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登坦
- 作品数:5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苜蓿黄酮对雌性大鼠生长和繁殖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13年
- 为了研究苜蓿黄酮对大鼠生长、繁殖及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本实验设计了3个苜蓿黄酮剂量组(120,400,1 200mg/kg)和2个对照组(己烯雌酚0.5mg/kg、空白对照组)。通过化学发光法对大鼠雌二醇(E2)、催乳素(PRL)、孕酮(P)、生长激素(GH)检测,并对大鼠繁殖相关的指标,包括子宫湿重/系数、卵巢湿重/系数、采食量、日增重、产仔数、初生窝重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低剂量的苜蓿黄酮显著提高了性成熟雌鼠的E2水平以及子宫湿重/系数(P<0.05),显著降低了卵巢湿重/系数(P<0.05)。对未性成熟雌鼠,苜蓿黄酮对激素的影响不显著,但中、低剂量组显著降低了子宫湿重(P<0.05)。此外,苜蓿黄酮和对照组比,在采食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性成熟大鼠的产仔数和初生窝重有提高的趋势,中、高剂量组的产仔数和空白对照比,分别提高0.4%和2.2%。中、高剂量组的初生窝重和空白对照比,分别提高5.14%和0.10%,但差异性并不显著(P>0.05)。配种前灌胃不同剂量的苜蓿黄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性成熟和未性成熟雌鼠的激素分泌和生殖器官的发育,但未能明显改善雌鼠的繁殖性能。
- 王伟马登坦翟新莹王成章田苗苗严学兵
- 关键词:卵巢子宫初生窝重产仔数
- 不同放牧强度下垂穗披碱草种群遗传特征
- 放牧是天然草场的主要利用方式,放牧动物的采食和踩踏对植物的生长和物种的保护有很大的影响。放牧对草原植被的群落组成,群落盖度,丰富度和结构以及整个草原的生态系统都会产生影响。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放牧是引起草原草地退化,物种减...
- 马登坦
- 关键词:放牧强度垂穗披碱草基因流
- 文献传递
- 不同紫花苜蓿品种根部入侵真菌研究被引量:14
- 2009年
- 为探讨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 L.)品种不同季节常见根部入侵真菌及其表现规律,并为苜蓿品种选择及其病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以30个紫花苜蓿品种为材料,分别于2006年的春、夏、秋季取样,分离和鉴定根部入侵真菌。结果表明:不同生长季节苜蓿根部入侵真菌区系中优势菌种类明显不同,春、夏、秋3季均有的建群种为细交链孢(Alternaria alternata)和腐皮镰孢(Fusariumsolani),其中春、夏季还有半裸镰孢(F.semitectum)和尖孢镰孢(F.oxysporum),秋季有锐顶镰孢(F.acuminatum)和柱孢(Cylindrocarpon destructuns);不同苜蓿品种在3个季节的入侵真菌种类和其分离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根部带菌率与生长季节苜蓿品种密切相关,春季以赛特(Sitel)的带菌率最高,夏、秋季以农宝(Farmers)和佛纳尔(Vernel)为最高,平均带菌率较高的5个苜蓿品种依次是:赛特、农宝、皇冠(Phabulous)、航海4号(Flight No.4)和猎人河(Hunfer river),平均带菌率较低的5个苜蓿品种依次是:苜蓿王(Alfaking)、爱菲尼特(Affinity)、WL-525 HQ、顶点(Apex)和丰叶721(Amerileaf 721)。
- 郭玉霞王成章严学兵李德峰吕超马登坦
- 关键词:紫花苜蓿根部入侵真菌带菌率分离率
- 不同品种紫花苜蓿根部入侵真菌研究
- 根部病害是紫花苜蓿最常见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了紫花苜蓿的产量和品质。不同生态区根部的入侵真菌种类不同,本研究以30个紫花苜蓿品种为材料,分别于2006年的春、夏、秋季取样,分离、鉴定了它们的根部入侵真菌,结果表明:不同生...
- 郭玉霞严学兵王成章吕超马登坦
- 关键词:紫花苜蓿根部入侵真菌带菌率分离率
- 文献传递
- 海拔对高山植物交配系统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2年
- 交配系统是控制遗传物质在世代间传递的直接方式,影响着植物种群内和种群间遗传变异分布,决定着后代种群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交配系统除了体现植物本身的生物学特性之外,还因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发生改变和进化。海拔对环境因子在垂直方向上分布的影响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因而影响着植物的交配系统。对交配系统的进化模式研究发现,随着海拔的升高交配系统有从异交向自交演变的倾向,甚至在极端环境下植物的进化产生多倍体以适应恶劣的环境条件。本研究根据大量已有的研究成果,从海拔影响植物交配系统的传粉者数量、区系、传粉方式、植物生活史、花朵构件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概述。
- 翟新莹马登坦王成章严学兵
- 关键词:传粉海拔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