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圣凯

作品数:52 被引量:436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药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1篇药代
  • 21篇药代动力学
  • 13篇药物
  • 11篇色谱
  • 10篇药物动力学
  • 10篇相色谱
  • 8篇色谱法
  • 7篇等效性
  • 7篇等效性评价
  • 7篇液相色谱
  • 7篇生物等效
  • 7篇生物等效性
  • 7篇生物等效性评...
  • 7篇高效液相
  • 7篇高效液相色谱
  • 6篇药动学
  • 6篇液相
  • 6篇生物利用度
  • 5篇药效学
  • 5篇液相色谱法

机构

  • 46篇中国药科大学
  • 6篇南京铁道医学...
  • 2篇江苏省原子医...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南京铁道医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药品检...
  • 1篇无锡市第二人...
  • 1篇中国食品药品...

作者

  • 51篇黄圣凯
  • 11篇柳晓泉
  • 10篇陈西敬
  • 7篇王基平
  • 6篇杨劲
  • 6篇韩可勤
  • 6篇路洪
  • 5篇叶晓镭
  • 5篇何小兵
  • 4篇杨金玉
  • 3篇潘尚仁
  • 3篇丁峻
  • 3篇朱好勤
  • 3篇杨敏
  • 3篇高凌
  • 3篇李勤
  • 2篇王晓洪
  • 2篇熊冬生
  • 2篇余品华
  • 2篇秦海敏

传媒

  • 13篇中国药科大学...
  • 7篇中国临床药理...
  • 4篇药学学报
  • 3篇中国药理学与...
  • 2篇南京铁道医学...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药物分析杂志
  • 2篇铁道医学
  • 2篇数理医药学杂...
  • 2篇中国医药工业...
  • 2篇中草药
  • 2篇新药与临床
  • 1篇药物生物技术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药学进展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实用外科杂志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年份

