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饶静

作品数:13 被引量:24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哲学宗教
  • 4篇文学
  • 1篇艺术

主题

  • 4篇神话
  • 2篇忏悔
  • 2篇忏悔录
  • 2篇例证
  • 2篇母题
  • 2篇克尔凯郭尔
  • 2篇《忏悔录》
  • 2篇奥古斯丁
  • 1篇动因
  • 1篇心理
  • 1篇心理类型
  • 1篇研究著作
  • 1篇演进
  • 1篇遗存
  • 1篇语言
  • 1篇语言论
  • 1篇语言模式
  • 1篇哲学
  • 1篇哲学认识
  • 1篇哲学认识论

机构

  • 13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13篇饶静

传媒

  • 4篇文艺研究
  • 2篇文艺理论研究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基督教文化学...
  • 1篇中国比较文学
  • 1篇学术月刊
  • 1篇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重视角下的《暴风雨》:对神话批评的一种反思被引量:1
2012年
本文以《暴风雨》为例来评述诺斯洛普.弗莱的神话批评。弗莱的莎剧评论是在神话批评的框架内展开的,在传奇视角下,他将这一剧作看作低级自然向高级自然转化的寓言。但是,伴随着后殖民批评的兴起,对该剧的后殖民式解读亦严重地挑战着这一神话式解读。本文将展现并分析这两种解释路径的冲突,并借用"打断的神话"这一观念为神话阐释的效力与局限问题提供一种说明。
饶静
关键词:《暴风雨》神话批评后殖民批评
布道与解神话:弗莱论信与可信性
2016年
在弗莱的两本《圣经》研究著作中,他均以"布道"表达语言再现在场的能力。布道保存着语言模式演进过程中被排斥的能动性,由此成为表达信仰与存在关切的基本语言模式。但是,在描述性语言模式占主导地位的时代,布道并不能被恰当地领悟,布尔特曼的解神话主张就是对福音书布道在当代遭遇理解危机的一种解决方案。但弗莱并不认同这一诠释学方案。他认为,解神话的阐释原则部分地受制于现代科学世界观的可信性原则,这最终也将取消《圣经》。本文讨论弗莱对"布道"的征用以及他对解神话主张的批判性分析,从而表明其著作中信与可信性的张力,以及以神话激活布道的批评之路。
饶静
关键词:弗莱语言模式研究著作批判性分析模式演进
女神与遗存:对图像记忆的神话学解读被引量:1
2022年
“女神”意象和“遗存”观念的内在关联,提供了一种理解图像记忆的神话学路径。在迪迪-于贝尔曼的艺术史批判中,艺术史的研究对象被置换成图像记忆,对图像之物质性的阐发隐含着女神创世神话的线索。但他并未以“女神”意象阐释图像的物质性,而是征引瓦尔堡的“遗存”观念来重构图像记忆的时间性和物质性。在瓦尔堡的著作中,女神是始终在场的,记忆女神和宁芙不仅是“遗存”观念的例证,更是其栖身的形象和运作的势能。“女神”和“遗存”分别构成了图像记忆的神话载体和观念媒介,揭示了图像记忆的神话之维和认知潜能,以及女神创世神话中的质料潜能及其能动性。
饶静
关键词:创世神话神话学贝尔曼时间性能动性
不可再现物的再现——朗西埃论美学之伦理转向被引量:4
2015年
通过解析后现代崇高美学对"不可再现物"的执念,朗西埃对美学之伦理转向进行了批判性反思,并以"歧见"打开了伦理无区分的隔绝空间。这一思考路径弱化了美学的救赎诉求,重申了美学的解放承诺,并将伦理的批判视角反转成了行动的实践美学。
饶静
关键词:伦理转向救赎
知识的帕索斯——评雅克·朗西埃《审美无意识》被引量:6
2013年
