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韬

作品数:50 被引量:240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胃癌
  • 15篇肿瘤
  • 14篇化疗
  • 11篇胸苷
  • 11篇嘧啶
  • 11篇二氢嘧啶脱氢...
  • 10篇尿嘧啶
  • 10篇氟尿嘧啶
  • 9篇晚期
  • 9篇肠癌
  • 8篇胸苷磷酸化酶
  • 8篇磷酸
  • 8篇磷酸化
  • 8篇磷酸化酶
  • 8篇5-氟尿嘧啶
  • 7篇直肠
  • 7篇直肠癌
  • 7篇晚期胃癌
  • 7篇DPD
  • 6篇胸苷酸合成酶

机构

  • 49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江苏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作者

  • 49篇马韬
  • 31篇叶正宝
  • 27篇朱正纲
  • 23篇张俊
  • 14篇刘炳亚
  • 10篇奚文崎
  • 9篇计骏
  • 9篇金冶宁
  • 9篇于颖彦
  • 8篇黎皓
  • 8篇尹浩然
  • 7篇徐昊平
  • 7篇纪玉宝
  • 7篇曹卫国
  • 7篇燕敏
  • 6篇楼谷音
  • 5篇耿梅
  • 5篇赵任
  • 5篇林言箴
  • 5篇吴军

