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海风

作品数:119 被引量:202H指数:8
供职机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部委资助项目航天科技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专利
  • 48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6篇电子电信
  • 10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33篇雷达
  • 30篇合成孔径
  • 28篇孔径雷达
  • 28篇合成孔径雷达
  • 25篇星载
  • 21篇信号
  • 13篇回波
  • 12篇仿真
  • 12篇干涉合成孔径
  • 12篇干涉合成孔径...
  • 11篇相位
  • 10篇成像
  • 9篇校正方法
  • 8篇射频
  • 8篇射频干扰
  • 8篇判决方法
  • 8篇滤波
  • 8篇INSAR
  • 7篇星载SAR
  • 7篇频域

机构

  • 119篇国防科学技术...
  • 3篇上海卫星工程...
  • 2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跟踪与通...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西安电子科技...
  • 1篇第二炮兵装备...
  • 1篇中国电子科技...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19篇黄海风
  • 72篇董臻
  • 68篇何峰
  • 66篇余安喜
  • 65篇张永胜
  • 63篇何志华
  • 60篇孙造宇
  • 56篇金光虎
  • 42篇梁甸农
  • 33篇张启雷
  • 29篇杜湘瑜
  • 20篇陈祺
  • 13篇王青松
  • 11篇马喜乐
  • 9篇李力
  • 8篇张永俊
  • 6篇朱炬波
  • 6篇吴鹏
  • 5篇李廷伟
  • 4篇赵腾飞

传媒

  • 7篇电子学报
  • 7篇国防科技大学...
  • 5篇电子与信息学...
  • 4篇宇航学报
  • 4篇电波科学学报
  • 2篇系统工程与电...
  • 2篇高等教育研究...
  • 2篇遥感学报
  • 2篇雷达科学与技...
  • 2篇2005年中...
  • 2篇第二届高分辨...
  • 1篇电讯技术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测绘通报
  • 1篇测绘学报
  • 1篇红外与毫米波...
  • 1篇航空学报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系统仿真学报
  • 1篇信号处理

