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松宇

作品数:10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肿瘤
  • 3篇灌注
  • 3篇64层螺旋
  • 3篇64层螺旋C...
  • 3篇成像
  • 2篇多层螺旋CT...
  • 2篇先天
  • 2篇先天性
  • 2篇小儿
  • 2篇灌注成像
  • 2篇恶性
  • 2篇恶性肿瘤
  • 2篇肺恶性肿瘤
  • 2篇肺肿瘤
  • 2篇X线
  • 2篇磁共振
  • 1篇影像
  • 1篇影像诊断
  • 1篇运动神经
  • 1篇正常老年人

机构

  • 5篇东南大学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魏松宇
  • 4篇储成凤
  • 4篇刘圣华
  • 4篇杨明
  • 3篇唐文伟
  • 2篇高修成
  • 2篇田忠甫
  • 2篇刘斌
  • 2篇韩素芳
  • 1篇柴雪娥
  • 1篇郭斌
  • 1篇李苏宜
  • 1篇梁琼鹤
  • 1篇顾海斌
  • 1篇徐慧

传媒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国CT和M...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脑卒中后运动神经网络重组的横向功能磁共振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运动功能不同程度恢复卒中患者被动运动任务时大脑的激活差异。方法对20例卒中患者分别行双侧腕关节被动运动的功能MRI扫描,采用SPM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脑功能区定位。结果不同恢复程度的卒中患者患肢腕关节被动运动激活脑区不同:恢复较好者,以对侧感觉运动区(SMC)、同侧小脑、双侧辅助运动区(SMA)激活显著;恢复不好者,远隔部位激活较显著。患者健肢激活脑区及面积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对侧SMC及SMA对运动功能恢复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健侧大脑半球的代偿作用对患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影响较大。
刘圣华储成凤杨明刘斌魏松宇
关键词:卒中康复功能磁共振
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X线阳性预测模型的研究
2011年
目的:试图以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及血象表现建立一种可以预报社区获得性肺炎X线阳性发现的数学模型。方法:收集2010年2月至5月间我院门诊1 080例拟诊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例的15个与诊断高度关联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因素以及其胸部X线表现,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一个"X线阳性CAP"的数学预测模型。结果:呼吸频率、咳嗽程度、发热持续时间、湿啰音、干啰音、喘鸣音、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单核细胞比例、嗜酸粒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入选,回归系数依次为1.477、2.147、0.623、1.568、-0.870、1.422、-0.627、-0.691、-0.621、-0.936、1.122,常数为52.103,一般情况、咳嗽持续时间、热峰以及白细胞总数被剔除。结论:在呼吸科医生对CAP作出客观的诊断时,根据以往经验有重要价值的因素可能需要重新评价。根据患儿的上述11个临床及血象表现,通过预测模型,可以预知其X线阳性的概率,并使大部分患儿免于X线照射。
魏松宇唐文伟徐慧梁琼鹤顾海斌柴雪娥郭斌
关键词: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X线
先天性支气管桥的多层螺旋CT诊断
韩素芳高修成田忠甫唐文伟魏松宇
