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长升

作品数:61 被引量:242H指数:8
供职机构:山东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核科学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生物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核科学技术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9篇放疗
  • 15篇调强
  • 11篇剂量学
  • 10篇细胞
  • 8篇调强放疗
  • 7篇食管
  • 7篇肿瘤
  • 7篇肺癌
  • 7篇靶区
  • 6篇旋转调强
  • 6篇食管癌
  • 6篇疗法
  • 6篇激光
  • 6篇放射疗法
  • 6篇肝癌
  • 5篇原发性
  • 5篇原发性肝癌
  • 5篇腺癌
  • 5篇小细胞
  • 5篇非小细胞

机构

  • 31篇山东省肿瘤医...
  • 8篇第四军医大学
  • 8篇山东省医学科...
  • 5篇山东大学
  • 3篇山东师范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德州市人民医...
  • 1篇济南大学
  • 1篇莱芜市人民医...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泰山医学院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南通市肿瘤医...
  • 1篇常州市第二人...
  • 1篇济南市槐荫人...

作者

  • 52篇马长升
  • 32篇尹勇
  • 16篇刘同海
  • 12篇陈进琥
  • 10篇巩贯忠
  • 9篇卢洁
  • 7篇杨继庆
  • 7篇李海涛
  • 6篇屈学民
  • 6篇孙涛
  • 6篇尚东平
  • 4篇刘渊声
  • 4篇肖丹
  • 4篇林秀桐
  • 4篇朱健
  • 3篇张英杰
  • 3篇宋金龙
  • 3篇李建彬
  • 3篇王冬青
  • 3篇李洪升