年份

  • 8篇2019
  • 11篇2018
  • 10篇2017
  • 12篇2016
  • 7篇2015
  • 9篇2014
  • 8篇2013
  • 12篇2012
  • 13篇2011
  • 7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6篇2005
  • 1篇2002
1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极化星载TOPSAR提高交叉极化RASR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全极化星载TOPSAR提高交叉极化RASR的扫描方法,并给出RASR指标的获取方法。技术方案包括下述步骤:全极化星载TOPSAR首先向第一个子测绘带上发射H极化信号,接着接收第一个子测绘带反射的HH极化...
黄海风陈祺石剑董臻余安喜何峰张永胜孙造宇金光虎杜湘瑜何志华李力汪洋林成龙陈筠力陈国忠崔雷
文献传递
一种超宽带信号的数字正交解调实时处理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宽带信号的数字正交解调实时处理方法。技术方案是同时对输入的数字中频信号进行两个8倍并行有限脉冲响应滤波器滤波计算得到数字基带信号实部和虚部,从而得到输出的数字基带信号。第一个8倍并行FIR滤波的输入是数字...
何志华黄海风何峰董臻张永胜余安喜孙造宇金光虎杜湘瑜
文献传递
基于测高精度最优值的星载分布式InSAR编队构形设计方法被引量:9
2005年
编队构形设计是分布式干涉SAR系统总体设计的关键问题,它必须紧密结合系统性能评价和编队运动规律进行。针对星载分布式干涉SAR的双站、斜视、空间基线等特点,以主星带辅星群分布式InSAR为例,建立干涉测高精度与基线矢量的关系;以直角坐标过渡,建立基线矢量与卫星间轨道根数差的关系,从而建立了测高精度与卫星轨道根数差的关系;以雷达工作的中间时刻达到测高精度最优值为设计准则,得到双星和多星编队设计方法;仿真分析表明根据上述设计方法得到的优化编队构形,其测高性能要优于干涉车轮和干涉钟摆编队。
黄海风邓泳梁甸农
关键词: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分布式卫星
星载双站SAR“停走停”假设误差分析被引量:10
2006年
针对星载双站合成孔径雷达,研究“停走停”假设带来的斜距误差,基于星载SAR等效斜视距离模型,分析得到该斜距误差可以近似等效为合成孔径慢时间的一次函数形式。据此定量分析该斜距误差对成像和干涉处理的影响。给出以卫星位置、速度和加速度表示的等效斜距误差计算公式,最后进行仿真验证。
黄海风董臻梁甸农
干涉SAR目标回波信号模拟器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
2011年
完成了星载干涉SAR目标回波信号模拟器的设计与实现,该模拟器能够与一发双收干涉SAR构成雷达半实物仿真回路,实时记录主星雷达发射信号,离线调制场景信息后,依据雷达工作时序实时播放主辅星场景回波。采用高数字中频收发技术获得优良的谐杂波和载波抑制性能,利用在线闭环校正技术对模拟器通道间幅相一致性误差进行实时校准。测试结果表明模拟器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能够满足干涉SAR半实物仿真试验的工程应用要求。
何志华何峰黄海风梁甸农
关键词:干涉SAR实时校正
干涉SAR模拟器通道幅相特性实时校正方法被引量:4
2013年
干涉SAR模拟器是构建单航过InSAR系统地面半实物仿真系统的重要地检设备,模拟器通道幅相非理想特性会影响对干涉性能的准确评估.研究了基于实时滤波校正模拟器通道幅相特性的方法:采用相关加窗处理从闭环数据中提取通道幅相特性,提出了复Remez算法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复FIR滤波器系数,采用FPGA实现高数据率数据的实时滤波.通过实时校正将模拟器通道间幅相一致性误差峰峰值从1 dB/10度量级提高至0.1 dB/1度水平,半实物试验验证了本文实时校正方法的有效性.
何志华何峰黄海风梁甸农
关键词:实时校正半实物仿真
一种改善交叉极化距离模糊度的新工作模式被引量:2
2013年
距离模糊度是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系统设计考虑的重要指标.传统交替发射的全极化星载SAR系统中,受同极化模糊的影响,交叉极化距离模糊度会不同程度地恶化.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全极化渐进扫描合成孔径雷达(Terrain Observation by Progressive Scans,TOPSAR)工作模式以改善星载全极化SAR系统的交叉极化距离模糊度.按Radarsat-2近似的参数设计对比了两种全极化方案,仿真结果说明了全极化TOPSAR系统可以防止同极化模糊对交叉极化信号的影响,有效改善星载全极化SAR的交叉极化模糊度性能.
陈祺黄海风余安喜梁甸农何峰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交叉极化
一种无控制点支持的分布式SAR系统干涉测高方法
2008年
分布式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高系统提供了多个通道的观测数据,给定位和测高带来冗余信息,基于此提出了一种无需控制点支持的干涉测高方法。介绍了该方法的原理,推导了定位与测高方程组,采用一阶近似进行了误差敏感度分析,并通过Monte—Carlo仿真加以验证。仿真结果表明:(1)可以直接采用误差理论分析结果为系统分析和设计提供支撑;(2)测高精度对系统干涉相位差的误差十分敏感。
李洁黄海风梁甸农
关键词:控制点高程精度
一种星载SAR数据的电离层色散效应校正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离层色散效应校正方法,应用于星载SAR数据的电离层色散效应校正。技术方案是以星载SAR图像及其载频、带宽、采样率为输入,利用下面5个步骤进行迭代,第一步:对输入星载SAR图像分别进行两次距离向带通滤波得到...
董臻张永胜李力余安喜何峰赵腾飞黄海风孙造宇金光虎何志华陈祺马喜乐
文献传递
联合实、复相关函数的干涉SAR图像配准方法被引量:10
2012年
SAR复图像配准是干涉SAR数据处理中的关键步骤之一,配准精度直接影响后续产品的质量。提出一种基于联合实、复相关函数的星载干涉SAR图像配准方法。首先,在分析已有配准测度函数各自特性的基础上,结合国际上干涉SAR数据处理经验,认为在全球干涉测量任务背景下,相关函数是一种稳健、普适性的干涉SAR图像配准测度函数。然后,针对相关函数存在实、复相关计算,分析实、复相关函数各自的特点以及适应情况,提出配准灵敏度准则,从而能够有效地自适应地选取相应的配准相关度量。最后,给出配准算法的详细实现步骤。复杂地区的实测数据处理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王青松瞿继双黄海风余安喜董臻
关键词: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配准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