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管内介入术的感染研究和预防
- 目的:分析和探讨血管内介入所致感染的因素和预防。方法:对患有不同疾病的]000例患者进行了血管内介入术。结果:本组有13例出现感染,占1.3%。其中穿刺部位感染11人。占感染总数的82.62%。结论:在血管内介入过程中有...
- 荆雪虹高力郭建军
- 关键词:术后感染无菌操作预防措施
- 文献传递
- 水溶性碘对比剂在介入性血管造影中的副反应(附63例分析)被引量:10
- 2007年
- 目的探讨水溶性碘对比剂副反应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全身各部位行介入性血管造影13529例次所发生的63例水溶性碘对比剂副反应病例进行严密观察、护理及防治。结果除1例过敏引发喉头水肿者因呼吸困难及原发病较重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随着非离子性对比剂的应用及有效的预防,其副反应发生率可大大降低,一旦发生经过及时护理及抢救均可痊愈。
- 张华清高力
- 关键词:碘对比剂水溶性副反应
- 气压弹道碎石术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及护理
- 2005年
- 谢兆媛王坤杰闫晋高力
- 关键词:泌尿系结石碎石术护理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术的护理
-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股骨头无菌坏死的护理体会。
材料与方法:35例股骨头无菌坏死的病人均进行介入治疗术,对所有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均采用常规护理和介入特殊护理。
结果: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介入治疗术,经...
- 宫树芝高力王兢荆红
- 关键词: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无菌性坏死护理体会
- 文献传递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耳鼻喉科恶性鼻衄治疗的应用
- 目的:对37例鼻衄患者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下介入治疗,总结经验,想评估其在耳鼻喉科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临床随机住院病人。经内科治疗无效的恶性鼻衄患者37例,其中男21例,女16例;用栓塞材料进行栓塞。37例患者中用弹簧...
- 宫树芝荆红王兢高力金颖
- 关键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发病机制介入治疗
- 文献传递
- 178例布-加氏综合征的介入治疗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评价布-加氏综合征介入性治疗的价值。方法:178例布-加氏综合征均经B超和肝静脉、下腔静脉造影确诊。根据不同病变类型采用了经股静脉或股静脉-颈静脉入路行球囊扩张成形术(PTA)或/和血管内支架(EMS)植入术。对完全闭塞病例,实施了三种破膜或闭塞段开通术。结果:66例不完全性狭窄的病例经股静脉入路治疗,成功率为100%(66/66),其中单纯PTA36例,PTA+内支架植入术30例。112例完全闭塞病例,闭塞段或膜开通成功率为98.21%(110/112),其中经股静脉顺行开通110例,经颈静脉贯穿法开通2例,单纯PTA51例;PTA+内支架植入术59例。治疗后下腔静脉压下降明显,单纯球囊扩张组平均值为14.7cm水柱,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组平均值为16cm水柱。术后随访3年再狭窄率为5%(9/176)。其中1例死亡,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介入治疗布-加氏综合征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 李红旗高力王振亭
- 关键词:布-加氏综合征球囊扩张成形术内支架植入术
- 子宫肌瘤栓塞术的护理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栓塞术的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 :分析总结 6 8例施行该手术的患者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各期进行相应的护理经验和体会。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症状改善或消失 ,无并发症 ,效果满意。结论 :子宫肌瘤栓塞术痛苦小、相对安全、是治疗子宫肌瘤的有价值的方法之一 ,细致、周到的护理工作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宫树芝于香红高力
- 关键词:护理介入治疗子宫肌瘤
- 变异起源于胃十二指肠动脉的肝动脉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分析和探讨变异起源于胃十二指肠动脉的肝动脉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000例肝癌患者肝动脉的DSA,观察肝动脉的走行、起源和分布情况。并分别统计其变异类型和发生率。结果:正常型肝动脉727例,占72.7%,变异肝动脉273例,占27.3%。273例变异肝动脉中变异起源于胃十二指肠动脉的肝动脉27例,占2.7%。结论:在实施肝癌化疗药物灌注术和化疗栓塞术和肝移植时,分清变异起源于胃十二指肠动脉的肝动脉供血,对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 荆雪虹卢川高力
- 关键词:肝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
- 愉快因子疗法对冠脉介入治疗患者焦虑抑郁行为的影响被引量:6
- 2008年
- 宋蕾高力刘连凤赵英姿
- 关键词: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愉快因子刺激疗法介入治疗患者
- 颅内动脉瘤合并脑血管痉挛栓塞术后的观察与护理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合并脑血管痉挛栓塞术后观察与护理的重要性。方法:本组36例颅内动脉合并脏血管痉挛患者入院72h内在全麻下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术前、术中常规罂粟硷30mg/10ml持续静脉内泵入,术后持续泵入3d,给予尼莫通抗血管痉挛。术后第2天开始实施三高疗法,术后常规腰大池引流,放出血性脑脊液。结果:本组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32例恢复良好(可恢复工作,无明显神经系统功能障碍),2例持续昏迷自动出院;2例中度致残(轻度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但生活能自理)。结论:利用护理手段干预4方面中的可控因素,如平均动脉压、颅内压、中心静脉压、血流速度(血液稀释度),使其控制在预设定目标范围内可保证脑的有效灌注压,预防CVS的发生。
- 王兢宫淑芝魏勤荆雪虹高力
- 关键词:脑血管痉挛介入性治疗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