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卓坚

作品数:6 被引量:26H指数:4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白背叶
  • 3篇抗炎
  • 2篇提取物
  • 2篇抗炎机制
  • 2篇根提取物
  • 1篇多酚
  • 1篇熊果酸
  • 1篇血清
  • 1篇药材
  • 1篇抑菌
  • 1篇正交
  • 1篇正交试验
  • 1篇正交试验法
  • 1篇体外
  • 1篇体外抑菌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分泌
  • 1篇没食子
  • 1篇没食子酸
  • 1篇抗炎作用

机构

  • 5篇广西中医药大...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桂林医学院
  • 1篇广西壮医医院

作者

  • 6篇黄卓坚
  • 4篇王志萍
  • 3篇雷晓翠
  • 3篇夏星
  • 2篇梁健钦
  • 1篇蒙大平
  • 1篇黄远霞
  • 1篇曾瑜
  • 1篇林吴
  • 1篇黄燕
  • 1篇王勤
  • 1篇路玫
  • 1篇黄欢
  • 1篇王非非
  • 1篇刘海燕
  • 1篇冯桥

传媒

  • 3篇广西中医药
  • 1篇中国药房
  • 1篇广西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白背叶根含药血清对脂多糖诱导下RAW264.7细胞分泌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白背叶根含药血清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下RAW264.7细胞分泌的影响。方法:制作高、中、低浓度白背叶根含药血清,以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白背叶根含药血清对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以脂多糖刺激生长良好的RAW264.7细胞,建立细胞炎症模型,检测白背叶根含药血清对细胞上清液中炎症介质一氧化氮(NO)、前列腺素E2(PGE2)、白三烯B4(LTB4)、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白背叶根含药血清均对RAW264.7细胞活力无影响;与模型组比较,10%、5%的白背叶根含药血清可显著抑制NO的释放(P<0.05或P<0.01),10%白背叶根含药血清可显著抑制LTB4的分泌(P<0.05),2.5%白背叶根含药血清可显著抑制IL-1β的分泌(P<0.05);但不同浓度的白背叶根含药血清对PGE2、TNF-α的分泌无显著影响。结论:白背叶根的抗炎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中NO,LTB4,IL-1β的释放而实现。
黄卓坚王志萍夏星雷晓翠王非非邓裕彦黄欢刘海燕
关键词:白背叶根含药血清RAW264.7细胞抗炎机制
白背叶不同部位的体外抑菌效果比较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比较白背叶的根、茎、叶及果实四个部位提取物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琼脂二倍连续稀释法,分别考察白背叶的根、茎、叶及果实的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株、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枯草杆菌、绿脓杆菌等6种病原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白背叶根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株、耐药株及变形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均为15.625 mg/ml,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及枯草杆菌的MIC均为62.500 mg/ml;其茎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株、耐药株及变形杆菌的MIC均为31.250 mg/ml,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及枯草杆菌的MIC均为125.000 mg/ml;其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株、耐药株及枯草杆菌的MIC均为3.906 mg/ml,对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及绿脓杆菌的MIC均为125.000 mg/ml;其果实提取物对枯草杆菌的MIC为3.906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株、耐药株及变形杆菌的MIC均为7.813 mg/ml,对绿脓杆菌的MIC为31.250 mg/ml,对大肠杆菌的MIC为125.000 mg/ml。结论: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株、耐药株,白背叶各部位提取物体外抑菌强度的顺序是:叶>果实>根>茎;对于大肠杆菌,白背叶各部位提取物体外抑菌强度的顺序是:根>茎/叶/果实;对于变形杆菌,白背叶各部位提取物体外抑菌强度的顺序是:果实>根>茎>叶;对于绿脓杆菌,白背叶各部位提取物体外抑菌强度的顺序是:果实>根>茎/叶;对于枯草杆菌,白背叶各部位提取物体外抑菌强度的顺序是:叶/果实>根>茎。白背叶的根、茎、叶及果实提取物对6种供试菌有很强的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为全株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王志萍黄燕夏星梁健钦冯桥黄卓坚林吴雷晓翠
关键词:白背叶果实体外抑菌
白背叶根提取物的抗炎机制初探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研究白背叶根提取物的抗炎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趾肿胀模型,观察白背叶根提取物对小鼠足趾肿胀炎症足中NO,MDA,SOD的影响。[结果]白背叶根提取物高、中剂量能显著减轻角叉菜胶引起小鼠足趾肿胀的肿胀率(P<0.01);白背叶根提取物高、中剂量能显著降低角叉菜胶致小鼠肿胀足的NO含量(P<0.01或P<0.05);白背叶根提取物高剂量能显著降低角叉菜胶致小鼠肿胀足的MDA含量(P<0.05);白背叶根提取物高、中、低剂量能显著提高角叉菜胶小鼠肿胀足的SOD活力(P<0.01)。[结论]白背叶根提取物对急性炎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内NO的释放,抑制脂质过氧化物生成和提高抗氧化能力有关。
黄卓坚王志萍夏星冯桥雷晓翠
关键词:白背叶提取物抗炎机制
正交试验法优选苦丁茶老叶中熊果酸的提取工艺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优选苦丁茶老叶中熊果酸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熊果酸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考查不同因素和水平对熊果酸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影响工艺的因素次序为提取次数>液固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最佳提取工艺为在85℃水浴温度下,液固比为16∶1、乙醇浓度为80%、水浴提取2次、每次2.5h。在此条件下,熊果酸的含量可达45.65μg.g-1。结论:该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蒙大平路玫黄远霞黄卓坚
关键词:正交试验法苦丁茶熊果酸
分光光度法测定金花茶叶降血糖胶囊茶多酚的含量
2012年
目的:建立金花茶叶降血糖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金花茶叶降血糖胶囊中茶多酚的含量。结果:没食子酸浓度在10~50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方程为:Y=0.008X+0.018(r=0.9995),平均回收率为102.95%,RSD=1.81%(n=6)。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结果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作为金花茶叶降血糖胶囊定量的质量控制方法。
王志萍王勤曾瑜梁健钦沈树虎黄卓坚
关键词:没食子酸茶多酚可见分光光度法
壮药材白背叶根提取物抗炎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黄卓坚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