传媒

  • 9篇外科理论与实...
  • 4篇内科理论与实...
  • 3篇中国癌症杂志
  • 3篇中华肿瘤杂志
  • 3篇肿瘤
  • 3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中华胃肠外科...
  • 2篇诊断学理论与...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第十七届全国...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国外医学(遗...
  • 1篇中国肿瘤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国外医学(消...
  • 1篇癌症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4
  • 2篇2011
  • 3篇2010
  • 7篇2009
  • 4篇2008
  • 7篇2007
  • 11篇2006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蝎和蜈蚣的多肽粗提物对肝癌细胞中HBV的抑制作用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研究全蝎尾部多肽粗提物(peptide extract from scorpion tail,PEST)与蜈蚣头部多肽粗提物(peptide extract from centipede head,PECH)对肝癌细胞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合成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超滤法提取PEST与PECH。选取肝癌HepAD38和HepG2细胞,将其分组:对照组,用含10%胎牛血清的培养基培养;PEST组,不同浓度PEST(0.125、0.250、0.500和1.000 mg/mL)处理;PECH组,不同浓度PECH(0.125、0.250、0.500和1.000 mg/mL)处理;阳性对照组,拉米夫定或恩替卡韦或四环素处理。MTT法检测细胞活力,qRT-PCR检测HepAD38细胞上清液HBV DNA含量。另取HepAD38细胞,分为PEST组(1 mg/mL PEST处理)、PECH组(1 mg/mL PECH处理)、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HBsAg和HBeAg含量,qRT-PCR检测HBV X、S、preC、P mRNA表达量,蛋白印迹法检测HBV核心蛋白(HBV core protein,HBc)表达。结果:PEST或PECH处理的肝癌细胞HepG2和HepAD38细胞活力均在70%以上;与对照组相比,PEST组(0.250、0.500和1.000 mg/mL)和PECH组(0.125、0.500和1.000 mg/mL)HBV DNA拷贝数明显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PEST组和PECH组HBsAg和HBeAg含量明显降低(P均<0.05),HBV P mRNA相对表达明显降低(P均<0.05),PEST组HBc表达几乎无差异,而PECH组HBc表达减少。结论:PEST和PECH在HepAD38细胞株中表现出抗HBV作用,可能与其抑制HBV P mRNA合成有关。
马青杨扬马韬徐卫东赵明
关键词:全蝎蜈蚣多肽肝癌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全程新辅助治疗的发展与挑战
2024年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标准治疗是先行新辅助放化疗或短程放疗,再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术后给予辅助化疗,该模式可显著降低局部复发率,但并未改善生存。全程新辅助治疗是尝试在术前完成全部放疗和化疗,经过几项关键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证实,可显著提高病理完全缓解率,降低远处转移发生率,继而延长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对于低位直肠癌,经全程新辅助化疗获得临床完全缓解的病人,有望采取等待观察策略,实现直肠器官保留。但全程新辅助治疗仍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如适用人群、最佳的放疗和化疗方案及实施顺序、辅助化疗的选择等,根据高分辨率磁共振进行分层治疗也许是最佳方案。
冯波马韬
关键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远处转移
厄洛替尼致间质性肺炎一例被引量:10
2008年
病例:男.58岁,无明显诱因下反复中上腹疼痛1年余,背部伴有胀痛.夜间更甚,食欲差,有明显饱胀感:予抗酸剂、胃黏膜保护利等对症处理,无明显缓解外院CT示:胰体尾部占位性病变,考虑胰腺体尾部癌.累及后腹膜,左肾上腺部分累及,脾脏内低密度。内镜超声引导穿刺细胞学涂片见大量腺癌细胞.
张磊马韬叶正宝张俊燕敏朱正纲
关键词:厄洛替尼药理学
老年胃癌病人化疗后的骨髓抑制
目的:化疗是胃癌综合治疗中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老年病人化疗后常出现骨髓抑制,尤其是自细胞减少,易于并发感染,甚至死亡。本研究对老年胃癌病人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55例老年胃癌患者均行全身静脉化疗,化疗...
叶正宝马韬黎皓孙文洁奚文崎耿梅蒋劲松楼谷音
关键词:老年病人胃癌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
文献传递
伊立替康化学治疗的不良反应与UGT1A1*28基因多态性的关系被引量:22
2009年
目的:研究应用伊立替康化学治疗(化疗)的进展期消化道肿瘤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UGT1A1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选择66例汉族进展期消化道肿瘤患者,使用含伊立替康的方案化疗,观察并记录患者化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化疗前总胆红素水平和化疗后至Ⅲ度以上严重毒性时间(周);外周血中抽提基因组DNA,测定UGT1A1基因启动子区TATA盒胸腺嘧啶-腺嘌呤(TA)序列重复次数,统计分析基因型与不良反应的关系,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化疗前总胆红素水平和至严重毒性时间的差异。结果:55例患者(83.3%)UGT1A1基因启动子区TA序列6次重复,为纯合野生型(TA)6/(TA)6(UGT1A1*1/*1);11例患者(16.7%)基因型为TA序列6次和7次重复的杂合(TA)6/(TA)7(UGT1A1*28/*1),未发现TA序列7次重复UGT1A1*28/*28的纯合突变。以上2组患者发生Ⅲ度以上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减少者分别为26例和5例(47.3%比45.5%,P=1.000),发生Ⅲ度以上腹泻者分别为5例和4例(9.1%比36.4%,P=0.036)。2组治疗前总胆红素水平分别为(15.1±1.1)μmol/L和(20.8±5.1)μmol/L(P=0.09),至严重毒性时间2组分别为9周和3周(P=0.186)。结论:在应用伊立替康化疗的汉族患者中,UGT1A1启动子区TATA盒基因多态性(TA)6/(TA)7杂合状态可以增加患者发生Ⅲ度以上腹泻的风险,但不会增加患者发生Ⅲ度以上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风险。
