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倩

作品数:9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市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乳腺
  • 3篇乳腺癌
  • 3篇腺癌
  • 2篇乳腺肿
  • 2篇乳腺肿瘤
  • 2篇肾损
  • 2篇肾损伤
  • 2篇肾盂
  • 2篇手术
  • 2篇肿瘤
  • 2篇外科
  • 2篇外科学
  • 2篇细胞
  • 2篇腺肿瘤
  • 2篇护理
  • 2篇分子
  • 1篇蛋白
  • 1篇新辅助化疗
  • 1篇胸腔
  • 1篇胸腔镜

机构

  • 9篇武汉市第一医...

作者

  • 9篇黄倩
  • 3篇柳懿鹏
  • 2篇徐曼
  • 2篇钟亚春
  • 1篇邹荣
  • 1篇杜沛
  • 1篇杨泳
  • 1篇彭文茜
  • 1篇陆璇
  • 1篇徐刚
  • 1篇熊艳
  • 1篇杨侠
  • 1篇宁晓洁

传媒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医学报
  • 1篇中华医学会肾...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替米沙坦干预大鼠系膜细胞肝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分子机制研究
邹荣何泳熊艳黄倩江晶晶刘晓城徐刚姚颖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的护理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总结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1例行保乳手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重点作好术前心理护理,术后引流管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结果]3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随访12~20个月,无复发、转移及死亡病例.[结论]保乳手术对治疗早期乳腺癌具有良好的治疗和美容效果,围手术期精心地护理有助于患者的手术治疗及恢复.
黄倩
BRCA1和BRCA2阴性家族性与散发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特征及影响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分析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和乳腺癌易感基因2(BRCA2)阴性家族性与散发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响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93例BRCA1与BRCA2基因突变检测结果为阴性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家族性乳腺癌54例为A组,散发性乳腺癌339例为B组。通过免疫组化法对两组乳腺癌组织标本中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孕激素受体(PR)及雌激素受体(ER)进行检测。比较两组临床病理特征及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率的差异,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 A组患者发病年龄≤30岁、双侧乳腺癌的比率较B组均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者在病理类型、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HER-2表达、ER表达、PR表达、淋巴结转移状态和新辅助化疗、三阴性乳腺癌的比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经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均发现,BRCA1、BRCA2阴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与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和是否为家族性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均存在显著关系(P<0.05)。结论相比BRCA1、BRCA2阴性的散发性乳腺癌患者,BRCA1、BRCA2阴性的家族性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较早,且双侧乳腺癌的占比较高,其在新辅助化疗后的病理完全缓解率较高,因此其有着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患者对新辅助化疗较为敏感。
黄倩钟亚春徐曼
关键词:乳腺癌乳腺癌易感基因1新辅助化疗
PD-1、PDL-1和T淋巴细胞亚群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价值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和T淋巴细胞亚群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2例,检测肿瘤组织中PD-1、PD-L1、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和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并分析其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乳腺癌组织PD-1、PD-L1、Treg、CD4^+T淋巴细胞表达增高,而CD8^+T淋巴细胞表达降低(P<0.01)。与TNM分期为Ⅰ或Ⅱ期的患者比较,Ⅲ期的患者乳腺癌组织PD-1、PD-L1、Treg、CD4^+T淋巴细胞表达增高,而CD8^+T淋巴细胞表达降低(P<0.01)。与肿瘤直径小于5cm的患者相比,大于或等于5cm的患者乳腺癌组织PD-1、PD-L1、Treg、CD4^+T淋巴细胞表达增高,而CD8+T淋巴细胞表达降低(P<0.05)。结论PD-1和PD-L1在乳腺癌组织中升高,抑制T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与TNM分期和肿瘤直径有关。
钟亚春陆璇杨泳彭文茜黄倩
关键词:乳腺肿瘤T淋巴细胞
