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鸿文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盘菌
  • 3篇苜蓿
  • 3篇苜蓿假盘菌
  • 3篇寄主
  • 2篇致病力
  • 2篇致病力分化
  • 1篇豆科
  • 1篇豆科牧草
  • 1篇毒力
  • 1篇毒力测定
  • 1篇药效
  • 1篇药效试验
  • 1篇致病力分化研...
  • 1篇生理分化
  • 1篇世高
  • 1篇侵染
  • 1篇侵染能力
  • 1篇专化性
  • 1篇苜蓿褐斑病
  • 1篇胃毒

机构

  • 5篇甘肃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5篇马鸿文
  • 4篇徐秉良
  • 2篇袁庆华
  • 1篇梁巧兰
  • 1篇陈琳
  • 1篇魏列新

传媒

  • 1篇植物保护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果树
  • 1篇草地学报

年份

  • 4篇2007
  • 1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福星、世高及其复配剂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毒力测定被引量:2
2007年
通过测定菌落生长速率,研究了福星、世高、福美双、万兴及福星与世高的复配剂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40%福星EC50值最小,为0.0781μg/mL;其次是10%世高粉剂和万兴乳油,其EC50值分别为0.1932、0.199 1μg/mL;福美双EC50值最大,达1.564 5μg/mL.40%福星乳油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将福星与世高按1∶19、1∶24、1∶32、1∶49、1∶99的比例配制的5种复配剂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共毒系数均大于100,其中以1∶24比例配制的复配剂共毒系数最大,为618.297 2,其增效作用最强.
魏列新梁巧兰徐秉良马鸿文
关键词:黄瓜枯萎病菌毒力
苜蓿假盘菌对一些豆科牧草寄主侵染能力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对豆科牧草的5个属14个种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苜蓿假盘菌接种,并观察苜蓿假盘菌的寄主范围,试验结果表明:苜蓿假盘菌可以危害苜蓿属的紫花苜蓿、杂花苜蓿、镰荚苜蓿,草木樨属的白花草木樨、黄花草木樨,三叶草属的库拉三叶草。说明苜蓿假盘菌具有寄主专化性。经室内鉴定,苜蓿假盘菌可以在苜蓿属和黄花草木樨上产生成熟的子实体及子囊孢子,而在白花草木樨和库拉三叶草上不能形成子实体。
马鸿文袁庆华徐秉良
关键词:苜蓿假盘菌侵染能力专化性
0.2%苦皮藤素水剂防治苹果园3种害螨药效试验被引量:3
2005年
马鸿文徐秉良陈琳邓志宏
关键词:苦皮藤素害螨胃毒药效试验根皮拒食
苜蓿假盘菌致病力分化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从我国苜蓿(Medicago satiua)品种资源中首次成功筛选出9个具有栽培代表性的品种,即宝鸡苜蓿、泾阳苜蓿、沙湾苜蓿、沙河苜蓿、晋南苜蓿、天水苜蓿、龙牧一号、保定苜蓿和伊鲁瑰斯,作为苜蓿假盘菌(Pseudopeziza medicaginis)的生理分化鉴别寄主。采用室内接种盘倒扣接菌法,根据在鉴别寄主上的发病等级,将采自我国苜蓿主产区的7个苜蓿褐斑病菌菌株划分成5个致病类型,其中致病类型A为强致病类型,致病类型E为弱致病类型,C、D和G组致病类型介于两者之间。研究结果为我国苜蓿品种抗性鉴定、苜蓿褐斑病流行监测和品种合理布局提供了理论依据。
袁庆华马鸿文徐秉良
关键词:苜蓿褐斑病苜蓿假盘菌生理分化鉴别寄主
苜蓿假盘菌产孢生物学特性和致病力分化及ISSR标记研究
本文对苜蓿假盘菌产孢生物学特性和寄主范围进行了初步研究,在对分离的7个不同菌株致病力分化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苜蓿假盘菌生理分化的鉴别体系。通过ISSR分子标记,研究了菌株多态性和致病力分化及地理来源间的关系。1.通过在不...
马鸿文
关键词:苜蓿假盘菌寄主范围致病力分化ISSR标记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