杨立学马韬张俊叶正宝项明朱正纲
关键词:伊立替康UGT1A1基因多态性
胃癌化疗与细胞凋亡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03年
近来大量研究表明,胃癌化学治疗的主要作用机理为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且诱导凋亡能力的强弱与化疗的敏感性密切相关,因此细胞凋亡程度可作为评估胃癌化疗疗效的指标和筛选新型抗癌药物的标准之一,并可在化疗的基础上辅以促进凋亡的药物等以提高胃癌的化疗敏感性,本文对上述进展作一综述。
马韬
关键词:胃癌化疗细胞凋亡
多西他赛联合照射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生物效应的实验研究
2007年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放射增敏作用和多西他赛联合放射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人AGS胃癌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28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单纯多西他赛组、多西他赛+照射组。测量各组移植瘤体积,计算各组抑瘤率,评价多西他赛的放射增敏效果,并对标本进行光镜观察及原位末段标记(TUNEL)检测。结果:28只裸鼠的成瘤率为100%,实验期间无死亡,比较各组移植瘤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抑瘤率分别为单纯照射组36.4%,单纯多西他赛组44.2%,多西他赛+照射组86.9%。多西他赛对放射治疗的增敏值(enhancement factor,EF)值为1.5。多西他赛+照射组的平均凋亡指数(AI)为(15.6±2.3)%,与其它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西他赛对人AGS胃癌裸鼠移植瘤有良好的放射增敏作用,多西他赛联合放疗能更有效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许赪蔡嵘宋菲马韬黎浩曹卫国叶正宝金冶宁
关键词:胃肿瘤多西他赛放射疗法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与吉西他滨单药辅助治疗体力状态良好的可切除胰腺癌的比较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比较GEMOX方案(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和吉西他滨单药方案用于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0~1分、可切除胰腺癌辅助化学治疗(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并探索与无病生存(DFS)期和总生存(OS)期相关的独立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ECOG评分0~1分的可切除胰腺癌患者,其中68例给予GEMOX方案辅助化疗:吉西他滨1 000 mg/m^2以固定速率(FDR)静脉滴注100 min,第1天,奥沙利铂85 mg/m^2静脉滴注,第2天,每2周重复,共8周期;35例接受吉西他滨单药化疗:吉西他滨1 000 mg/m^2第1、8和15天静脉滴注30 min,每28 d重复,共6周期。比较2种辅助化疗方案的DFS期、OS期及毒性差异,并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生存分析探讨预后因素。结果:GEMOX组和吉西他滨单药组的中位DFS期分别为370 d和520 d(P=0.815),中位OS期分别为803 d和888 d(P=0.42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种辅助化疗方案的毒性多为Ⅰ、Ⅱ度且易于控制,GEMOX组呕吐(30.8%比10.5%,P=0.019)及外周神经毒性发生率(38.5%比0%,P<0.001)显著高于吉西他滨单药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升高2组发生率相似,分别为47.7%和44.7%,但吉西他滨单药组Ⅲ度以上ALT/AST升高发生率显著高于GEMOX组(7.9%比0%,P=0.048)。生存分析显示,分化差(P=0.002)、R1切缘(P<0.001)、淋巴结转移(P=0.028)、术后CA19-9≥90 U/m L(P=0.005)及未能完成全部辅助化疗疗程者(P=0.002)中位DFS期显著缩短;而分化差(P=0.001)、R1切缘(P<0.001)、术后CA19-9≥90 U/m L(P=0.003)及未能完成全部疗程者(P=0.001)等因素也预示中位OS期显著缩短。结论:对体力状态良好的胰腺癌患者切除术后,为期4个月的GEMOX方案,与为期6个月的吉西他滨单药化疗生存获益相似,GEMOX方案可视为辅助化疗的备选方案之一。分化差、R1切缘、术后CA19-9≥90 U/m L及未能完成全部辅助化疗疗程等因素是DFS期和OS期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
马韬何昌玉蒋金玲杨晨奚文崎叶正宝张俊朱正纲
关键词:胰腺癌辅助化疗吉西他滨单药预后指标
FLOT方案用于中国人群胃癌治疗的剂量探索:Ⅰb期、单中心、晚期胃癌一线治疗临床研究
目的 在胃癌新辅助治疗临床研究中,FLOT 方案的疗效已被证实优于ECX/ECF 方案。然而,该方案的治疗毒性不容忽视,且在中国人群中尚缺乏应用经验。本研究拟通过剂量爬坡试验,探索FLOT方案用于中国人群胃癌治疗的合适剂...
周尘飞马韬施敏奚文崎吴珺玮杨晨朱正纲张俊
关键词:胃癌多西他赛
结直肠癌组织中TP/DPD表达的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背景与目的:胃肠道肿瘤患者对氟尿嘧啶类药物的反应率存在很大个体差异,原因在于肿瘤内氟尿嘧啶类药物代谢酶[1,2],胸苷磷酸化酶(TP)和二氢嘧啶脱氢酶(DPD)水平的差异;本文探讨TP和DPD在大肠癌的表达和定位。方法:21对正常大肠粘膜及大肠癌手术切除标本,采用ELISA、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与临床病理指标相结合。结果:21对结直肠癌标本中,肿瘤组织与正常大肠粘膜的平均TP含量分别为(60.25±36.18)U/mg和(22.37±13.69)U/mg(P<0.01)。肿瘤与正常大肠粘膜内平均DPD分别为(12.75±5.86)U/mg和(14.02±7.48)U/mg。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TP与DPD既可出现在肿瘤细胞内,也广泛存在于癌周免疫反应及炎细胞内。TP、DPD表达与Dukes分期等临床病理指标无明显关系。结论:正常大肠粘膜及癌组织中TP与DPD含量的个体间差异是临床氟尿嘧啶类药物有效性及毒副反应差别的理论依据。检测TP表达可用于5-FU前体药物敏感性的预测,检测DPD表达可作为氟尿嘧啶类药物敏感性预测指标。
赵任郁宝铭于颖彦马韬朱正纲
关键词:氟尿嘧啶类药物结直肠癌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