肺恶性肿瘤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参数与强化峰值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CT灌注参数评价肺恶性肿瘤血管功能状态的价值。方法对23例肺恶性肿瘤患者行64层螺旋CT灌注扫描,以CT灌注成像处理软件进行处理。感兴趣区的选择采用高灌注区均值和最大层面全肿瘤区域两种方式,分别获得血流量(BF)、血容量(BV)、表面渗透性(PS)等灌注参数,绘制时间-密度曲线,并测量肿瘤的CT强化峰值(PH),对各灌注参数值及PH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肺恶性肿瘤的PH与CT灌注成像BV的高灌注区均值、全肿瘤均值及BF的全肿瘤均值均呈显著的正相关;②肺恶性肿瘤的PH与BF的高灌注区均值及PS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肺恶性肿瘤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大部分灌注参数与PH有共同的组织学基础,呈显著的正相关,在评价肺恶性肿瘤的血管功能状态方面有重要价值。
魏松宇储成凤杨明刘圣华李苏宜
关键词:肺肿瘤灌注
多层(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肺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多层(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CT pefusion imaging,CTPI)中,不同感兴趣区选择的方法对测量结果可重复性的影响,肺恶性肿瘤的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
魏松宇
关键词:肺恶性肿瘤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影像诊断疗效评价
文献传递
小儿肠套叠诊断及非手术治疗进展
魏松宇
64层螺旋CT肺肿瘤灌注感兴趣区选择对数据可重复性影响的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肺肿瘤灌注中,不同感兴趣区选择的方法对测量结果可重复性的影响。方法:对15例经临床确诊为肺癌的病例行肺肿瘤CT灌注扫描。将所得图像传入工作站后以CT灌注成像处理软件处理,感兴趣区的选择采用最高灌注区、高灌注区均值和最大层面全肿瘤区域3种方式,分别获得血流量、血容量和表面渗透性等灌注参数。以SPSS 13.0软件对所获得的各种灌注参数值进行变异系数、Kappa值等参数的比较。结果:采用最大层面全肿瘤法选择感兴趣区,所得到的灌注参数具有最高的Kappa值,并且大部分的变异系数最小。而最高灌注区法测得的灌注参数Kappa值最小,并且大部分的变异系数最大。结论:在肺肿瘤CT灌注的后处理中,以最大层面全肿瘤区域法和高灌注区均值法划定感兴趣区,可得到比最高灌注区法可重复性更高的数据,而两种方法中又似以前者为优。
魏松宇储成凤杨明刘圣华
关键词:肺肿瘤64层螺旋CT灌注感兴趣区
先天性支气管桥的多层螺旋CT诊断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 探讨MSCT重组图像在诊断先天性支气管桥(BB)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MSCT重组图像诊断的先天性支气管桥畸形的影像表现.图像后处理方法包括MPR、MinIP、MIP、VR.结果 12例支气管桥中,Ⅰ型支气管桥6例,表现为正常隆突位于T2~3平面,存在右肺支气管分支,隆突角平均59.2°,支气管桥起源于隆突下左主支气管,该位置称为假隆突,位于T4~5平面,夹角平均108.80°,支气管桥起源以前的左主支气管明显狭窄,宽约1~2mm,长约17 mm.Ⅱ型支气管桥6例,表现为正常隆突位置平面无右肺支气管分支,支气管桥起源于气管更远端,供应整个右肺,假隆突位于T4~5平面,角度平均131 °,均伴气管下段狭窄,宽约2~3 mm,长约30 mm,4例气管下段向左侧倾斜,2例伴肺动脉吊带.结论 MSCT可以对先天性支气管桥进行定性诊断,重组图像可以直观地观察气管、支气管、隆突的形态、走行、管径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韩素芳高修成田忠甫唐文伟魏松宇
关键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fMRI评价正常老年人腕关节被动运动下脑激活区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用功能磁共振技术观察正常老年人双侧腕关节被动运动时脑区激活情况。方法对30例正常的右利手老年受试者分别进行双侧腕关节被动运动的功能MR扫描,采用SPM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脑功能区定位。结果利手(右手)运动主要激活对侧感觉运动皮质、运动前区,双侧辅助运动区、后顶叶及同侧小脑;非利手运动时除激活上述脑区外,还激活了同侧运动感觉区和对侧小脑,且对侧运动前区、双侧辅助运动区和同侧小脑的激活体积明显大于利手腕关节运动。结论被动运动依赖于大脑皮质和小脑等许多与运动相关的脑功能区的参与;与利手腕关节运动相比,非利手腕关节运动更依赖于对侧PMC、双侧SMA和同侧小脑等运动区。
刘圣华储成凤杨明刘斌魏松宇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