传媒

  • 12篇中华放射肿瘤...
  • 8篇中华放射医学...
  • 4篇2015放射...
  • 3篇中国医学物理...
  • 3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应用激光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激光杂志
  • 1篇医疗设备信息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医疗设备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第八届中国肿...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3篇2017
  • 7篇2016
  • 7篇2015
  • 2篇2014
  • 10篇2012
  • 6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胸中段食管癌复位前后靶区移位和剂量学变化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分析胸中段食管癌放疗复位前后靶区和剂量学变化,探讨胸中段食管癌放疗复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的食管癌患者,食管靶区长度平均为11.7 cm。对患者行CT扫描并勾画靶区(GTV1),放疗40 Gy后行CT复位模拟定位,并且重新勾画靶区(GTV2)。制定两套计划,治疗计划1(Plan1)按前半程追加处方剂量至60 Gy;治疗计划2(Plan2)将后半程与前半程进行图像刚性配准,总处方60 Gy,比较分析两次计划靶区几何位移和剂量学变化。结果:复位后的靶区(PTV)体积明显小于复位前(P=0.036)。在同一横断面上x轴相差最大4 mm,y轴相差最大2.3 mm,z轴相差最大6.0 mm。PTV达到处方剂量的体积平均分别为97.45%±0.73%和95.19%±2.37%;靶区最大剂量、最小剂量和平均剂量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危及器官心脏、左肺和全肺的平均剂量以及脊髓最大点剂量复位后的计划均小于复位前计划(P>0.05);右肺平均剂量复位后显著小于复位前(t=3.172,P=0.025)。结论:胸中段食管癌放疗过程中靶区体积及解剖位置的变化等因素可能导致的靶区低剂量和正常组织的超量照射,实施CT重新扫描定位和调整治疗计划可以修正靶区剂量,减少不必要的正常组织的照射。
何志良戚雯纪璞璞马长升
关键词:胸中段食管癌
利用胸部仿真体模探索CT和KV级锥形束CT图像间轮廓变形配准和剂量累积方法的研究
目的:分析胸部仿真体模CT和KV CBCT图像轮廓变形配准和剂量累积的方法,探索校正CBCT图像质量实现变形配准的自适应放疗可行性研究。材料与方法:获取胸部仿真体模CT图像、CBCT和mCBCT图像(经电子密度和图像质量...
马长升侯勇尹勇
基于四维CT勾画非小细胞肺癌内大体肿瘤靶体积的三种方法比较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比较基于四维CT(4DCT)三种方法勾画非小细胞肺癌(NSCLC)内大体肿瘤靶体积(IGTV)位置和大小差异。方法21例NSCLC患者行胸部4DCT模拟定位扫描,采用10个呼吸时相得到IGTV10、0%和50%时相得IGTVE1+EE、在最大密度投影(MIP)图像上得到IGTVE1+EE对比3种勾画方法所得IGTV10、IGTVE1+EE、IGTVMIP的位置、体积、包含度及匹配指数。结果IGTV10、IGTVEl+EE、IGTVMIP的中心在x、y、z轴上平均差异〈1mm且均相似(t=0.35~1.57、P:0.730~0.132)。IGTVl0〉IGTV卧EE(£=2.37、P=0.028),IGTVl0与GTVMlP相似(t=1.95,P=0.065),IGTVE1+EE与IGTV10、IGTVMIP与IGTVl0比值分别为0.85±0.08和0.92-4-0.11。IGTVl0对IGTVmEE和IGTVM的包含度分别为84.78%±8.95%和88.47%±9.04%。IGTV10与IGTE1+EE、IGTV10与IGTVMIP的匹配指数分别为0.85±0.09、0.86±0.09。结论基于4DCT不同方法所勾画的IGTV中心位置变化不明显;IGTVmEE和IGTVMIP均不能替代IGTV10,但IGTVM1P与IGTV10大小更接近;IGTVE1+EE与IGTV10比值与肿瘤运动矢量相关,肿瘤三维运动幅度大且体积较小时IGTVE1+EE与IGTV10比值较小。
李奉祥李建彬张英杰尚东平刘同海田世禹徐敏马长升
关键词:呼吸时相
功率自适应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的研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解决低功率半导体激光治疗仪波长单一,输出功率不稳定而不能满足研究弱激光生物效应和临床治疗需要的问题。方法:采用AT89S52单片机控制,软件运用PID算法。结果:仪器可输出波长为532nm的绿光和波长为650nm的红光.输出功率分别为0~30mW和0~50mW,且连续可调,功率精确到0.1mW。结论:该半导体激光治疗仪体积小,操作简单,激光输出稳定可靠,能很好地满足研究弱激光的生物效应和临床治疗的需要。
马长升屈学民肖峰李海涛杨继庆
关键词:半导体激光器单片机PID
FDG和FLT PET功能影像特征参数分期食管癌能力的比较
<正>目的定量比较和分析从FDG和FLT PET功能影像中获取的特征参数分期食管癌能力。方法选取26例诊断为食管癌患者分别获取FDG和FLT PET图像。分别在两套图像中基于SUV阈值自动勾画肿瘤区域,比较分析两套图像肿...
马长升尹勇
关键词:食管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功能影像特征参数
文献传递
剂量算法对乳腺癌调强治疗计划的影响
目的:比较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AAA(Analytical Anisotropic Algorithm)算法与PBC(Pencial Beam Convolution)算法在靶区内剂量均匀性、肺照射剂量与体积以及心脏照...
马长升尹勇刘同海孙涛
关键词:乳腺癌调强放疗剂量学
文献传递
18F-FDG PET/CT分子影像代谢参数与肺腺癌放疗近期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邓红彬段敬豪马长升尹勇
TomoTherapy提升鼻咽癌放疗处方剂量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Helical TomoTherapy (HT)行鼻咽癌放疗处方剂量提升的可行性及剂量学特点。方法:选取10例鼻咽癌病例,分别制定HT计划和静态调强(static-IMRT)计划。提升两组计划处方剂量,以任...
谷家冰朱健巩贯忠马长升尹勇
关键词:螺旋断层放疗调强放疗处方剂量鼻咽癌
基于四维CT和ABC辅助下三维CT确定肝癌内靶区对照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比较四维CT(4DCT)和ABC辅助下三维CT(3DCT)两种模拟定位技术,探讨3DCT进行原发性肝癌(HCC)个体化内靶区制定的可行性。方法选取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HCC患者15例,依次完成4DCT和自由呼吸(FB)、主动呼吸控制(ABC)辅助下平静吸气末屏气(EIH)、平静呼气末屏气(EEH)3DCT扫描。分别在4DCT的10个呼吸时相、最大密度投影图像(CT_MIP)及3DCT图像上手动勾画大体肿瘤体积(GTV),分别命名为GTV0、GTV10…GTV90,GTV_MIP,GTV_FB,GTV_EIH,GTV_EEH。将4DCT图像的10个GTV,GTV0与GTV50,GTV0、GTV20与GTV50,GTV_EIH与GTV_EEH分别融合为4个内靶区(IGTV1、IGTV2、IGTV3、IGTV4)进行各个靶区体积和几何中心位移比较。结果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4DCT和ABC辅助下3DCT的模拟定位,两种模式下膈肌移动度的平均值均为1.39cm(t=-0.02,P=0.983)。GTV0、GTV20、GTV50、GTV_EIH、GTV_EEH、GTV_FB体积平均值分别为56.4、54.6、55.5、55.6、55.2、59.7cm^3(F=0.01,P=1.000)。IGTVl、IGTV2、IGTV3、IGTV4、GTV_MIP体积平均值分别为77.9、71.4、73.4、72.3、66.3em。(F=0.02,P=1.000);其在x、y、z轴的几何中心位移均相似(F=0.48、0.04、0.02,P=0.750、0.997、0.999)。结论相对于4DCT,以ABC辅助下3DCT进行HCC个体化内靶区制定是安全可行的。
巩贯忠尹勇陈进琥宋金龙马长升尚东平卢洁刘同海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主动呼吸控制
中段食管癌中刚性与形变配准的剂量学差异研究
陶城刘同海马长升朱健尹勇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