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挺

作品数:91 被引量:488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67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9篇角膜
  • 23篇角膜移植
  • 18篇内皮
  • 16篇移植术
  • 10篇细胞
  • 10篇疾病
  • 10篇角膜疾病
  • 10篇角膜内皮
  • 10篇板层
  • 9篇手术
  • 8篇板层角膜
  • 7篇术后
  • 7篇内皮移植
  • 7篇角膜内皮移植
  • 6篇羊膜
  • 6篇上皮
  • 6篇疗效
  • 6篇膜炎
  • 6篇结膜
  • 5篇移植术后

机构

  • 78篇中山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河南省眼科研...
  • 2篇南华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厦门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深圳市眼科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山东省眼科研...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华北制药集团...
  • 1篇肇庆医学高等...

作者

  • 78篇黄挺
  • 51篇陈家祺
  • 22篇刘祖国
  • 21篇周世有
  • 21篇陈龙山
  • 17篇王智崇
  • 15篇王玉娟
  • 13篇袁进
  • 11篇邵应峰
  • 10篇顾建军
  • 9篇张梅
  • 7篇肖启国
  • 5篇罗丽辉
  • 5篇欧阳晨
  • 4篇高娜
  • 4篇林跃生
  • 4篇王涛
  • 4篇高娜
  • 3篇姚勇
  • 3篇张志红