2000年1月,雅克·朗西埃在布鲁塞尔“精神分析学派”研讨会上做了有关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两次报告,2001年结集为《审美无意识》(L’Inconscientesthdtique)出版 ,后来出版英译本(TheA“theticUnconscious.trans.DebraKeatesandJamesSwenson,Cambridge:Polity,2009.以下引文凡出自该版本者均只标注页码)。在这本小书中,朗西埃没有直接谈论精神分析理论在艺:术评论中的具体应用,他关注的是精神分析话语诞生的知识学条件,
饶静
关键词:无意识知识学审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精神分析学派
技术、装置与意义:神话阐释的两条路径被引量:4
2013年
本文简要回顾了卡西尔与海德格尔之间的"达沃斯辩论",并试图从神话思维的角度为之提供一条理解路径。海德格尔对卡西尔的驳斥集中在其科学/神话对立话语下潜在的先验主体性上,这一主体性与海德格尔对技术的批判与反思密切相关。神话与技术具有某种同源性,都隐含在"装置"的秘密构型中。"装置"的双重起源则开启了神话阐释的两条路径,神话阐释的真实意义在于人类生存维度的更新,而非单纯的认知模式上。但为了防止这种真实意义再次沦为神话,这一意义不能被占有,仍需被打断,神话阐释寻求的是一条突破神话的思想之路。
饶静
关键词:神话
奥古斯丁《忏悔录》和克尔凯郭尔《重复》中的逃离和遁避:一个普遍母题的两种例证(上)
2018年
一、宗教、逃离和遁避在许多宗教领袖的生命中,逃离(fleeing或flight)和遁避(escape)都是常见的主题。(1)不止一次,孔子被迫逃离了危险的政治环境;(2)老子有西出函谷关的穿梭;佛陀乔达摩·悉达多王子也曾逃离父亲提供的养尊处优的宫廷生活。
埃瑞克·齐奥科斯基饶静
关键词:奥古斯丁忏悔录克尔凯郭尔
拜物教与批判逻辑--朗西埃的批判观念解读被引量:1
2022年
在《“批判”的概念与“政治经济学批判”:从〈1844年手稿〉到〈资本论〉》一文中,朗西埃以“批判”观念的变化阐释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资本论》的关联,由此证明了阿尔都塞的“认识论断裂”命题,即青年马克思的意识形态话语和成熟马克思的科学话语之间的区分。拜物教批判在这种转变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不过,“物神”的双重维度则表明,物神既是对象客体,更是一种中介意象,指向了一种超越性存在。因而,拜物教不仅与劳动异化和资本外化相关,更包含着价值形式的定位。这构成了朗西埃批判观念转变的内在动因之一。他认为批判不应止步于解蔽式的意识形态批判,更是包含着价值认同和审美解放的社会实践。
饶静
关键词:拜物教
玛纳与被给予性:神话现象学认识论探微
2020年
神话现象学是当前神话研究的路径之一,这一术语本身就意味着一种视野的转化,即神话不仅是研究对象,更是构筑认知与存在的关键环节。由此,它也回应着欧洲近代哲学留给现代思想的一个难题,即主客对峙关系以及相关的二元思维模式。弗莱曾将神话界定为"被排斥的能动性",这一表述揭示了神话思维中的排斥-接纳原则,也呼应着现代宗教学与人类学研究中经常援引的玛纳观念。本文试图阐明,"玛纳"范畴可视为现象学思考中"被给予性"的类比物,这一关联诉诸神话思维和现象学思考的共通性,也构成了神话现象学的认识论基础。由此,神话思维的现象学视野获得了哲学认识论的支持,经由神话这一传统媒介,现象学也重启了哲学的归家之路。
饶静
关键词:传统媒介神话思维哲学认识论认识论基础神话研究
民主之疾:朗西埃的书写政治学解读被引量:4
2018年
在朗西埃的理论叙事中,书写、文学和民主构成了一条不断替换的类比之链,他将书写视为扰乱次序的民主化身,书写成了美学政治之平等语法的体现。作为书写的特定历史范畴,文学则更为激进地演绎了书写内含的民主潜质以及疾病。为诊治民主之疾,则要更为根本地实践民主的平等诉求,即作为方法而非结果的平等。
饶静
关键词:文学民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