼠肝纤维化形成
胡迎宾姜齐宏程方雄王晖雷德利刘青建张柏军
肝纤维化时细胞外基质(ECM)合成与降解失衡,其中以I、III型胶原纤维(COLI,COLIII)显著增加为主,而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SCs)是合成分泌ECM的主要细胞。课题组应用不同浓度抗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
关键词:
关键词:肝纤维化治疗
JNK抑制剂XG-102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2014年
目的 观察JNK抑制剂XG-102对高脂饮食诱导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机制. 方法 通过手术对48只雄性SD大鼠建立经皮肠系膜上静脉给药通路,10d后将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通过高脂饮食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其中治疗组在高脂饮食喂养12周后,同时给予JNK抑制剂XG-102(1 mg/kg)经皮肠系膜上静脉注射治疗4周.16周末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检测血清ALT、AST、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游离脂肪酸(FFAs)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水平,计算稳态模型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用Westem blot方法检测肝组织phospho-c-Jun和cleaved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均数间的两两比较采用Student-Newman-Keuls检验,并进行方差齐性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对照组ALT、AST、TC、TG、FFAs、HOMA-IR和TNF-α分别为(41.3±4.8) U/L、(96.9±9.8)U/L、(1.11±0.19) mmol/L、(0.74±0.11) mmol/L、(353.1±36.4) μmol/L、3.20±0.39、(6.74±1.21) pg/ml,模型组分别为(118.3±11.6) U/L、(163.9±16.2)U/L、(3.45±0.49)mmol/L、(1.89±0.25) mmol/L、(613.2±64.1)μmol/L、6.97±0.72、(25.01±5.37) pg/ml,治疗组分别为(86.5±8.3) U/L、(130.6±13.4) U/L、(2.62±0.32) mmol/L、(1.14±0.19)mmol/L、(512.1±51.9)μmol/L、4.34±0.48、(19.96±4.19) pg/ml.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ALT、AST、TC、TG、FFAs、HOMA-IR和TNF-α水平均升高,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血清ALT、AST、TC、TG、FFAs、HOMA-IR和TNF-α水平均降低,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肝组织phospho-c-Jun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分别为0.161±0.014和0.165±0.013,模型组分别为0.406±0.035和0.548±0.051,治疗组分别为0.226±0.021和0.
胡迎宾彭娜雷德利程方雄陈以莲
关键词:炎症C-JUN氨基末端激酶胰岛素抵抗
肾脏黏液性管状和梭形细胞癌
肾脏黏液性管状和梭形细胞癌是2003年 WHO 泌尿和男性生殖细胞肿瘤分类中将其定为新的一种肾的上皮性肿瘤。本文就肾脏黏液性管状和
雷德利刘国素黄利华桂华伟赵晓玲刘冬玲
文献传递
联胺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IL-8表达及NF-κB蛋白活化的影响
2008年
目的探讨联胺对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IL-8及核因子-κB活化的影响。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8蛋白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IL-8mRNA的表达,细胞免疫化学法观察NF-κB的活化。结果联胺(1、5和10μmol/L)可诱导IL-8在蛋白及mRNA水平表达,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与联胺呈浓度依赖性。联胺(5μmol/L)作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30min后发现NF-κB从胞质向胞核转移,60min达高峰,持续到120min。结论联胺能诱导IL-8在蛋白及mRNA水平表达,其机制可能是通过NF-κB活化实现的。
黄利华雷德利刘国素
关键词:核因子-ΚB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南蛇藤素对肿瘤血管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2
2005年
目的探讨南蛇藤素对肿瘤血管抑制作用。方法通过建立动物肿瘤模型,对南蛇藤素予以实验治疗,结合免疫组化,检测其抑瘤率和肿瘤内血管密度,以及瘤体VEGF和bFGF的表达的改变。结果南蛇藤素具有明显的抑制S180肉瘤作用,其3mg/kg剂量组抑瘤率达46.86%,与5Fu联用抑瘤率达60.2%,联合给药组和南蛇藤素3mg/kg剂量组的微血管密度、VEGF、bFGF的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间和5Fu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南蛇藤素对小鼠S180肉瘤血管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降低VEGF、bFGF的表达可能是其抑制肿瘤血管形成的机制之一。
张丽娟朱润庆费雁冯刚雷德利赵小玲
关键词:南蛇藤素血管生成微血管密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疏肝舒乳冲剂治疗乳腺增生103例
2009年
张明雷德利
乳癖消片治疗兔乳腺组织增生的形态学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探讨乳癖消片治疗实验兔乳腺组织增生的疗效。方法:用苯甲酸雌二醇复制兔乳腺增生模型,分别饲喂乳癖消片和小金丸,观察实验兔乳房的大体形态和组织学形态变化。结果:乳癖消片能有效抑制乳腺导管上皮及腺沧上皮的增生。结论:乳癖消片对实验兔乳腺增生有明显的疗效。
雷德利桂华伟刘国素
关键词:乳癖消片组织形态学中医药疗法
膀胱移行细胞癌微血管密度与其复发的关系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肿瘤微血管形成能力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复发的关系及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4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第Ⅷ因子相关抗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分别进行特异染色,记数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VD),并观察bFGF、VEGF的表达。结果:VEGF和bF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5%和40.5%,MVD阳性表达组显著高于阴性表达组(P<0.05),术后复发组显著高于未复发组(P<0.05),且高MVD组复发率高于低MVD组(P<0.05)。结论:MVD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复发有关,而且血管形成因子的异常表达是其微血管形成能力增高的重要因素。
邱国光雷德利
关键词:膀胱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微血管密度复发
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临床病理与鉴别诊断
<正>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是一种界限清楚的良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一般位于盆腔会阴区,尤其是外阴部。本文就其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大
雷德利毛永荣刘国素桂华伟黄利华赵晓玲刘冬玲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