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汉国

作品数:65 被引量:198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2篇理学
  • 9篇医药卫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0篇荧光
  • 35篇
  • 24篇荧光法
  • 20篇荧光分析
  • 19篇
  • 17篇
  • 14篇荧光分析法
  • 13篇羧酸
  • 13篇光度
  • 12篇荧光法测定
  • 12篇光度法
  • 10篇
  • 10篇
  • 9篇导数荧光法
  • 8篇吡啶
  • 8篇吡啶-2
  • 8篇二羧酸
  • 8篇分光光度法
  • 7篇光度法测定
  • 5篇稀土

机构

  • 43篇唐山工程技术...
  • 15篇河北理工大学
  • 7篇南开大学
  • 3篇河北工业大学
  • 3篇唐山师范学院
  • 3篇唐山市卫生防...
  • 2篇华北煤炭医学...
  • 2篇唐山钢铁集团...
  • 2篇华北理工大学
  • 1篇河北化工医药...
  • 1篇冀东石油勘探...
  • 1篇唐山师范专科...

作者

  • 65篇黄汉国
  • 11篇徐岩
  • 9篇李兰英
  • 6篇徐岩
  • 6篇沈含熙
  • 5篇张俊杰
  • 5篇谭培功
  • 5篇杨越冬
  • 5篇王东君
  • 4篇王建新
  • 4篇王岭
  • 4篇刘欣
  • 4篇高秀香
  • 3篇刘淑萍
  • 3篇杨春
  • 3篇张文德
  • 2篇李红霞
  • 2篇高建文
  • 2篇赵艳丽
  • 1篇郑建铭

传媒

  • 20篇唐山工程技术...
  • 19篇分析化学
  • 6篇冶金分析
  • 3篇高等学校化学...
  • 3篇理化检验(化...
  • 3篇分析试验室
  • 2篇卫生研究
  • 2篇云南大学学报...
  • 2篇化学研究
  • 2篇河北化工
  • 1篇化学试剂
  • 1篇分析科学学报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年份

