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鲍月宁

作品数:9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固原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缺血
  • 2篇卒中
  • 2篇脑出血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急性
  • 2篇梗死
  • 2篇出血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醒脑
  • 1篇醒脑静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血性
  • 1篇药物疗法
  • 1篇银杏
  • 1篇银杏黄酮
  • 1篇银杏黄酮苷
  • 1篇预后

机构

  • 8篇固原市人民医...

作者

  • 8篇鲍月宁
  • 3篇曹传宇
  • 3篇辛国栋
  • 2篇史晓东
  • 2篇李强
  • 1篇张鲁军
  • 1篇张萍
  • 1篇赵巧华

传媒

  • 3篇宁夏医学杂志
  • 1篇临床荟萃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醒脑静联合银杏黄酮苷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45例
2008年
辛国栋史晓东鲍月宁
关键词:脑出血脑水肿药物疗法
宁夏固原市回汉族住院患者脑卒中类型及危险因素分析
2015年
目的了解固原市回汉族住院脑卒中患者的主要类型以及脑卒中主要危险因素的特征。方法收集6个县级医院480例住院脑卒中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回汉族脑卒中类型构成比和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 1固原市住院脑卒中男女发病比例与全国基本一致;2住院脑卒中患者以脑梗死、脑出血为主,而这两者汉族所占比例均高于回族;3高血压、高脂血症是回汉族均居于前两位的的脑卒中危险因素,而汉族患者在高血压、吸烟、饮酒3个危险因素的出现率均明显高于回族患者(P<0.05),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固原市回汉族脑卒中住院患者卒中类型构成比及危险因素不同,可为脑卒中预防提供依据。
李强张鲁军辛国栋曹传宇赵巧华史晓东张萍鲍月宁武星颖
关键词:脑卒中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佐治急性脑梗死4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佐治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2组均静脉滴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300μg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5次,均用药14天为1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高于对照组(85.0%),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佐治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
辛国栋鲍月宁
关键词: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造血干细胞疗效
康复治疗对脑出血术后患者认知障碍的改善作用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分析康复治疗对脑出血术后患者认知障碍改善的作用。方法选取收治脑出血术后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和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神经功能及预后,观察指标包括MMSE、NIHSS评分、Barthel指数等。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MMSE、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MMSE评分(29.67±3.1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4.16±3.28)分;观察组NIHSS评分为(7.34±1.6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97±1.54)分;观察组Barthel指数为(54.69±5.3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28±5.17)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死亡率为4.6%,低于对照组的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术后患者尽早开展康复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认知障碍,改善预后,具有推广价值。
曹传宇鲍月宁
关键词:脑出血康复治疗预后
4388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静脉溶栓情况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AIS)静脉溶栓的治疗现状。方法收集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4388例,对住院患者总数、溶栓时间窗内就诊人数、静脉溶栓人数,未及时就诊原因、时间窗内就诊未溶栓原因进行分析。结果4388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男性2692例,女性1696例,在发病4.5小时就诊317例,溶栓278例,未溶栓39例,溶栓率为6.34%。患者未及时就诊的主要原因包括对卒中重视程度不够2203例,占54.11%;对卒中症状不能识别902例,占22.16%;基层医务人员对卒中急救知识缺乏689例,占16.92%。患者溶栓时间窗内就诊未溶栓的主要原因包括家属过度担心出血13例,占33.33%;急诊医生未及时识别8例,占20.51%;绿道医生决策失误5例,占12.82%。结论卒中急救中应提高急救相关知识及早期识别水平,早期转诊。
李强马琴景媛媛武星颖鲍月宁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
天麻素改善氯化钴诱导大鼠缺氧性脑神经元损伤的效果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研究天麻素对氯化钴诱导大鼠缺氧性脑神经元损伤的修复作用,为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SD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原代培养7 d后按照培养皿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天麻素组及天麻素对照组,并实施相应处理。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神经元相对活力、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Eph A4表达的差异。结果空白对照组神经元细胞相对活力显著高于其他各组,模型组神经元细胞相对活力显著低于天麻素组、天麻素对照组,天麻素组神经元细胞相对活力显著低于天麻素对照组(P<0.01)。模型组神经元细胞LDH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天麻素组、天麻素对照组神经元细胞LDH活性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模型组神经元平均累积吸光度(IOD)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空白对照组神经元平均IOD值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天麻素能够显著降低大鼠缺氧损伤神经元Eph A4表达水平,抑制神经元细胞LDH活性,增强细胞相对活力,对大鼠皮质神经元损伤的保护具有积极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鲍月宁曹传宇
关键词:天麻素氯化钴缺血缺氧性脑损伤
帕金森病伴动脉粥样硬化老年患者给予辛伐他汀联合美多芭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联合美多芭治疗帕金森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帕金森病伴动脉粥样硬化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辛伐他汀与美多芭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改良功能障碍积分法(Webster PD)评分为(3.8±0.8)分,帕金森病统一量表(UPDRS)评分为(10.1±2.1)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为(11.3±0.6)分,均优于对照组的(6.3±1.1)、(13.5±2.2)、(17.2±1.3)分(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用美多芭治疗帕金森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效果显著,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鲍月宁
关键词:帕金森病动脉粥样硬化老年
西洛他唑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2024年
目的观察西洛他唑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脑血流动力学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12月固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64例,按照计算机程序随机分配法分为阿司匹林组与联合治疗组,各82例。2组均接受对症治疗,阿司匹林组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治疗组在阿司匹林组基础上予以西洛他唑片。2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内皮素(ET)以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脑血流动力学指标[脑血管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平均流速(Vmean)],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阿司匹林组(98.78%vs.89.02%,χ^(2)=6.816,P=0.009)。治疗1、3个月后,2组NIHSS评分降低,且联合治疗组低于阿司匹林组(P<0.01)。治疗3个月后,2组血清NSE、ET水平及脑血管PI、RI降低,血清CGRP水平及脑血管Vmean升高,且联合治疗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阿司匹林组(P<0.05或P<0.01)。联合治疗组与阿司匹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8%vs.3.66%,P=1.000)。结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接受西洛他唑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脑动脉的血流速度,降低脑血管阻力,且联合治疗未增加不良反应。
武星颖鲍月宁魏娜
关键词:腔隙性脑梗死西洛他唑阿司匹林脑血流动力学神经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