传媒

  • 20篇中华眼科杂志
  • 10篇中国实用眼科...
  • 5篇眼科新进展
  • 3篇眼科研究
  • 2篇眼外伤职业眼...
  • 2篇中华显微外科...
  • 2篇器官移植
  • 2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眼科
  • 1篇眼视光学杂志
  • 1篇南华大学学报...
  • 1篇眼科学报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华眼视光学...
  • 1篇《中华眼科杂...
  • 1篇第三届全国角...
  • 1篇第四届全球华...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4篇2011
  • 6篇2010
  • 8篇2009
  • 8篇2008
  • 11篇2007
  • 10篇2006
  • 6篇2005
  • 5篇2004
  • 3篇2003
  • 4篇2002
  • 1篇1992
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创口裂开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探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创口裂开的特点、治疗方法及对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997年7月至2003年6月于中山眼科中心就诊的32例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创口裂开的患者,根据眼球裂伤程度采用创口缝合或联合虹膜切除、晶状体切除、人工晶状体摘出、前段玻璃体切除、同期或Ⅱ期玻璃体切除或联合眼内气体和硅油填充视网膜脱离复位术等处理创口裂开及其并发症,随访观察术后视力、植片透明度、眼压及眼球后段结构的变化.结果术后24例患者保留了眼球,8例患者眼球萎缩.8例缝线断裂或松脱患者,术后6例视力提高,角膜植片均透明,眼压正常,未出现玻璃体出血及脉络膜、视网膜脱离.14例创口裂伤范围1/4~1/2周的患者,术后8例视力下降,11例角膜植片混浊,5例眼压异常(降低或升高).8例创口裂伤范围1/2~3/4周患者,术后7例视力下降,5例角膜植片混浊,7例眼压异常(降低或升高),4例玻璃体出血,4例脉络膜、视网膜脱离.2例创口裂伤范围≥3/4周的患者,术后均无光感,角膜植片混浊,眼压降低(眼球萎缩),出现玻璃体出血及脉络膜、视网膜脱离.结论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创口稳定性和抗张能力差,较小的外力打击可引起破裂.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外伤性创口裂开常合并更严重的眼内容物脱出、玻璃体出血或脉络膜视网膜脱离,比普通眼外伤程度更严重、预后更差.
黄挺陈家祺陈龙山刘祖国
关键词:外科伤口裂开预后
个体化板层角膜移植治疗蚕蚀性角膜溃疡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依据蚕蚀性角膜溃疡病变形态施行不同形状的个体化板层角膜移植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中山眼科中心确诊的蚕蚀性角膜溃疡患者26例(31眼),根据溃疡累及周边部角膜范围和形态选择不同手术方式,分为新月形板层角膜移植组(14眼)、D形板层角膜移植组(7眼)、指环型板层角膜移植组(3眼)和全板层角膜移植组(7眼)。术后随访6~36个月,评价患者术后视力、植片透明性、角膜散光变化规律以及并发症发生种类。结果术后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为0.3~0.5的患者中,新月形板层角膜移植组3例,D形板层角膜移植组4例.全板层角膜组5例:最佳矫正视力为0.6~1.0患者新月形板层角膜移植组11例.D形板层角膜移植组3例,指环形板层角膜移植组3例,全板层角膜移植组2例。术后视力提高患者比例为54%,视力不变比例为40%,视力下降比例为6%。术后6个月指环形板层角膜移植组角膜散光最低,为(2.30+0.40)D:D形板层角膜移植组散光最高,为(3.70+1.03)D。术后主要并发症为植片上皮愈合不良4例(13%),蚕蚀性角膜溃疡复发2例(6%),缝线脓肿1例(3%),植片排斥4例(13%)。结论依据蚕蚀性角膜溃疡累及周边部角膜的部位和形态施行不同形状的板层角膜移植,可以在切除病灶的同时避免正常角膜组织的损失,减轻角膜散光程度,恢复患者的有效视力。
袁进黄薇岚林晓蕾周世有黄挺王智崇陈家祺
关键词:蚕蚀性角膜溃疡板层角膜移植手术并发症散光
正常人角膜神经的共焦显微镜观察被引量:24
2004年
张梅刘祖国陈家祺罗丽辉孙明霞陈龙山黄挺王智崇
关键词:角膜上皮正常人共焦显微镜检查感觉神经
角膜后弹力层内皮移植治疗角膜内皮细胞功能失代偿的初步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 探讨在我国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患者行角膜后弹力层内皮移植术(DMEK)的疗效.方法 病例系列研究.对2016年7至9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收治的10例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患者行DMEK,其中男性2例,女性8例,年龄(54.1±16.4)岁.采用徒手操作从供体角膜剥离出后弹力层和内皮层,形成内皮植片卷,经锥兰染色后用推注器注入患者前房,展平内皮植片后前房注入空气固定植片.术后随访3-6个月,观察视力、内皮植片位置、角膜厚度和内皮细胞密度.对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角膜厚度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术后第1天,除1例患者出现角膜植片卷曲需再次行DMEK外,其余9例患者角膜植片在位.术后1个月时,7例患者眼前节OCT提示角膜内皮植片贴附平整,角膜厚度从术前的(680±78)μm下降至(620±67) μm (t=2.677,P=0.025),角膜后表面结构正常.术后3个月时,6例角膜透明,最佳矫正视力为0.4- 0.8,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1 342.3±436.5)个/mm^2.角膜厚度(612±70).μm,与术前比较明显下降(t=2.971,P=0.016).结论 我国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患者行DMEK是可行的,能有效改善视力.由于手术难度较大,对眼前节异常的患者应审慎开展.
黄挺欧阳晨詹姣蒋莉
关键词:角膜疾病