乳腺癌组织中PRDX4、ALG3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2024年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还原酶4(PRDX4)、α-1,3-甘露糖基转移酶(ALG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6月—2022年6月武汉市第一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诊治乳腺癌患者126例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及相关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PRDX4、ALG3蛋白水平,依据表达情况分为阴性、阳性表达组;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PRDX4、ALG3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患者2年预后的关系;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2年预后影响因素。结果癌组织中PRDX4阳性表达、ALG3阳性表达比例高于癌旁组织(χ^(2)/P=68.980/<0.001、72.278/<0.001)。PRDX4阳性表达组、ALG3阳性表达组T2~4期、N1~2期、组织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比例高于PRDX4阴性表达组、ALG3阴性表达组(PRDX4:χ^(2)/P=8.749/0.003、14.655/<0.001、15.935/<0.001、15.154/<0.001;ALG3:χ^(2)/P=7.653/0.006、9.559/0.002、17.594/<0.001、9.433/0.002)。PRDX4阳性表达乳腺癌患者2年生存率低于PRDX4阴性表达患者(61.18%vs.85.37%,χ^(2)=7.572,P=0.006);ALG3阳性表达乳腺癌患者2年生存率低于ALG3阴性表达患者(60.67%vs.89.19%,χ^(2)=9.943,P=0.002)。死亡组T2~4期、N1~2期比例高于生存组(χ^(2)/P=8.188/0.004、8.022/0.005)。PRDX4阳性表达、ALG3阳性表达是乳腺癌患者2年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95%CI)=2.759(1.462~5.207)、2.805(1.469~5.356)]。结论乳腺癌患者癌组织PRDX4、ALG3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组织,二者高表达与T分期、N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
郑莉杨侠黄倩徐曼刘梦婷宁晓洁
关键词:乳腺癌预后
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护理体会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83例行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及指导的过程和结果,总结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前后的护理重点和注意事项。【结果】83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无并发症发生。随访6~24个月,无复发。【结论】采取适当的临床护理对保障胸腔镜手术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黄倩杜沛
关键词:胸腔镜检查胸外科手术
不同压力灌注下上尿路梗阻大鼠的肾损伤程度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观察不同压力灌注下上尿道梗阻大鼠肾损伤情况。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10只。M0~M3组制备轻度上尿路梗阻模型并分别给予0、20、60、100 mm Hg压力的肾盂灌注,S0~S3组制备重度上尿路梗阻模型并分别给予相应压力的肾盂灌注。灌注8 min后停止2 min,重复操作4次。术后48 h收集梗阻侧肾组织,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Western blot法检测肾损伤分子1(KIM-1)和富半胱氨酸蛋白61(Cyr61)的表达。结果:梗阻程度越重,灌注压力越高,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越大,KIM-1和Cyr61的表达越强(P<0.05)。结论:上尿路梗阻降低了导致肾损伤的肾盂灌注压力阈值。
黄倩柳懿鹏
关键词:上尿路梗阻肾损伤
不同程度肾积水家兔模型在不同压力肾盂灌注下的肾损伤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肾积水的家兔在不同压力肾盂灌注下的肾损伤情况。方法将54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n=6)和实验组(n=48)。实验组进行手术处理,形成轻度(M组,n=24)和重度(S组,n=24)肾盂积水,M组和S组均细分为4个亚组,即M0~M3组和S0~S3组(每个亚组n=6),分别进行0、20、60、100 mmHg肾盂灌注。对照组进行麻醉和手术,但不造成肾积水。对比观察各组家兔肾组织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表达、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水平、线粒体膜电位(MMP)水平、线粒体空泡化比例和肾小管细胞凋亡情况。结果NGAL水平、MDA水平、线粒体空泡化比例和肾小管细胞凋亡指数,对照组最低,M0、M1、M2组与对照组相比升高(P<0.05),M3组较对照组及M0、M1、M2组均明显升高(P<0.05);S0、S1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S2、S3组较对照组及S0、S1组明显升高(P<0.05)。SOD及MMP水平则相反。结论严重肾积水的肾组织在肾盂高压灌注时更容易受到损伤。
黄倩柳懿鹏
关键词:肾积水肾损伤
肾衰合剂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应用
2019年
目的:探讨肾衰合剂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作用。方法:5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常规行经皮肾镜碎石术;观察组在术前3 d及术后8 h开始口服肾衰合剂。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天、2天、3天患肾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手术时间、术后血红蛋白减少值、术后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和术后高热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术后第1天、2天、3天的肾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血红蛋白减少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术后高热发生率为32%,观察组为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结石清除率为84%,观察组为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肾衰合剂用于经皮肾镜碎石术可以保护肾单位,促进肾功能恢复,提高结石清除率,减少血红蛋白的下降,降低术后高热发生概率。
柳懿鹏黄倩
关键词:肾衰合剂经皮肾镜碎石术肾功能血红蛋白结石清除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