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松

作品数:28 被引量:122H指数:8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东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电气工程
  • 2篇化学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燃煤
  • 8篇磁场
  • 6篇流化
  • 6篇流化床
  • 5篇循环流化床
  • 5篇石油焦
  • 5篇燃烧
  • 5篇颗粒物
  • 5篇可吸入颗粒
  • 5篇可吸入颗粒物
  • 5篇PM
  • 4篇脱除
  • 4篇燃煤可吸入颗...
  • 4篇混合燃烧
  • 3篇脱硫
  • 3篇
  • 2篇调峰
  • 2篇型材
  • 2篇需求响应
  • 2篇永磁

机构

  • 28篇东南大学
  • 3篇清华大学
  • 1篇国家电网公司
  • 1篇国网安徽省电...
  • 1篇国网宁夏电力...

作者

  • 28篇韩松
  • 19篇赵长遂
  • 12篇吴新
  • 12篇鲁端峰
  • 12篇李永旺
  • 7篇陈传敏
  • 5篇王文选
  • 4篇王凤君
  • 2篇张宁
  • 2篇王健
  • 2篇岳光溪
  • 2篇赵玉涛
  • 1篇丛俊
  • 1篇庞克亮
  • 1篇罗庚玉
  • 1篇张守玉
  • 1篇刘现卓
  • 1篇梁才
  • 1篇沈湘林
  • 1篇杨立国