  • 2篇2007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5篇1997
  • 6篇1996
  • 5篇1995
  • 6篇1994
  • 10篇1993
  • 6篇1992
  • 10篇1991
  • 5篇1990
  • 3篇1989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6-羟基水杨酸-EDTA体系导数荧光法测定铽、镝
1992年
开发了6-羟基水杨酸-EDTA导数荧光法测定铽、镝的新体系,铽、镝的检测限分别达到1和50ng/ml。应用本法测定了稀土矿物等试样中的铽、镝含量,回收率96~108%,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2%。
高建文黄汉国
关键词:导数荧光法
硫酸体系一阶导数荧光法同时测定铈钆铽被引量:2
1991年
在无机酸体系中荧光分析法测定Ce3+,Gd3+~Tb3+,Gd3+~Ce3+的研究虽有报道,但同时测定Ce3+、Gd3+、Tb3+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探讨了在硫酸体系中同时测定Ce3+、Gd3+、Tb3+的可能性,发现除当Ce3+浓度较大时对Gd3+测定产生光谱干扰外,三种离子的特征荧光峰彼此干扰很小。为减小Ce3+对Gd3+的光谱干扰,提高测定Gd3+的灵敏度,应用一阶导数荧光技术使Ce3+对Gd3+的干扰浓度比由1:10提高到1:1,Gd3+的检测限由常规法的8.8μg·ml-1降低到0.2μg·ml-1,较常规法提高43倍。将该法应用于稀土氧化物中铈、钆、铽的同时测定,结果较为满意。
王建新黄汉国
关键词:导数荧光法硫酸
表面活性剂对铽—钛铁试剂体系纸上荧光的增敏作用及其应用
1993年
探讨了九种表面活性剂对钛铁试剂体系纸上荧光法中Tb^(3+)特征荧光的增敏效应,并探讨了钛铁试剂一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体系纸上荧光法测定Tb^(3+)的最佳条件,Tb^(3+)的检测限达0.7ng。应用本方法成功地测定了中稀土分离富集物中Tb_4O_7含量。
王东君徐岩黄汉国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
基于与异乳清酸的配位反应及1,2-丙二醇增敏的铕、铽及镝的荧光分光光度测定
2007年
研究了9种有机溶剂对Eu^3+、Tb^3+、Dy^3+三种稀土离子与异乳清酸的配位反应后所发射的特征荧光的强度,结果发现1,2-丙二醇的增敏效果最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上述3种稀土元素的方法,并对有机溶剂对荧光强度的增敏作用的机理作了探讨。试验的最佳条件为;在pH8.0的氨性缓冲介质中并含有40%(体积分数)1,2-丙二醇和7.0×10^-4mol·L^-1异乳清酸。试验结果:Eu^3+、Tb^3+、Dy^3+的激发波长均为300nm,发射波长分别为612,544,574nm,线性范围分别为0.60~8.00,0.0005~3.00,0.20~7.00mg·L^-1;检出限分别为0.56,5.3×10^-4,0.18mg·L^-1;用标准加入法做回收率试验,结果在95.6%~109.3%之间。
杨春张西慧王萍赵艳丽黄汉国
关键词:1,2-丙二醇
关于吡啶-2,6-二羧酸体系荧光法测定稀土元素的评述
1990年
本文以如何提高利用吡啶-2,6-二羧酸体系荧光法测定稀土元素的灵敏度和选择性为前提,分别从络合物结构、介质条件,多元络合物及表面活性剂等,讨论了对稀土元素荧光测定的影响。
谭培功黄汉国
关键词:稀土元素荧光分析吡啶二羧酸
吡啶-2.6-二羧酸纸上荧光法测定痕量铕、铽
1991年
探讨了吡啶—2.6—二羧酸纸上荧光法测定痕量铕、铽的最佳条件与各种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本方法可测定分别低于18ng的痕量Eu^(3+)、Tb^(3+),检测限分别达到0.5、1.9ng,线性关系良好,且相互不干扰。将该法应用于人工合成试样中Eu^(3+)、Tb^(3+)的测定,回收率在92~11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6.7%。
王东君徐岩黄汉国
关键词:吡啶羧酸
乳清酸/异乳清酸体系荧光法测定铕、铽、镝被引量:5
2003年
对比研究了乳清酸和异乳清酸对某些稀土离子特征荧光的增敏情况 ,发现异乳清酸比乳清酸更有效地使Eu3+ 、Tb3+ 、Dy3+ 的特征荧光增敏。建立了乳清酸 异乳清酸体系荧光法测定Eu3+ 、Tb3+ 、Dy3+ 的新方法 ,在乳清酸体系中Eu3+ 、Tb3+ 的检出限分别是 0 .73、0 .0 65mg L ,在异乳清酸体系中Eu3+ 、Tb3+ 、Dy3+ 的检出限分别是 0 .88、0 .0 0 2 3、0 .5 9mg L。该方法用于混合稀土氧化物中Eu3+ 、Tb3+ 、Dy3+ 含量的测定 。
杨春黄汉国
关键词:乳清酸荧光分析法
1.4-二羟基蒽醌体系荧光法测定钇
1991年
本文研究了Y^(3+)与1.4-二羟基蒽醌所形成的配合物的荧光性能,测定的最佳条件和其它稀土离子共存的影响,开发了测定Y^(3+)的高灵敏度的荧光新体系,检测限可达0.01μg/ml,并应用此方法成功地测定了混合稀土氧化物和氯化稀土中的Y_2O_3含量,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李兰英杨越冬黄汉国
关键词:羟基蒽醌荧光
6—羟基水杨酸—EDTA—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体系荧光法同时测定铽、镝、钐
1992年
探讨了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对Tb^(3+)、Dy^(3+)、Sm^(3+)—6—羟基水杨酸-EDTA三元络合物的荧光增敏效应,开发了利用胶束增敏体系同时测定Tb^(3+)、Dy^(3+)、S_m^(3+)的荧光新体系。Tb^(3+)、Dy^(3+)、S_m^(3+)的相对检测限分别达到了1.0、16、80ng/ml。利用标准加入法成功地测定了某些稀土氧化物中的Tb_4O_7、Dy_2O_3、Sm_2O_3含量。
徐岩黄汉国
关键词:荧光法
氨基多羧酸类荧光分析法同时测定钆、铽被引量:12
1991年
本文以乙二醇二乙醚二胺四乙酸(EGTA)、三乙四胺六乙酸、亚氨基二乙酸及羟乙基亚氨基二乙酸等氨基多羧酸为荧光试剂,研究了荧光法测定钆、铽的最佳条件。其中,以EGTA体系为最佳,测定钆、铽的绝对检测限分别达到0.2和0.0025μg/ml。并将该法成功地应用于稀土分离富集物中钆、铽的同时测定。
王建新张俊杰黄汉国
关键词:荧光分析法氨基多羧酸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