OrbscanⅡ联合共焦显微镜在早期圆锥角膜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索角膜地形图Ⅱ(orbscanⅡ)联合共焦显微镜在早期圆锥角膜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42例患者分为早期圆锥角膜组37例和近视组62例及接触镜组43例,了解早期圆锥角膜OrbscanⅡ和共焦显微镜的改变特点,在此基础上初步制定了早期圆锥角膜诊断标准,并比较诊断效率。结果早期圆锥角膜组37例早期圆锥角膜患者中,OrbscanⅡ和共焦显微镜均呈阳性改变者4例,仅OrbscanⅡ呈阳性改变者26例,仅共焦显微镜呈阳性改变4例。两种检查的诊断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近视组1例,接触镜组2例Orb-scanⅡ呈阳性改变外,其他未发现有OrbscanⅡ和/或Confocal阳性改变者。联合应用OrbscanⅡ和共焦显微镜标准诊断早期圆锥角膜诊断效率高于OrbscanⅡ标准及目前常用的Rabinowitz标准。结论ObscanⅡ和共焦显微镜均是诊断早期圆锥角膜的比较敏感的方法,ObscanⅡ在诊断早期圆锥角膜上优于共焦显微镜。联合应用ObscanⅡ和共焦显微镜更有利于早期圆锥角膜的诊断。
姚勇刘祖国肖启国黄挺陈家祺
关键词:角膜地形图共焦显微镜圆锥角膜
角膜后弹力层剥除内皮移植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初步疗效观察被引量:14
2009年
目的 探讨角膜后弹力层剥除内皮移植手术的适应证、手术方法以及对大泡性角膜病变的疗效与并发症的处理。方法非随机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择2006年9月至2007年10月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住院的8例(8只眼)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行角膜后弹力层剥除内皮移植术。术中剥除患眼角膜中央部直径7.75mm的后弹力层和病变的内皮层,再将植床周边部基质表面刮粗糙,然后按常规角膜内皮移植术的方法植入内皮植片。术后观察植片与植床贴合和植片移位等情况。随访3~9个月,记录患者视力、植片透明度、角膜散光及内皮细胞密度。结果8例患者术后植片与植床贴合良好,未出现植片移位。术后第1天,1例患者出现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48h后缓解。8例患者术后植片透明,术前存在眼痛的6例患者术后眼痛缓解。8例患者术后视力均提高,最好矫正视力为0.3~0.7,平均角膜散光度数为(1.90±0.70)D,平均内皮细胞密度为(2014±192)个/mm^2。结论与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比较,角膜后弹力层剥除内皮移植术的操作较简单,对受体角膜和前房的创伤更小。术中将植床周边部基质表面刮粗糙,可有效预防术后植片移位。
黄挺王玉娟高娜陈家祺
关键词:角膜后弹力层角膜移植角膜疾病
小切口无缝线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2
2007年
目的探讨小切口无缝线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的手术方法、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方法对9例(9只眼)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行小切口无缝线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其中6例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术。术后观察植片与植床贴合情况、植片移位的发生和处理。随访3~5个月,观察视力、植片透明度、角膜曲率、角膜散光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结果8例患者植片与植床贴合良好,1例患者术后第1天植片移位,经再次复位后贴合良好。6例患者不同程度提高视力,3例患者因术前长期高眼压,术后视力不提高。9例患者植片均透明,角膜曲率(43.96±3.38)D,角膜散光度数(3.32±1.20)D,角膜内皮细胞密度(2124±278)个/mm^2,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与穿透性角膜移植或板层角膜瓣下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比较,小切口无缝线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更有优势,有望成为治疗该病的手术方式之一。
黄挺陈家祺王玉娟邵应峰陈龙山王智崇
关键词:角膜移植角膜疾病预后
IL-1ra治疗角膜碱烧伤的免疫学机制研究
<正>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受体拈抗剂(Interleukin—1 recipi- ent antagonist,IL—1ra)治疗角膜碱烧伤的疗效及免疫学机制。方法:制作Wistar大鼠角膜碱烧伤模型,随机分为4 组,...
陈家祺袁进陈志士顾建军黄挺陈龙山
文献传递
角膜碱烧伤白细胞介素-1ra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阳离子聚合物包装IL-1ra重组质粒、角膜原位转染治疗角膜碱烧伤的疗效。设计实验性研究。研究对象角膜碱烧伤大鼠动物模型。方法制作Wistar大鼠角膜碱烧伤模型,随机分为2组,Ⅰ组为阴性对照(12只),结膜下注射生理盐水。Ⅱ组为IL-1ra基因治疗组(18只),以PcDNA3.1质粒作为IL-1ra基因表达载体,阳离子聚合物为转染介质,角膜基质显微注射20μg IL-1ra质粒。碱烧伤后不同时间点(3、7、21天)处死实验动物取下角膜,HE染色分析角膜组织病理变化,比较两组角膜透明性和新生血管生长情况,对角膜内浸润的炎性细胞进行计数。主要指标角膜透明性和新生血管情况,角膜组织病理变化及炎性细胞计数。结果碱烧伤造模后,对照组角膜浸润水肿明显,且随时间延长而加重,角膜基质内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和粗大新生血管形成。IL-1ra基因治疗组的角膜基质轻、中度水肿,角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计数在不同时间点均少于对照组,角膜新生血管管径均较细。结论角膜基因原位转染可使IL-1ra在局部有效表达,抑制碱烧伤引起的角膜免疫炎症反应,为眼碱烧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袁进周世有王铮顾建军邵应峰黄挺陈家祺
关键词:角膜碱烧伤基因治疗
IL—1ra基因角膜原位转染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的分子机制
探讨:IL-1ra 基因原位转染角膜植片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的效果和机制。方法:建立 Wistar-SD 大鼠角膜移植排斥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3组,每组30只。Ⅰ组为阴性对照,Ⅱ组为阳离子聚合物介导下 IL-1ra 基因角膜...
袁进陈家祺周世有王智崇黄挺顾建军邵应峰
文献传递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