  • 1篇2002
  • 1篇1997
  • 1篇1996
  • 7篇1995
  • 10篇1994
  • 10篇1993
  • 5篇1992
  • 6篇1991
  • 5篇1990
  • 3篇1989
  • 1篇1987
  • 1篇1980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药物体内吸收动力学的随机模型被引量:1
1995年
本文用随机模型分析零级兼一级并存的混合级吸收动力学特性,并将保证率曲线图的方法,用于判定体内吸收过程属于单纯零级或单纯一级吸收还是混合级吸收,同时通过概率的方法估计在混合级吸收过程中零级及一级吸收各占比例的范围。
韩可勤黄圣凯
关键词:药物动力学
药物透皮吸收双层扩散(D-D)模型的统计矩理论被引量:1
1989年
通过对药物透皮吸收双层扩散(D-D)模型及其平均驻留时间和驻留时间方差等数字特征的公式推导,以及有关系数的估算与测定,阐明统计矩理论在透皮吸收过程中有一定应用价值。此外,统计矩尚可反映D-D模型药物透皮吸收过程特征的重要参数,表明本理论在透皮吸收过程研究上的重要性。
韩可勤黄圣凯
关键词:药物透皮吸收药代动力学
兔体内静脉输注乙酰普鲁卡因胺的药动学—药效学结合模型分析被引量:2
1990年
用药动学-约效学结合模型,对ⅳ乙酰普鲁卡因胺(NAPA)后,进行了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分析。兔体内NAPA ⅳ后与静脉推注后的药动学参数基本一致;但效应按QT_C延长作为指标,其药效动力学的个别参数有显著性差异。输注后,NAPA的E_(max),K_(eo),S和EC_(50)分别为120±13.2ms,0.0182±0.007min^(-1),2.26±0.93和6.31±0.71μg/ml;推注后,分别为53.6±2.5ms,0.061±0.017min^(-1),2.19±0.39和6.21±1.74μg/ml。
黄圣凯柳晓泉宫雷杨金玉
关键词:NAPA药效动力学
重组肿瘤坏死因子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和代谢被引量:4
2002年
用1 2 5I标记重组的肿瘤坏死因子 (rTNFα) ,作小鼠体内示踪实验 ,观察其体内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小鼠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 ,iv后消除相半衰期约 7h ,AUC与剂量呈线性关系。im后生物利用度为2 9% ,峰浓度出现于给药后 2h。分布实验测定iv后各时间每克湿组织中所含rTNFα的浓度 ,在给药后 ,骨髓中浓度与血浆中相等且并行下降 ,脾、肺、肾中的浓度与血液中相近 ,0 5h前以肝内浓度最高 ,但胃中浓度在给药后 2~ 8h达高峰 ,为血浆中浓度的 5倍 ,远高于其它组织 ,小肠中浓度也随后略有升高 ,但低于胃 ,高于其他组织。血浆电泳发现有 2个主要放射峰 ,一为原形药物 ,另一为分子量较大的代谢产物。该代谢物占的比例在15min时为 2 9% ,到 4h升至 63 % ,而原形药物从 15min时的 3 9%降至 2 3 %。血中低分子代谢产物很少 ,但在尿样中 75 %以上为低分子量代谢产物。小鼠静注rTNFα后 ,2 4h尿粪总排出为给药剂量的 87%。
杨敏潘尚仁冯英英高凌黄圣凯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代谢小鼠药代动力学抗肿瘤
国产氨氯吡咪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及其生物等效性评价被引量:1
1994年
6名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po单剂量10mg氨氯吡咪国产或进口片。利用HPLC测得血浆中药物浓度分别在3.12±0.50和3.07±0.71h达到峰值25.4±5.3和21.8±8.9ng/ml。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分别为253±66和226±56ng·h/ml。药-时曲线符合一级吸收的单室模型,国产氨氯吡咪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为1.14±0.34,经统计分析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柳晓泉黄圣凯
关键词:氨氯吡咪生物利用度
槐果碱、氧化槐果碱的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被引量:8
1992年
以QTc延长率为效应指标,用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结合模型对槐果碱、氧化槐果碱ⅳ后在兔体内的处置和效应动力学作定量分析。两药的血浓时程均符合二房室模型,两药的效应与效应室浓度之间的关系均符合S形Emax模型。两药彼此的药动学和药效学性质均有明显差异,但它们各自的药动学和药效学性质均为非剂量依赖性。
王晓洪黄圣凯刘锐
关键词:槐果碱氧化槐果碱药代动力学
达到预期血药浓度的一种正弦给药方案设计被引量:1
1994年
某些疾病的病情呈周期性变化,这已导致人们对周期性给药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某些情况下可提高疗效。本文通过对二房室模型的分析,得出在正弦输入方式下调节最初的给药时间可获得最佳疗效的方案。
丁峻黄圣凯
关键词:相转移血药浓度给药方案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舒林酸及其代谢物浓度
1995年
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中舒林酸及其代谢物(硫化物、砜)的浓度。色谱柱为SpherisorbC18(5μ,4.6mm×200mm);流动相为乙腈-4%冰乙酸(50:50)5min,乙腈-4%冰乙酸(80:20)15min;检测波长为328nm。采用吲哚美辛作为内标物,以峰高度定量。舒林酸、硫化物、砜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2.78±5.15)%、(74.19±2.93)%、(85.88±4.91)%。日内及日间RSD均<10%。本法适用于药代动力学和临床研究。
王基平何小兵陈西敬熊冬生黄圣凯秦海敏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舒林酸代谢产物
国产阿昔洛韦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被引量:11
1995年
8名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口服单剂量400mg国产或进口阿昔洛韦片后,利用HPLC测得血浆中药物浓度分别在2.03±0.24和1.77±0.18h达到峰值511.1±89.6和57g.9±78.3ng·ml-1。血药曲线下面积分别为3259.9±273.5和3182.5±645.8ng·h·ml-1。药时曲线符合一级吸收的单室模型。国产阿昔洛韦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下为1.06±0.19,经方差和双单侧检验法分析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柳晓泉邹巧根杨建国傅雪猛黄圣凯
关键词:抗病毒药生物利用度高效液相色谱
测定人血吲哚美辛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被引量:1
1993年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吲哚美辛浓度。色谱柱为SpherisorbC18(5μ,4.6×250mm),流动相为乙腈—水—冰乙酸(54.2V∶45.2V∶0.6V)。检测波长为258nm,用外标法峰高度定量(C=0.001 14H+0.00441,r=0.9993,线性范围:0.125~2.000μg/ml)。回收率为96.5%~97.1%,日内及日间变异系数均小于6%。本法适用于药代动力学和临床研究。
王基平何小兵张蓉陈西敬杨劲黄圣凯
关键词:吲哚美辛血药浓度高效液相色谱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