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植山
- 作品数:50 被引量:627H指数:15
-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金资助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对月经周期理论新解被引量:23
- 2016年
- 运用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对月经周期分期提出新的见解。首先从阴阳图两极属性对月经周期分期重新定位,其次从阳气生长化收藏角度认识卵泡的发育规律,阐述月经周期阴阳消长的变化,最后认为由三阴三阳气机升降出入变化异常导致月经紊乱,可变生出阴阳寒热虚实的各种临床症状。故治疗月经病宜顺应三阴三阳开阖升降出入的动态时位,灵活使用各种方法,推动完成生长化收藏的过程,让月经恢复规律。
- 杨洪艳顾植山
- 关键词:月经周期三阴三阳开阖枢
- 从手足口病谈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意义被引量:39
- 2008年
- 用五运六气理论探讨今年在我国安徽省阜阳市暴发生手足口病流行的根源,认为今年多发痘疹类传染病是常理之中的事,与今年气候的异常有密切关系。手足口病同类疾病如麻疹、风疹等在历史上常见,病机、治则均有共性,暴发流行时中医统称为"疫疹"。中医学对疫疹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和切实有效的防治法则。建议:从中医药治疗SARS的事例,显示了中医药介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价值,中医药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必须尽快把中医药纳入到国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关法规中去。建立起一个中西医配合,能充分体现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传染病防治体系。
- 顾植山
- 关键词:手足口病中医药疗法公共卫生
- 五运六气研究中关于干支纪年若干问题的讨论被引量:6
- 2005年
- 史书对西汉太初元年有三种不同的纪年干支记载,引起学者对五运六气理论科学性的质疑。结合文献考证和天文模拟,提出秦颛顼历以亥为岁首而年名减一位,说明其基础正是连续到现在的干支纪年,太初元年“岁在丙子”是依颛顼历以公元前105年12月冬至为基准的年,而“岁在丁丑”则是太初改历后以公元前104年12月冬至为基准的年。至于《史记》中“年名焉逢摄提格”(甲寅)的问题,是司马迁采用了太阴纪年的缘故。干支纪年并不起源于岁星纪年,因而“岁星超辰”问题与纪年干支无关,这样就化解了五运六气学说中两个被人认为的致命矛盾。
- 柯资能顾植山
- 关键词:五运六气干支纪年岁星纪年
- 让中医五运六气学说重放光芒被引量:20
- 2006年
- SARS的发生,使运气学说“三年化疫”的理论得到了完全应验;运气学说对SARS的临床辨证论治也具有很大指导意义。“运用五运六气理论预测疫病流行的研究”课题所作近二年疫情预测,与实际情况也基本相符。实践证明,运用五运六气理论时,采用多因子综合和从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的方法,可以取得较为准确的预测结果。
- 顾植山
- 关键词:五运六气运气学说中医基本理论阴阳五行六经辨证
- 学习顾植山“辨象-辨时-握机”运用乌梅丸体会被引量:34
- 2013年
- 顾植山教授是江阴致和堂中医药研究所所长、安徽中医学院教授,是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人,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四十余年,学验俱丰。顾植山教授秉承了龙砂医学的三大特色——熟练掌握与灵活运用中医运气学说,善用经方治杂病以及善用养生膏方调体治未病。在此基础上尚多有发挥创新,尤其是在中医运气学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笔者有幸侍诊顾植山教授,收获良多。其中,
- 老膺荣唐泽彦蒋俊民顾植山
- 关键词:乌梅丸厥阴病辨象五运六气
- 甲午之岁三运背景下清暑益气汤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15年
- 五运六气临床应用强调时令变化,时移事易,时值6月主运太宫,针对当下的运气特点,总结清暑益气汤的临床应用并附案例加以说明。
- 柳成刚顾植山
- 关键词:五运六气清暑益气汤
- 首届全国膏方理论与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暨膏方应用与制作培训班纪要
- 2009年
- 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江阴市致和堂中医药研究所承办的“首届全国膏方理论与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暨膏方应用与制作培训班”于2009年10月15日至18日在江苏省江阴市召开。
- 顾植山
- 关键词:培训班
- 膏滋方理论考源被引量:12
- 2009年
- 历史上江浙一带的医生习用膏剂作冬令进补,因其具有强身防病及调治慢性病的确切效果而深受广大群众欢迎。这种用于冬补的膏剂称作“膏滋”,亦统称为“膏方”。
- 顾植山无
- 关键词:膏方膏滋冬令进补治未病命门学说
- 胸痹治验1则
- 2001年
- 吴筠凡周志华顾植山
- 关键词:胸痹血栓血府逐瘀汤水蛭
- “七损八益”仅仅是房中术吗?被引量:14
- 2006年
- 对于《黄帝内经》中的“七损八益”一词,历代医家众说纷纭,一直无法作出令人满意的阐释。马王堆《天下至道谈》出土后,今人都以为“七损八益”讲的是房中术,似乎已成定论,其实不然。我们认为,“七损八益”说源于运气学说的阴阳气化格局,从运气象数的角度可以对其作出较为合理的解释。“七损八益”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概念,关系到养生防病和辨证论治的许多方面。
- 顾植山陈曦
- 关键词:七损八益五运六气中医基础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