传媒

  • 4篇中国电机工程...
  • 3篇东南大学学报...
  • 3篇锅炉技术
  • 2篇动力工程
  • 1篇燃烧科学与技...
  • 1篇热能动力工程
  • 1篇煤炭转化
  • 1篇化工学报
  • 1篇煤炭学报
  • 1篇电力需求侧管...
  • 1篇Journa...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9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1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高强韧耐疲劳变形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铝合金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强韧耐疲劳形变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铝合金中各成分按质量百分数计为:Si 1.10‑1.20%,Mg 0.90‑1.00%,Mn 0.50‑0.60%,Cu 0.05‑...
王宏明韩松李桂荣赵玉涛
文献传递
基于机器学习的城市轨道交通OD估计方法研究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居民出行越来越偏向于选择地铁出行。对每天数以百万计的客流量进行协调成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最难也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城市轨道交通OD客流(Origin-Destination,OD)直观体...
韩松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
燃煤可吸入颗粒物磁力聚并脱除特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采用Fe3O4和Fe2O3 2种磁性物质在均匀磁场中对东胜烟煤燃烧产生的粒径0.023~9.318μm范围内的飞灰粒子进行了聚并实验,研究了飞灰粒子聚并的动力学特征以及不同磁性物质对飞灰粒子聚并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Fe3O4对飞灰粒子的聚并脱除效率高于Fe2O3,且聚并脱除后粒子中间直径高于Fe2O3;中间粒径粒子的脱除效率高于小粒子和大粒子;随磁感应强度、磁性物质添加比例、气流平均速度、粒子在磁场中停留时间等的增加,飞灰粒子的脱除效率提高,中间粒子直径减小,且小粒子脱除效率的增幅高于大粒子;当粒子达到饱和磁化时,磁感应强度的增强对聚并无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飞灰粒子质量浓度为40g/m^3时,Fe3O4和Fe2O3对飞灰粒子的脱除效率分别为84%和62%,粒子中间直径从初始的0.151μm分别降低到0.098μm和0.085μm。
李永旺吴新赵长遂鲁端峰韩松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燃煤可吸入颗粒物
燃煤可吸入颗粒物在磁场中聚并脱除机理被引量:12
2007年
提出了燃煤可吸入颗粒物在均匀磁场中的二元碰撞聚并模型,应用该模型计算了大同烟煤飞灰粒子的聚并系数,在此基础上通过求解聚并动力学方程计算了粒子的聚并脱除效率,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燃煤可吸入颗粒物聚并系数随粒径的增大而增大,粒径差异越大,重力对聚并的加强作用越大;粒径越大,布朗力对聚并的影响越弱;同聚并系数对外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律一样,粒子的聚并脱除效率随外磁场的增强而增大,在粒子饱和磁化后,聚并脱除效率达到最大值;延长粒子在磁场中的停留时间以及增大其质量浓度,都可以提高粒子的聚并脱除效率,在质量浓度和停留时间分别为40g.m-3和1.2s时,粒子聚并脱除效率可达44%;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一致。
李永旺赵长遂吴新鲁端峰韩松
关键词:燃煤可吸入颗粒物脱除效率
计及需求响应和风电的系统调峰特性分析
随着我国风电的大规模开发和大规模制冷制热设备的普遍使用,尤其是夏季空调的大量使用和冬季负荷的集中供暖,造成负荷峰谷差逐渐增大,电网调峰压力不断增大。智能电网的发展和电力市场改革的不断推进,使电力系统可以采用需求响应措施引...
韩松
关键词:需求响应风电并网调峰特性
我国企业面向WTO的激励制度创新研究
该篇论文从激励制度与人力资源管理入手,通过对中国现存激励制度的分析,结合国外公司的做法以及国内一些企业的创新探索,提出了激励制度创新的制度建议,并指出这一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在吸收行为科学和产权研究、金融创新等方面的研究...
韩松
关键词: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
文献传递
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石油焦的SO_2排放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通过在一热态实验台上进行的石油焦与煤混合燃料燃烧的脱硫试验 ,讨论了燃烧温度、钙硫比和过量空气系数等因素对SO2 排放的影响 ,为工业应用石油焦提供了必要的试验依据。
韩松赵长遂陈传敏王文选王凤君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石油焦燃烧SO2
梯度磁场中燃煤PM_(10)聚并实验被引量:3
2007年
在永磁环梯度磁场中对0.023-9.318μm粒径范围内东胜煤灰和大同煤灰进行了聚并实验研究.采用流化床气溶胶发生器对飞灰进行气溶胶化,采用低压电称冲击器在线测量聚并前后飞灰粒子的数目浓度.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磁性较强的东胜煤灰粒子的聚并脱除效率高于磁性较弱的大同煤灰粒子的聚并脱除效率;增大飞灰粒子质量浓度或延长粒子的聚并时间,飞灰粒子的分级聚并脱除效率和整体聚并脱除效率提高,且东胜煤灰比大同煤灰整体脱除效率提高更为迅速;提高气流平均速度,飞灰粒子的分级聚并脱除效率和整体聚并脱除效率降低;中间粒径粒子的聚并脱除效率高于小粒子和大粒子的聚并脱除效率;随整体聚并脱除效率的提高,分级聚并脱除效率最大值对应的粒径减小,粒子数目中位直径减小.
李永旺吴新赵长遂鲁端峰韩松
关键词:永磁环梯度磁场
高梯度磁场中燃煤PM_(10)的捕集试验被引量:3
2007年
利用高梯度磁场试验装置进行了捕集燃煤可吸入颗粒物的试验研究.采用电称低压冲击器(ELPI)在线实时测量了颗粒浓度的变化,系统研究了颗粒磁性、磁场强度、气溶胶流速和磁介质填充率对颗粒捕集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10μm范围内,颗粒的总捕集效率可以达到25%-36%;较大和较小的颗粒捕集效率相对较高;而粒径在1-3μm的颗粒捕集效率相对较低.磁矩较大的样品,其捕集效率较高.磁场强度和磁介质填充率的增加可以提高颗粒的捕集效率,而气体流速的增大则会导致颗粒捕集效率降低.较低的气体流速有利于小颗粒的捕集,而较高的磁介质填充率对于大颗粒的捕集更为有利于.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高梯度磁分离控制燃煤可吸入颗粒物是一种新型有效的方法.
鲁端峰赵长遂吴新李永旺韩松丛俊
关键词:PM10燃煤高梯度磁场捕集效率ELPI
超细磁性颗粒聚并系数的数值研究
本文在对磁性粒子间相互磁作用力分析推导的基础上,应用双颗粒碰撞聚并模型,分别对超细磁性颗粒在均匀磁场内和磁场外(粒子有剩磁)的聚并系数进行了数值研究,以期为PM25的聚并脱除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李永旺赵长遂吴新鲁端峰韩松
关键词:除尘磁场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